分享

巨头与黑马并进!走进广东15家储能企业

 Rita_M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2023年3月,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17.4万家储能相关企业。从区域来看,广东现存2.36万家储能相关企业,领先其他城市,良好的发展环境也孕育出了多家巨头企业。

图片

01

 比亚迪储能 
2008年时,比亚迪(股票代码:002594)成立了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始涉足储能领域,并于2009年在深圳坪山区打造了储能示范项目,远在近两年入局的新储能玩家之前。可以说,早早入局储能赛道,让比亚迪充分享受了国内外储能市场从0到1,从1到10的发展红利,也奠定了如今行业龙头的地位。
由于国外储能市场的成熟度和体量远大于国内,此前比亚迪储能业务的重心一直在海外市场。
2023年,比亚迪的储能业绩继续保持增长,已在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家储、工商储和大储渗透,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8.4GWh,累计出货量超过40.4GWh

而在交流侧系统、直流侧系统、工商储、户储领域,比亚迪同样表现不俗。近期,据GGII数据显示,在交流侧储能系统方面,比亚迪储能位居2023年全球市场中国储能系统企业出货量第二名、中国市场储能系统企业出货量第二名;比亚迪储能斩获2023年中国直流电池舱储能企业出货量第一名;比亚迪亦居2023年中国工商业储能系统企业出货量榜首;在户储方面,比亚迪储能排在2023年中国户储系统自主品牌企业出货量第二位、2023年中国户储锂电池企业出货量第三位

02
 禾望电气 
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063)专注于新能源和电气传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风力发电产品、光伏发电产品、储能产品、制氢电源产品、电能质量产品、电气传动产品等,拥有完整的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及监控系统的自主开发及研发实力与测试平台。

在储能领域,提供50kW~3.45MW储能变流器、5kW~12kW户用光储逆变器、1MW~6.9MW PCS升压一体机以及EMS、离网控制器等设备,广泛应用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微网等。

03

 恒运储能 
作为湾区重要国有能源骨干企业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广州恒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构建“研发+制造+投资”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专注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储能应用场景打造、储能产品生产制造、能源项目投资管理等领域,致力打造成为国内集锂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储能产品制造、储能项目投资领域一流的综合运营服务商。

在产品自研方面,恒运储能通过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设计,提升产品整体性能参数,并同步开发恒运自主品牌的5MWh集装箱储能系统以及工商业一体化柜,打造恒运储能制造业品牌,扩大恒运储能影响力,真正做到“以产促投”。在产品代工方面,储能公司投资建设的锂电池PACK自动化生产线,通过引入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来代替人工操作,PACK线体电芯到模组段自动化程度高达90%,引领行业自动化水平,也因此获得了储能行业多家头部企业的青睐。

04

 华宝新能 
华宝新能2011年成立于深圳,2015年开始打造便携式储能产品,以国际品牌“Jackery”迅速在国外火了起来,进入发展快车道,并且2022年9月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1327)。
华宝新能主要产品为不同场景和不同规格的便携储能、家庭储能及光伏产品,其中核心产品是便携储能设备。
华宝新能2023年便携式储能产品收入18.88亿元,毛利率为39.54%,占公司整体收入的81.62%,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从市场分布来看,华宝新能收入来源主要是国外,2023年国外收入21.11亿元,收入占比91.24%。

但是2023年,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扩产过快,不得不去库存。2024年Q1华宝新能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同比增长29.8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增长129%。存货余额从2023年底的8.51亿元下降至4.61亿元,去库存效果明显。

05

 科士达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2010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002518)。科士达深耕数据中心、光伏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储能等领域,匠心经营29载,已经成为行业领先的全能方案供应商。

2022 年度,公司新能源光伏及储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83,685.79 万元,同比增长 465.06%,业务呈现出高增长性。在业务发展中,基于产品方面,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在更高系统效率、更低系统成本、高安全可靠性、光储融合、主动支撑电网等方面进行更加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在工商业储能系统、户用储能系统、光储充系统、调峰调频系统、箱逆变一体化集成及 1500V 大功率逆变器产品等细分市场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06

