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清醒的人,总是心静如水!(说得真好)【早读】第1967期

 山水rolnyvznmn 2024-05-24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图片

点上方绿标收听【早读】主讲:云谷师
图片

作者:云谷师  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强者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在静默中练成的。

有位诗人曾说:“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

年轻时,我们如同浅水,急切想要向他人表达自我,常常张扬且喧嚣。

然而,越是大张旗鼓,越干不成大事;越是行若无事,越能成就自我。

人到中年,不妨做一个安静的人,善用“静”的智慧,于“静”中绽放光彩。【微信公号: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1

越没本事,话越多

有句话说的好,“智者惜口,愚者指点江山”。

弱者有两大通病,一是狂傲不驯,二是话多,指手画脚。

这些人或许本事不出众,但口头上的功夫却相当了得。

曾有一位秀才,虽文采平平,却极其喜欢卖弄文学。

一日,秀才闲来无事,四处闲逛,瞧见一位容貌姣好的寡妇正带着幼子放牛。

他走到寡妇身旁,故作斯文地说道:“夫人,倘若你能对上我出的这副对联,我便为你免费劳作一月。倘若你对不上来,便让我亲上一口,如何?”

寡妇心知肚明,这秀才定是仗着自己读过几本书,趁机想占便宜。

于是,她便答应了秀才的挑衅。

秀才见寡妇应允,心中暗自得意,便出口道:“大牛小牛,天下野牛崽守蠢牛。”

这分明是在辱骂寡妇的孩子是野种,意图激怒对方。

寡妇闻言,她略一思索,便冷冷地回应道:“新书旧书,世上酸秀才读死书。”

这一联不仅巧妙地回应了秀才的挑衅,更是嘲讽他穷酸无能。

此事很快在镇上传开,成为了一桩笑料,秀才的名声更是一落千丈,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古人言:“实墨无声空墨响,满瓶不动半瓶摇。”

没有本事的人,往往如同半瓶水般,摇晃不止,发出刺耳的声响。

看似在人群中熠熠生辉,然一旦经推敲,立即原形毕露。

兜不住话, 狂妄自大,最终被人耻笑。

动嘴,是一个人最低的成本。

而本事却是行动出来的,千万别让自己成为一个只会说话的蠢材。

人前不多言,人后攒力量,少闹一出笑话,多留一条路,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图片

2

正的狠角色,都是不动声色

《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一等人不动声色,成大事;二等人心急火燎,不成事;三等人大吹大擂,出坏事。

真正深厚的实力,往往不需显摆;真正有才华的人,往往谦逊内敛。

一个人越是成竹在胸,越是低调,越是安静。

王安石晚年正闲居金陵。

一日,他独自漫步在山间小径,在一处亭中休憩。

恰逢几位年轻的书生在此地聚集,他们谈古论今,神采飞扬,气氛颇为热烈。

不多是,这些书生渐渐得意了起来,竞相夸耀起自己的学识。

其中一人见王安石貌不惊人,又一直默不作声,心中便生出了几分轻蔑。

于是,他略带挑衅地问道:“老头,你也懂得书吗?”

王安石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道:“略懂一二。”

那人见状,更加不屑,又傲慢地问道:“那你叫什么名字?”

王安石站起身来,整了整衣襟,恭敬地拱了拱手说道:“老夫姓王,名安石。”

话音刚落,那群书生顿时涌起一股羞愧与敬意。

他们没想到,这个一直在一旁默默聆听的老者,竟然就是当朝最负盛名的学者王安石。

《老子》云:“静能生定,定能生智。”

静的力量,有着不可战胜的潜能,以无声胜有声。

自古成大事者,往往都是在静谧之中孕育而生。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真正的智者,谦逊有礼,不露声色,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凡事低调一点,糊涂一点,不卑不亢,不言不语,自有力量。

后半生,做一个不动声色的人,内敛锋芒,以平静目光看待他人,看淡琐事。

图片

3

中年以后,请把自己调成“静音模式”

有人说:“目标真正坚定的人,他们不炫耀,不说教,而是用行动告诉你,自己到底有多牛。”

一个人,雷声大雨点小,往往难成大器。

静得下心思,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在岁月中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俞敏洪读大学的时候,周围都是种特别能干的人。

只有自己是个乡下土包子,不曾读过几本书,也没有什么见识。

他看到舍友安静地躺在宿舍的床上,捧着一本叫《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书,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上大学还要读这种书啊?”

然而,舍友却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没有回答。

那一刹那,他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不仅是一种知识上的鸿沟,也是一种见识上的局限。

于是他埋头苦干,将所有的言语都化作了耕耘,在默不作声中更新自己。

阅读各种书籍,拓宽自己的视野,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最终,从农村到北大,而后一步步走向成功,实现了逆袭。

周国平曾经说过:“人生最好的境界,不过是丰富的安静。”

学会沉默,是一个人强大的开始。

夸父逐日,是沉静前行;鹏鸟振翅,万里翱翔,是不言其志。

人到中年,不如换一种生活态度,主动将自己调成“静音”模式。

静水流深,唯有藏巧于拙,克已慎独,才能活出辉煌。

人的修行,在于越活越“静”。

如同农夫深耕细作,默默等待丰收,我们也应胜不骄、败不馁,内心平和,生活才能波澜不惊。

如果你能学会在静音中生活,便是最大的清醒,必能拥有最好的余生。

亦舒曾说过:“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曾度过一段安静的时光,称之为扎根。

未经雕琢,锋芒毕露,只会刺伤自己;不露声色,沉稳内敛,如此才能熠熠生辉。

强者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在静默中练成的。

成事,始于静。

静言,静心,默默耕耘,丰盈自我,成为人群中最安静的那一个。

余生很长,愿你我能够放慢节奏,调低音量,摒弃外界的喧闹,修炼更强大的自己。【微信公号: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作者:
*作者:云谷师 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ID:RXYSGXP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