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 莹:运河风骨

 杏坛归客 2024-05-24 发布于山东

运河之上,舟行缓缓,两岸生香。

这是此刻运河的样子,温润清远,弯如摇篮,揽你入怀。在这里,千年历史,文化血脉,商贾往来,生民繁衍,一并走来。她的跳跃,她的灵动,忽然在某个瞬间,不由会让人眼睛发潮,如此感动。

时间往前一些。

1947年6月,本是骄阳似火的日子。而那天夜晚,却突降暴雨,暴雨中运河呜咽,运河中竹筏人影晃动。他们奔向一座城,他们要解放一座城,他们要开创一片好日子。

运河之上,石桥斑驳残缺,却依然用尽全身的力气,挺立着。桥面,有持枪飞奔的战士,身体前倾,脚步腾空,唯有勇往直前。

这是一张珍贵的黑白照片,不知道谁拍下了这一个瞬间,但这个瞬间,记下了运河上那场战争——青沧战役,还记下了运河两岸儿女的铮铮铁骨。

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运河,雨后异常清新的她,迎来了满天霞光。沧州早于新中国成立两年解放,英勇的运河儿女,整装出发,离开家乡,投入到解放全国的战争中去。

朱德听闻,写诗祝贺:飒飒秋风透树林,燕山赵野阵云深。河旁堡垒随波涌,塞上烽烟遍地阴。国贼难逃千载骂,义师能奋万人心。沧州战罢归来晚,闲眺滹沱听暮砧。

前辈一个“闲”字,寄寓后世多少的安宁喜乐。照片上的桥,是现在的解放桥,安然,宁静,蓬勃。

时间再往前一些。

那些帅气的小伙儿,在大运河畔,唱响青春壮怀激昂。22岁的刘格平,来到大运河畔的沧州市第一中学,创建了沧州第一个党组织,自此,革命的火种在运河两岸,燃起燎原之火。

张隐韬,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回到运河岸边,成立了北方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马本斋,领导了被称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季振同,沿着运河出发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还有,邸玉森、刘子芳、刘清廉……一个个年轻的名字,伴着南来北往的运河水,起起落落,一路奔腾,滋养着运河风骨。

风骨里,是民族英雄左宝贵,运河岸边从军、血战朝鲜抗击日军的英勇;是喝着运河水的韩信,忍胯下之辱,百炼成钢,成功打下大汉江山的志存高远……

时间往后一些吧。

运河岸边,那座青灰房子,是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工部遗址,这里曾经培训了大量干部,护送了一批著名民主人士到西柏坡共商建国大计,如今她悄悄诉说着往事,未来可期;胜利公园,苍松翠柏,庄严而富有生机,是辉煌,也是山高水长;季振同旧居,安静端然,不动声色地给人力量;马本斋纪念广场,是春色几许,看人来人往……

徜徉运河岸边,如珠的遗址遗迹、纪念设施,记述着辉煌历史,涤荡着内心,静默而有光芒。

那天,我去迎接季振同92岁的女儿。她是第一次踏上家乡的土地。老人家一路静默着,看运河水缓缓畅动,忽然扭头对我说:这是我父亲的家乡,我是沧县的女儿、运河的女儿。

经过万般苦难,从不轻易流泪的她,眼睛里蓄满了泪水,从容淡定中,是看得出的柔软欢喜。

时间再往后一些,是你看到的此刻,九曲运河,风骨飒然。

真正热爱的人,是无所谓时间与空间的,终能在心里植一条永恒的“运河”,绵延风骨,热烈如歌。

2024年5月24日《沧州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