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好方

 世人皆由命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1:治鼻咽癌天葵子、鹅不食草各9克,露蜂房6克,半支莲30克,水煎3次分服。同时用:山苦瓜10克,切碎,浸于75%酒精25毫升,加蒸馏水25毫升,3天后,再加蒸馏水50毫升,搅匀,过滤去渣,加甘油20毫升,即用此液滴鼻,每日3~6次。可使鼻咽通畅,头痛好转。

2:治血小板减少性紫斑黄芪30克,人参15克,阿胶12克。先煎参、芪,取汁,再烊化阿胶,分2次服。病重者,可日服2剂。

3:治再生不良性贫血黄芪30克,生地18克,首乌、党参各15克,阿胶、白术、茯苓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4:治皮肤刺痛沙参、黄芪、生地各31克,当归、天冬各24克,川芎、荆芥、薄荷各9克,赤芍、玄参、连翘各18克,丹皮、黄柏、金银花、甘草各12克,知母15克。水煎服。

5:治肠梗阻附子、炒山楂各9克,细辛6克,大黄15克,代赭石、莱菔子(炒)各30克,枳壳、川朴各12克。水煎服,每日2剂,胃肠减压后服。

6:治面部神经痛白芍、生牡蛎30克,丹参、甘草、葛根、生黄芪各15克。水煎3次,混合药汁,分3次饭后温服。治疗期间忌食鲤鱼。

7:治冠心病心衰熟附片15克(包煎),红参、黄芪各15克,茯苓、泽泻各12克,车前子30克(包煎),葶苈子、丹参各30克,炒白术、红花、桔梗、紫菀各10克,肉桂6克。6剂,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8:治老人尿失禁泽泻、菟丝子、桑螵蛸各15克,茯苓20克,五味子、熟附子、补骨脂、覆盆子、益智仁、山萸肉各10克。水煎2次,混匀药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

9:治顽固性足跟骨刺痛夏枯草100克,透骨草、皂角刺(天丁)各50克,芒硝20克,白醋500毫升,上药(除芒硝、白醋外)水煎取液,加入芒硝溶化后,再加入白醋,趁热熏洗患处,每次浸泡半小时,每日2次。

10:治肝硬化腹水黄芪60克,干姜、茯苓、白术各30克,熟附片、泽泻各20克,海龙2条,麻黄6克,升麻、柴胡各5克,高丽参5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11: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柴胡12克,黄芩、半夏、生姜、甘草各10克,党参15克,大枣10枚。水煎取汁4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12:治膀胱癌天葵子、马鞭草各12克,龙葵、半支莲各15克,魔芋30克(先煎2小时),水煎2次服。能使肿块缩小,发热停止。

13:治五更泻五味子50克,吴茱萸20克,同炒熟,共研细末,每次服10克,每日2次,米汤送服。

14:治神经性皮炎路路通、苍术各50克,百部30克,艾叶15克,枯矾10克。煎水泡洗患处,每天2次,1次15分钟。

15:治消化道出血灶心黄土20克,赤石脂15克,炮姜炭5克,焦艾叶5克,生黄芪20克。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16:治类天疱疮黄柏25克,茵陈30克,滑石20克,苍术15克,牛膝、茯苓、猪苓各12克,泽泻、白芷、地肤子、白鲜皮、车前子、大腹皮、竹叶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需服药5个月左右。

17:治老人尿闭黄芪(蜜炒)8克,陈皮(去皮)4克,甘草2.4克。加水500毫升,煎取300毫升药液,即服下。

18:治心悸太子参、丹参各20克,苦参5克,珍珠母30克(先煎),灵磁石50克(先煎),缬草、桑寄生各15克,炙甘草6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用于阵发性心动过速引起的心悸。

19:治痛风羌活、独活、地龙各12克,秦艽、红花、威灵仙各10克,白芍、川芎各15克,川牛膝20克,穿山甲6克,蜈蚣3条。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7天。

