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生活呢?

 盲观 2024-05-24 发布于安徽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生活呢?

2024-05-24

之前说了很多,而老子也说了该如何面对生活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这简简单单的九个字是我一直在述说的过程,类似大汉初期的无为而治,对于我来说,就是不要刻意!

以无为当作行为,以无事来做事情,以无味当作好味。总之,不要刻意作为。做事是这样,为人也是一样,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水不香,至味无甜,高人永远不会摆出各种各样的姿态。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这些四字句,是中华智慧的最高总结,也是中国人坚守“中庸之道”的基本理由。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这里拉开了最深的裂口。

最圆满的却似乎有欠缺,而且正是凭着这些欠缺而不衰竭。最充实的东西一定有空虚的部位,因为空虚能召唤很多力量来填补自己,无穷无尽。最正直、清白的,看上去倒有很多扭曲之处。最灵巧的,看上去倒好像有些笨拙。最雄辩的,看上去倒好像无话可说。

我们对于另外一个四字可能更熟悉一点:大智若愚!

天底下有多少奋发有为之士,都在追求完满、充实、清白、聪明、雄辩,但老子泼冷水了,说这每一个目标都无法以纯粹的方式达到。只有在看上去达不到的时候,甚至在与目标背道而驰的时候,反而达到了。不残缺的完满是一种假完满,不空虚的充实是一种假充实,这是我们摆脱“假、大、空”的一剂良药。

记得看过一本书里面,说了一个书房的名字叫“求缺斋”,意思其实就在这里!

而且,我从历次政治运动中看到,凡是被人家泼脏水最多的人,反倒常常是最干净的人,而那些慷慨激昂地“揭露”别人瘢疤的人,大多不干净。一些看上去“词穷理屈”的人,往往倒是可信的;一些在传媒上口若悬河的人,往往难于信任。

初一听,这些话是一种“反向幽默”,但是,细数历史,这些都是真理!

年轻人思维偏于单向突进,多听听老子的话好处很多。不少人往往在伤痕累累之后才能体会老子的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