 科陆电子 
科陆电子(股票代码:002121)自2009年涉足储能领域,是国内最早进入储能行业的企业之一,行业经验丰富,已布局和运营多个标杆项目。
2020年,运行项目放电量已累计超过100GWh,继续保持在储能行业的先发优势。是国内火电联合调频运营收益最高的集成商和运营商,其中,该公司投资运营的海丰30MW储能辅助调频项目荣获国家能源局首批科技创新(储能)试点示范项目、2020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示范项目奖。
2021年年报中表示,其在AGC调频、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配套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报告期内,已在北美、非洲、澳洲、日本等地区实现电网级储能产品的批量出货。公司智能电网和储能两大核心产品生产线于报告期内分别迁入顺德制造基地和江西宜春制造基地。
2022年年报中,科陆表示,其储能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报告期内,该公司主要围绕国内独立储能电站、电网侧调峰、用户侧填谷等核心项目以及海外表前储能市场应用以及工商储应用开展经营活动。2022年,科陆中标宁夏京能宣和独立储能项目,项目规模50MW/300MWh,是其国内参与的首个百兆瓦级独立储能项目。当年,科陆签署的储能项目合同涉及容量总计超过2GWh。2022年7月,科陆宜春储能基地一期顺利投产,年产能3GWh,较去年同期增长逾8倍,产能瓶颈得到有效缓解。

2023年,随着美的集团成为控股股东,科陆电子在积极开拓国内储能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海外储能市场,在美国成立了子公司,积极拓展亚非拉储能市场。产能、产品以及技术方面,科陆电子也在不断发展,扩建宜春科陆储能基地以及新增投建顺德储能生产基地。2023年,科陆完成约1.3GWh储能系统交付。报告期内,宜春科陆储能基地顺利扩建,目前年产能约8GWh。此外,该公司在广东顺德投建储能生产基地,按照规划,项目达产后,顺德基地BESS产能预计可达到14GWh,PCS产能预计可达到5GW

07

 南网储能 
南网储能(股票代码:600995)原名文山电力,2004年便以南方电网旗下子公司身份上市,主营业务为购售电、电力设计及配售电业务。
随着“双碳”的到来,南方电网公司对旗下上市公司文山电力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将全资子公司调峰调频公司的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调峰水电等优质资产注入文山电力。2022年9月28日,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云南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个主营抽水蓄能及新型储能业务的上市公司。
截至2023年底,南网储能的新型储能电站累计建成装机规模423.8MW/832MWh,同比增长281.8%,其中2023年投产1座电化学储能站,即梅州宝湖储能站(70MW/140MWh),新建成电化学储能电站2座、规模312.8MW/612.8MWh,分别为佛山宝塘储能站(300MW/600MWh)、梅州粤智储能站(12.8MW/12.8MWh)。

南网储能2024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南网储能2024年一季度新型储能装机42.38万千瓦,新型储能业务收入为6876.16万元,同比增长323.57%。

08

 鹏辉能源 
鹏辉能源(股票代码:300438)率先于 2011 年切入储能领域,亦是国内最早涉足储能的企业之一。目前,鹏辉能源储能业务主要覆盖发电侧及电网侧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通讯基站储能等,为多家全球知名品牌提供电芯、PACK、RACK 等产品。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鹏辉储能电池的出货量位居全球前五,其中户储电池出货量居全球前二。目前,鹏辉能源已实施储能项目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及地区,100万套家用储能项目装机,并助力多个大规模光储项目并网,0事故安全运行的良好记录。

09

 盛弘股份 
盛弘股份(股票代码:300693)储能业务布局充分,已发展为公司最大业务单元。围绕电力电子核心能力,很早就开始培育储能业务。产品线上,在源网侧大储与工商业储能领域公司首创的多分支储能变流器,能够更大化利用电池,降低建设成本,进一步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与效率。

在用户侧微电网领域,公司研发了光储一体机产品,集成储能变流器与光伏逆变器功能,满足中小型微电网的光储一体化应用。同时,公司产品已通过中、美、英、澳等多国电网认可,为海外市场开拓奠定基础。过去几年,公司储能业务伴随国内外大储、工商业储能的发展,快速发展为公司最大的业务单元。2023年,公司储能业务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256%,在总营收中占比34.32%。

10

 欣旺达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欣旺达”)创立于1997年,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300207),并于2022年成功发行GDR登陆瑞交所,是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企业,构建了3C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系统、智能硬件、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第三方检测服务六大业务板块。
欣旺达于2008年开始正式布局电动汽车电池业务,以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电芯、模组、BMS和PACK)为产品核心,上游延伸到矿产原材料、电芯正负极材料等关键环节,下游延伸至电动汽车、储能电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产业,形成了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事业蓝图。
同时,利用公司锂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及应用技术优势,专注于便携储能、家庭储能、网络能源、电力储能及智慧能源等领域,以满足客户多元化能源需求为宗旨,提供包括锂电池储能产品、多场景集成方案、能源投资运营等多类型综合能源服务模式。
而作为2023年欣旺达主营业务中最大黑马,欣旺达储能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绩。

欣旺达储能系统类产品营业收入超过11.1亿元,虽占营业收入比重仅为2.32%,但是增速较快,相比去年近4.55亿元,同比增长144%。针对电网储能目前大容量的储能系统,其已经实现314Ah/280Ah电池量产