20:治足跟骨质增生每日取牡丹皮40克,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然后,用小火分别煎煮2次,每次15分钟。二煎液合在一起,分3次饮用,7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本方适合阳热亢盛者,若脾肾阳虚或阴寒内盛的患者则疗效欠佳。

21:治脂溢性皮炎茵陈蒿、白花蛇舌草、淡竹叶各20克。水煎取汁,洗头。每日1~2次,每日1剂。一般用7~10天可愈。

22:治手足皲裂取当归、紫草各60克,忍冬藤10克,麻油500克。将上药共浸麻油内,浸泡24小时后,小火煎熬至药枯焦,滤出药渣。待油凉后置入瓶备用。用时将棉签蘸涂患处,每日数次,至愈为止。

23:治更年期综合征知母、黄柏、柴胡、赤芍各10克,仙茅、仙灵脾、泽泻、山茱萸、丹参、路路通、酸枣仁、夜交藤各15克,茯苓、生地、浮小麦各20克,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30克,每日1剂。将上药装入瓦罐内清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取汁500毫升,早晚饭前温服。

24:治三叉神经痛全蝎、僵蚕各150克,白附子100克,川芎、白芷各180克,上药共研细末拌匀,每次服2克,每日2次,10天为1疗程。

25:治常年性过敏性鼻炎黄芪、牡蛎各30克,白术、附子、陈皮各15克,防风、甘草各10克,麻黄、细辛各6克,生姜5片,大枣5枚。9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6:治咳嗽无痰鲜无花果50~100克,葡萄干适量,大米20~50克。将上述用料一同煮成粥后食用,每日早晚各1次。

27:治内耳眩晕生天南星、半夏各12克,茯苓、泽泻、桂枝、猪苓各20克,白术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一般服药3~9剂。

28:治耳鸣白芍、山萸肉、麦冬各20克,熟地40克,柴胡、栀子、白芥子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服用。

29:治湿型足癣苦参、五倍子各15克,防风10克,杏仁5克。先将上述药物粉碎成末装入瓶内,再倒入适量香油,没过药物即可,上覆盖保鲜膜,放置于阴凉通风处,7日后即可使用。使用时,用棉签蘸药油涂于患处皮肤,每日3~5次。

30:治血尿生地、生山药各31克,木通4.5克,甘草12克,炮甲珠3克。每日1剂,两次煎服。连服8剂。孕妇禁用。

31:治低血压黄芪、党参各30克,炙甘草、白术各15克,当归、茯苓各20克,陈皮、枳壳、桂枝、五味子各10克,炙麻黄5克。水煎2次,每次30分钟,煮取药液600毫升,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每日1剂。7日为1疗程,连服2疗程。

32:治消化性溃疡海螵蛸85克,浙贝母15克。各研极细末,过筛,拌匀。每次服3~6克,每日3次,饭前服。

33:治脂溢性脱发白术、茯苓、萆薢、何首乌、白鲜皮各15克,生地、熟地、赤石脂各12克,泽泻、车前子、桑葚子、川芎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7剂为1疗程,需治疗3个疗程。

34:治胆囊炎川芎、大黄各15克,黄芩、黄连、栀子、红花、川楝子各10克,延胡索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35:治慢性气管炎干紫苏叶10份,干姜1份,制成25%的紫苏药液。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00毫升,10天为1疗程,间隔3天后服用第2疗程,一般服用3~4个疗程。

36:治胆囊结石金钱草100克,海金沙30克,滑石12克,甘草5克,川牛膝10克,石韦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7:治尿频沙苑子15克,补骨脂、覆盆子各10克,生山药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38:治白内障沙苑子、茺蔚子、白菊花、青葙子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4天。

39:治蜂窝组织炎金银花、黄柏各30克,大黄20克,芙蓉花(或芙蓉花的叶)20克。分别研末后,过筛,拌匀,加入凉开水调成糊状,敷在痈肿处。敷药时应露出脓顶,使溃后脓液排流通畅,每天换药1次。

