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化生/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效方

 顺势而为frfi8r 2024-05-24 发布于河南

益气健脾解毒活血汤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系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 病。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非特异的消化不良症 状,如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反酸,胃灼热等。西医学主要采用抑制胃酸分泌、根治 Hp 感染、补充维生素等治疗方案。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中医学将其归为“胃痛”“胃痞”“嘈杂”等范畴。

杨德全教授认为,该病是多种致病因素相互胶结,相互作用,逐渐进展的复杂过程。现代人生活习惯不规律,喜暴饮暴食、饮食不节,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反复损伤,日久脾胃亏虚。脾虚则气机升降失常,加之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常忧思郁怒致肝气郁结;脾虚无力推动血行,血滞成瘀;气滞、血瘀久踞中府,酿生毒邪。气、瘀、毒互结,壅滞中焦,胃络受损, 胃腺萎缩加重,出现肠化生、异型增生,乃至最终成癌。

杨德全教授强调,本病病位在胃,与脾、肝密切相关,多为虚实夹杂之候,以脾胃虚弱为本,气滞、 血瘀、毒邪为标,创立益气健脾解毒活血汤加减治疗,阻断“炎、癌”转化进程,防止向胃癌转化。

一、益气健脾解毒活血汤

[组成]党参 15g,山药 15g,焦白术 15g,茯苓 15g,白芍 15g,乌梅 10g, 枳壳 10g,白花蛇舌草 15g,半枝莲 15g,三棱 15g,莪术 15g,壁虎 10g,蜈蚣 2 条,炙甘草 6g。

[煎服法]水煎 25 分钟,每剂煎 3 遍,混匀,饭前温服,每日 3 次。

[加减]腹胀,嗳气者,加旋覆花(包煎)10g,代赭石(先煎)30g,沉香 (后下)3g,和胃降逆;
兼阴虚者,加石斛 15g,专养胃阴;
兼湿热者,加白豆 蔻(后下)10g,佩兰(后下)10g,石菖蒲 10g,芳香化湿清热;
纳差者,加鸡内金 10g,健脾开胃;
兼肝郁者,加八月札 10g,玫瑰花 6g,香附 15g,疏肝解郁;
胃脘痛者,加延胡索 20g,理气活血止痛。3 个月为 1 疗程,一般 1~3 个疗 程可愈。

[功效]益气健脾,解毒活血。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瘤变。

[方解]方中党参、山药为君药,《本草从新》提到党参“补中益气,和脾 胃,除烦渴”,擅长益气健脾;山药平补脾胃,固本培元。党参与焦白术、茯 苓、炙甘草又组合为四君子汤,健运脾胃,拔运中州。肝郁日久则乘其脾胃, 故在治疗时杨德全教授多加入疏肝、柔肝之品以养肝体,调肝气。按照《黄帝内经》记载:“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杨教授喜用白芍、乌梅,与甘草配合酸甘化阴,柔肝缓急;枳壳疏理肝气,行滞消胀,如此脾胃 得以健运,木性得以调畅,而土木合和,已病之处得安,以上皆为臣药。蜈蚣、壁虎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两者走窜之力较强,可涤除浊毒,使气行血畅;三棱、莪术行气化瘀、软坚散结,能增强胃黏膜的血流和血供,使得萎缩的腺体 得以修复,阻断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进展;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活血止痛,防止癌变,体现治未病思想,共为佐药。使以炙甘草调药和中。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解毒活血之功,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适当加入抗癌药物,阻断其进展成胃癌。

二、病案举例

病例 1:张某,男,42 岁,2018 年 3 月 10 日初诊。 

患者胃脘隐痛 1 年,加重 15 天。自觉胃脘处胀满难受,嗳气频发,食欲不 振,时有反酸,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肠化,HP(+)。服用兰索拉 唑等西药治疗,症状未得到改善,寻求中医诊疗。

刻诊:患者胃脘胀痛,嘈杂 反酸,纳呆便溏,倦怠乏力。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濡滑。
中医诊断:胃痛。
辨证:脾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处方:益气健脾解毒活血汤加减。
药用:木香(后下)10g,黄芪 30g,茯苓 20g,炒白术 20g,党参 15g, 三七粉(冲服)8g,陈皮 10g,海螵蛸 15g,白及 10g,三棱 15g,莪术 15g,半 枝莲 10g,白花蛇舌草 20g,守宫 6g,藤梨根 30g,菌灵芝 20g,延胡索 30g, 五灵脂(包煎)15g,蒲黄(包煎)15g,砂仁(后下)10g,枳壳 10g,甘草6g。7 剂,水煎温服,每日 1 剂,每日 3 次。

二诊:3 月 18 日,服药后胃脘隐痛、纳呆症状好转,唯大便黏滞不爽。上 方加黄连 3g,再服用 7 剂。

三诊:3 月 26 日,药后胃脘胀痛消除,大便每日 2 次,去黄连、延胡索, 续进 10 剂,以资巩固。 上方一直服药半年,嘱其忌烟酒燥辣食物。饮食清淡,保持乐观心态,定 期复查。半年后回访,复查胃镜:胃底部黏膜充血糜烂、肠化消失。

病例 2:冯某,女,38 岁,2011 年 9 月 28 日初诊。 
患者 10 天前在某医院做胃镜检查并活检,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伴肠化。
刻诊:胃脘胀满,呃逆,口干,纳呆,体倦乏力,腰痛下肢软,眠差,脱发,头皮发痒,夜尿多,大便先硬后溏,舌红少苔,脉细弦。
中医诊断:胃痞。
辨证:脾虚肝郁兼肾气不足证。
治法:疏肝健脾解郁,补肾活血抗瘤。
处方:益气健脾解毒活血汤加减。
药用:党参 15g,山药 15g,茯苓 12g,焦白术 12g,白芍 12g,乌梅 10g, 白花蛇舌草 15g,半枝莲 15g,三棱 10g,莪术 10g,壁虎 10g,蜈蚣 2 条,枳壳10g,香附 15g,石斛 15g,金樱子 20g,桑螵蛸 15g,制何首乌 15g,枸杞 15g, 合欢皮 15g,首乌藤 30g,杜仲 20g,桑寄生 20g,续断 15g,怀牛膝 20g,刺蒺藜 15g,炙甘草 6g。10 剂,水煎温服,每日 1 剂,每日 3 次。

二诊:10 月 15 日,药后诸症减轻,尤其是夜尿多、眠差消失,故上方去金 樱子、桑螵蛸、合欢皮、首乌藤,再进 10 剂。

三诊:10 月 30 日,患者服完 20 剂药后,饮食、二便正常,腰痛、下肢软, 头皮发痒消失,脱发减轻,故二诊方去刺蒺藜、杜仲、桑寄生、怀牛膝、续断, 续进 10 剂。

三诊:11 月 16 日,药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唯时有脘胀,呃逆。三诊方稍 作加减,连续服用 30 剂。嘱其饮食清淡,加强性格修养,保持乐观情绪,做到遇事莫怒。

四诊:2012 年 1 月 10 日,患者服完 60 剂药,历时 3 个月,复查胃镜示,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痊愈。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5 剂,调理善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从 2020 年穿山甲不再入药,为保证本书处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 2020 年前的病例,仍在处方中保留了穿山甲这味药。2020 年后的病例未再使用穿山甲,均用土鳖虫替代。以此说明,敬请读者知晓。

目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