11

 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股票代码:300014)成立于2001年,产品应用在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亿纬锂能: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于2009年在深圳创业板首批上市,历经23年快速发展,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锂电池平台公司,同时拥有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核心技术和全面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能源互联网领域。
亿纬锂能,当前已实现锂原电池连续8年销售额和出口额国内第1,储能电池2023年出货量排名位居全球第3,动力电池2023年国内出货位居全国前5
2023年亿纬锂能实现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8.08GWh,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6.29GWh。其储能业务增长强劲,有望成为新引擎,去年贡献了163亿元收入,同比增长73%。
2024年1-3月,储能电池出货量7.02GWh,同比增长113%。

最新年报显示,亿纬锂能拿到多张储能大单:国内参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智慧电网建设,联手林洋能源、阳光电源成立储能电池项目;海外与 POWIN、Wärtsilä、ABS分别签署合作协议。

12

 易事特 
作为能源变革的重要参与者,易事特(股票代码:300376)深耕储能行业,广泛应用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领域。易事特储能走全栈自研路线,不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已具备PACK、BMS、PCS、EMS等核心部件的全链条自研自产能力,储能业务涉及大储方面的强制配储、共享储能、工商业及户用储能等多个层面。
易事特在储能技术领域持续创新,推出了多种储能解决方案。如集中式液冷集装箱储能系统,该系统由液冷电池集装箱和集中式PCS升压一体机组成,具有经济高效、安全可靠、智能友好、灵活便捷的特点。
易事特还自主研发了组串式、集中式储能系统,以及基于浸没式液冷技术的工商业储能一体机,满足了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易事特在工商业储能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如工业园区、商业服务、数据中心等场所,都能看到易事特储能系统的身影。

据易事特储能年报显示,储能产品及系统业务实现收入 45097.40 万元,同比增长 354.83%。

13

 正浩创新 
正浩创新,专注移动储能设备研发。短短4年时间,正浩创新从0发展成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登顶行业第一。
便携储能是一个集中度较高的赛道,五家头部品牌占据了全球市场近60%的份额。在前五名中,有四家公司来自中国——华宝新能、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安克创新,唯一的美国企业Goal Zero也主要由中国工厂代工。

高工产研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市占率前五的厂商排名为:正浩创新(35%),华宝新能(8%),德兰明海(8%),Goal Zero(5%),安克创新(3%)。而且,正浩创新也是四大巨头里唯一一个市场份额在2023年继续增长的特例,其余几家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14

 智光储能 
智光电气(股票代码:002169)成立于1999年4月9日,总部位于广州。智光电气于2018年正式设立子公司智光储能,以开展储能业务。
作为全国最早研发级联高压直挂储能拓扑技术的企业,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台高压直挂储能PCS于2014年在南方电网深圳宝清储能电站正式投运。智光电气首创研发的级联型高压储能技术是全球电化学领域充放循环效率高于90%的唯一技术路线,单机功率可达25MW,由于单机功率大、占地小、效率高、构网能力强及总造价低等诸多特点,是构建大型储能电站十分优秀的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同步推出低压组串式储能PCS产品,以适应工商业储能场景快速发展的需求。
目前,智光级联型直接高压大容量储能技术已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国电投集团、三峡集团等众多大型央国企集团客户。2023年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联合智光电气共同研发成功的单机25MW等级35kV高压直挂储能系统于9月份顺利投产,设备稳定运行至今。

智光储能在2023年中国企业交流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出货量排名国内第八、全球第十,2023年中国企业储能第三方大功率PCS215kW以上出货量排名国内第十。2024年第一季度,智光储能先后中标南方电网储能储能股份有限公司2023-2024年储能电站设备框架采购项目,入围新华水力发电年度4GWh框采项目。

15

 中城大有 
中城大有成立于2016年5月,是中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其核心业务包括新能源(储能生态)产业、基础设施与党政文化建设产业、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产业三大板块。
起初人们对于中城大有的印象还停留在“这是一家建筑企业”的层面,但2023年下半年,该公司突然进军储能行业,并以“一鸣惊人”的姿态迅速出圈。
作为“出道”仅半年多的行业新秀,进入2024年刚刚2个多月,就已有多个地方政府和央国企代表到访中城大有及洽谈储能项目合作,还有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等一众行业头部企业的一系列签约和动辄百亿元的合作都令人惊叹。

根据此前中城大有公开的消息,计划在五年内投资600亿元,建成80个电网侧储能项目(总规模42GWh),3GWh工商业侧储能项目,共计45GWh。它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了“用户侧+电网侧”储能市场,推广“整县光储超充一体化”模式,方向和野心都很明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