40:治癣菌疹白鲜皮15克,蝉衣10克,茯苓皮10克,苍术6克,白术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41:治雷诺氏病党参20克,炙黄芪30克,炒白术、白茯苓、当归、葛根、炒白芍各10克,桂枝5克,炙甘草6克,细辛2克,红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剂为1疗程。

42:治牙周炎毛冬青适量煎水,加少许食盐,含漱,每日3~4次。

43:治老年性肠梗阻沉香6克,蜂蜜120克,猪油120克。沉香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时先饮下,再把蜂蜜、猪油加热至沸,放温后服下。服药后8~12小时开始排便通气。一般一剂可愈。此方适用于年迈体衰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者。

44:治肺燥咳嗽松子仁50克,胡桃仁100克。共研末,和熟蜜25克收之成膏。每次服10克,开水冲服。每日服3次,10次为1个疗程。

45:治过敏性鼻炎鹅不食草、苍耳子、黄花倒水莲各10克,桂枝、生姜、大枣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过敏性鼻炎,因感受寒毒引起者。

46:治痛风独活、牛膝、归身、木瓜、马鞭草、桂枝各6克,龟胶、炙甘草各3克,蝉蜕7克,党参1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47:治病毒性心肌炎丹参、当归各15克,川芎、佛手、青皮各10克,浮小麦30克,大枣15个,煎汁400毫升,每日1剂,分2次服。心悸、气短、纳差、便溏者,加党参、白术、山药、五味子各10克。本方适用于心肌炎后遗症型病毒性心肌炎。

48:治鼻炎毛冬青、鹅不食草各10克,苍耳子、一点红、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49: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毛冬青150克,煨猪脚一只服食,每日1次。

50:治脚气苦参30克,白鲜皮30克,用不锈钢盆加500毫升水熬半个小时,去渣,加50克食用醋泡脚。每次30分钟左右,一剂可连用两天,第二次加热即可。

51:治慢性胃炎、胃溃疡三七、白及、浙贝、乌贼骨、煅瓦楞子、延胡索、徐长卿各100克,蒲公英150克,甘松30克,甘草50克。共研细末,每日饭前服3克,每日3次,服2~3个月。

52:治口腔溃疡青黛、贝母粉、枯矾,按10:6:1的比例调匀备用。每次3~5克,外敷溃疡部位,每日4~5次,同时用青黛10克开水吞服,每日3~4次。疗程1~3周。

53:治痔疮黄连15克,炉甘石10克,儿茶5克,冰片1克。将上药共研极细末,加医用凡士林制成软膏。用时将软膏注入肛内,每日1~2次。

54:治老年人夜咳痰多木蝴蝶90克(切碎),白蜜糖150毫升,混合,隔水蒸30分钟后食用,每天3次,每次20~25毫升,7天为1疗程。

55:治坐骨神经痛鸡血藤50~60克,宽筋藤20克,千斤拔15克,麦芽10克,痛剧者加威灵仙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56:治糖尿病肾病红参、天冬、牛膝各15克,山茱萸、桃仁、红花、枳实、菊花、枸杞、补骨脂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57:治神经性头痛生姜、淫羊藿各15克,白芷、党参各10克,吴茱萸9克,大枣12克。水煎3次,混合药汁,分3次饭后温服。

58:治高胆固醇症生首乌15克,菊花9克,熟地15克,麦冬15克,决明子15克,夜交藤15克,鸡冠花9克,北沙参15克,杭白芍9克。水煎分2次服,每天服1剂。10天后查血清胆固醇情况。

59:治肝硬化大枣30克,党参30克,白术30克,郁金12克。水煎服。本方四味药,均有增加血清白蛋白的作用,对肝硬化蛋白倒置的患者,甚为适宜。

60:治湿疹青黛10克,与红霉素软膏调匀,涂于患处,每日3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