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管理智慧(上)

 老玉米棒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论持久战》是自《孙子兵法》以来最重要的一部兵书,因此,研究《论持久战》者重视研究其军事思想、军事韬略,是很自然的。《论持久战》又是毛泽东依据其哲学思想写出的一部军事著作,因此,研究《论持久战》者重视研究其哲学思想,也是很自然的。《论持久战》还是一部重要的管理学著作,应该像研究《孙子兵法》一样,在重视研究其军事韬略、哲学思想的同时,重视研究其管理智慧。

抓问题、抓特点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抓问题,要有问题意识,要以问题为导向。毛泽东是实事求是的典范,也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典范。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问题”是关键词之一。《选集毛泽东》的开卷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第一句话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他的这篇文章就是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毛泽东的名篇《反对本本主义》,第一句话是“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他强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的许多著作是以提出研究的问题作篇名的,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
《论持久战》也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名篇佳作。
图片
1938 年,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该著作在篇名之下映入眼帘的第一节的标题是“问题的提起”,摆出了以下问题:“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亡国论和速胜论各行其道,从两个极端危害着抗战。《论持久战》要求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分析这些问题,使这些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论持久战》第二节的标题是“问题的根据”。文中一开始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呢?根据在什么地方呢?”接着,就根据中日战争和战争双方的特点进行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
事物都是特殊的、不断发展的。世界上连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都找不到,同一片树叶在不同的时期也是不一样的。要认识不同的事物,就要抓特点,掌握其特殊性,“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
看全局、看长远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战略家。战略家就要有全局的眼光和长远的眼光。他看问题和解决问题,向来胸怀全局,思虑长远。
毛泽东认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毛泽东又认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失的;但是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相互区别。”“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战略家的全局眼光是与从全过程看问题的长远眼光联系在一起的。
《论持久战》的结论是:“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是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得出来的。
从全局的角度看抗日战争,就要从日本、中国、国际的总体上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不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亡国论者只抓住敌强我弱这一个特点看问题,而看不到在全局上日本还有小国、退步、寡助的三个短处,中国还有大国、进步、多助的三个长处。速胜论者只就日本的三个短处、中国的三个长处看问题,甚至是片面夸大日本的三个短处和中国的三个长处,而根本忘记了敌强我弱这个特点。
毛泽东认为亡国论者和速胜论者都不是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而是片面地主观地看问题。“亡国论者看重了强弱一个矛盾,把它夸大起来作为全部问题的论据,而忽略了其他的矛盾。”速胜论者“没有勇气承认敌强我弱这件事实。他们常常抹杀这一点,因此抹杀了真理的一方面。他们又没有勇气承认自己长处之有限性,因而抹杀了真理的又一方面”。全面地客观地看,敌强我弱规定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然而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决不会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
从长远的角度看抗日战争,就要从各个阶段相互联系的全过程去看,不能只看眼前的一个阶段,而不看全过程的发展变化。如果只从第一阶段中国战略防御的态势看问题,看不到第二阶段中日双方的战略相持和第三阶段中国的战略进攻,就容易只看到敌强我弱的一面,就不容易看到中国大国、进步、多助的三个长处和日本小国、退步、寡助的三个短处,就难以树立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信心。
“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分析,就是要指导人们克服只看眼前一时的、一个阶段的片面主观的错误。

图片

抗大学员奔赴抗日前线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是怎样看出来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从长远的角度联系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独特作用看出来的。
在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第一阶段,我所采取的战争形式,主要的是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是辅助形式。
在敌我战略相持的第二阶段,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这个以游击战挑大梁的战略相持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它是转变的枢纽。中国将变为独立国,还是沦为殖民地,不决定于第一阶段大城市之是否丧失,而决定于第二阶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
在我之战略进攻、敌之战略退却的第三阶段,游击战仍将辅助运动战和阵地战而起其战略配合的作用。从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看,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是明摆着的。只有那些没有全局眼光和长远眼光的人才看不到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就管理学上说,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谋全局、谋长远。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看全局、谋全局,才能看得准,谋得对;看长远、谋长远,才能看得深,谋得实。

讲自信、讲奋斗

《论持久战》的前半部分的内容是要说明“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这包含着对是与非、对与不对的判断。这个判断就是: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亡国论是不对的,速胜论也是不对的。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亡国论是不对的,这是讲自信,强调要坚定自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速胜论也是不对的,这是讲奋斗,强调要努力奋斗。坚定自信、努力奋斗的思想贯穿于《论持久战》之中。
为什么亡国论是不对的?因为亡国论者丢失了自信,产生妥协倾向、悲观情绪,不利于抗战。为什么亡国论者会丢失自信?因为他们看问题的方法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他们只看到眼前的敌强我弱,看不到中国是一个大国、日本是一个小国。他们尤其看不到,日本正处于退步的和失道寡助的历史条件之下,中国不仅得道多助,更重要的是正处在进步的时代。
毛泽东指出:“今天中国的进步在什么地方呢?在于它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国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了已经觉悟或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有了共产党,有了政治上进步的军队即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红军,有了数十年革命的传统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十七年的经验。这些经验,教育了中国的人民,教育了中国的政党,今天恰好作了团结抗日的基础。”
为什么速胜论也是不对的?因为速胜论者忘记了努力奋斗的重要,产生轻敌倾向、急躁冒进,同样不利于抗战。为什么速胜论者会忘记努力奋斗的重要?因为他们看问题的方法同样是主观的和片面的。速胜论者“或则根本忘记了强弱这个矛盾,而单单记起了其他矛盾;或则对于中国的长处,夸大得离开了真实情况,变成另一种样子;或则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需要多长时间呢?毛泽东的回答是: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积累的情况。
毛泽东评论持久抗战论者与亡国论者的不同,不仅在于有无自信,也在于重视不重视努力奋斗。“我们客观地而且全面地承认亡国和解放两个可能同时存在,着重指出解放的可能占优势及达到解放的条件,并为争取这些条件而努力。亡国论者则主观地和片面地只承认亡国一个可能性,否认解放的可能性,更不会指出解放的条件和为争取这些条件而努力。”
毛泽东评论持久抗战论者与速胜论者的不同,不仅在于是否把自信等同于盲目乐观,也在于是否重视实干、重视努力奋斗。“我们主张为着争取最后胜利所必要的一切条件而努力,条件多具备一分,早具备一日,胜利的把握就多一分,胜利的时间就早一日。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缩短战争的过程,而排斥贪便宜尚空谈的速胜论。”
毛泽东强调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是不断积累力量,改变敌强我弱态势,达到变弱为强转化的最重要的能动性因素。“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我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强,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
毛泽东强调要缩短战争时间,唯一的办法是努力增加自己的力量,减少敌人的力量。他一口气讲了九个具体“努力”:“惟有努力于作战多打胜仗,消耗敌人的军队,努力于发展游击战争,使敌之占领地限制于最小的范围,努力于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团结全国力量,努力于建设新军和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努力于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努力于工、农、商、学各界人民的动员,努力于瓦解敌军和争取敌军的士兵,努力于国际宣传争取国际的援助,努力于争取日本的人民及其他被压迫民族的援助,做了这一切,才能缩短战争的时间,此外不能有任何取巧图便的法门。”
就管理学上说,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坚定自信、努力奋斗。没有自信,就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就会自己打败自己。自信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主观妄想,那只会自己打败自己。自信要靠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去实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未完待续

(来源《党史博览》)

                                                                                                            

责编:王喻

编审:郑国伟

制作:王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