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人民币上有一个错别字,故意印错了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改过?

 炫叶楓雪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世间万物能做到人见人爱的,除了人民币实在是想不到第二个。

可没想到有朝一日,就连它也遭到了大家的质疑。

原来人民币上有一个错别字,故意印错了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改过?

著名主编郝铭鉴指出,我们使用的人民币上,赫然印制了一个“错字”。

更离谱的是它已经存在几十年,都一直没被改正。

难道说在这个“错字”的背后,有什么特殊含义?这个错别字又错在哪了呢?

原来人民币上有一个错别字,故意印错了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改过?

平日里大家拿着钱除了简单的看下真假,无非就是存起来和花掉。对于钱币上印制的内容大多都不在乎,毕竟能花就行嘛。

加上近两年移动支付的普及,钱对大家来说也就成了冰冷的数字。

一时之间甚至用“实体钱”来称呼人民币,都忘了它有自己的名字,更别说大家能仔细的观察人民币上印制的内容。

原来人民币上有一个错别字,故意印错了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改过?

加上大家对人民币的信任,也不会觉得这种东西上会存在什么特殊的问题。哪怕有人提出,我们每天使用的“小红鱼”上有错字时,第一反应也是觉得这个人在挑刺罢了。

可当大家得知,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正是《咬文嚼字》的主编郝铭鉴时,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原来人民币上有一个错别字,故意印错了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改过?

百度百科-郝铭鉴

从小我们在认识人民币时,学的都是“元”、“角”、“分”,可当我们拿出百元大钞却发现,上边竟然和赫然印着“壹佰圆”而非“壹佰元”。

在我们生活中,这种错误估计小学生都不会犯,却出现在人民币上真的合理吗?

原来人民币上有一个错别字,故意印错了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改过?

抱着疑惑,大家纷纷在网络上展开讨论。有人觉得这一切时是重大失误,但从一些网友的理解来看,不乏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圆”这个汉字通常和“圆满”、“团圆”这种美好的词语同时出现,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美好,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圆”并非在近百年才出现,在古代有货币概念时就有了圆形的形状。

中间开一个方形的小孔,不光便于人们计数和携带,同时也寓意着“天圆地方”,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科学探索的向往以及尊重。

同理如今的人民币上有“圆”的出现,是否也延续了古人的想法呢?

当然这些只是网友们的猜测,一直到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出面,大家才了解到了这背后真正的原因。

原来人民币上有一个错别字,故意印错了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改过?

来自上游新闻2024.4.12 人民日报新闻公众号 【人民币上这个“错别字”太显眼,为何不改】

首先错字肯定是不存在的,拿出我们的人民币,以及港币,大家会发现在在这几种不同类型、面值的人民币上,有“圆”和“元”的存在。

如果都是所谓的错别字的话,未免有点太离谱了,这要多马虎的工作人员才能让这些钱币通过层层的审核流通到市面上呢?

所以说“圆”和“元”之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错误而是相通的。

原来人民币上有一个错别字,故意印错了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改过?

当然要想让大家信服,还是要拿出点证据,我们去翻看《辞海》就会发现,在“圆”的解释中就有这么一项。

简写做作“元”,中国货币单位。人民币1圆等于10角或100分。

而在“元”的注解中,除了显示“元”同“圆”之外,列举了“银元”这一古老的货币,这也是更深层次的解释了,因为涉及到了文化传承方面的问题。

原来人民币上有一个错别字,故意印错了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改过?

来自澎湃新闻2015.12.22人民日报微信【新版百元人民币上“圆”字是错字?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回应】

宣统二年(1910)四月十六日公布了政府的《币制条例》:“中国国币单位,著即定名圆,暂就银为本位。以一元为主币……元角分厘各以十进。”

从上边这段文字来看,早在清朝时期的时候,先人们就已经将钱币规定为“圆”,而“元”则是他们的进制单位。

19世纪初期发行的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上,写着的也是“壹圆”,如此可见我们如今的钱币上使用“圆”并没有什么不妥,而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元”这个字也同样如此。

因为它们意义基本相同,所以为了方便就使用了笔画更少的“元”。

原来人民币上有一个错别字,故意印错了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改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元”字的使用随处可见,但在一些正规的场合,或者签署重要合同的时候,涉及到金额的书写,都要选择“圆”。

并且数字方面,也要使用我们口中的中文大写。

原来人民币上有一个错别字,故意印错了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改过?

在解释完这一切之后,可能会有人觉得这该是一场可以避免的风波,结果如今却因为被误解闹了个乌龙。

但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件事,大家才对人民币有了新的认识。

除此之外也能感受到大家对中文的敏感程度,毕竟看似不起眼的一个错别字,或者看似可以通用的两个字,一旦用错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历史上有名的“沁”“泌”一笔之差,就改写了历史。

原来人民币上有一个错别字,故意印错了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改过?

当年蒋介石和冯玉祥双方启用百万的兵力,在河南的南部地区开战。

冯玉祥一方为了顺利讨伐老蒋,便打算使用一些小计策,在沁阳汇合之后一举拿下蒋军。可谁也没想到,在传递命令的时候,冯玉祥的部下把“沁阳”的“沁”字多写了一撇。

一般来说,就算写错字大致方向不差的话,接收消息的一方也能反应过来。可好巧不巧,在河南境内距离沁阳百来公里的地方,恰好也有一个叫做“泌阳”的城市。

原来人民币上有一个错别字,故意印错了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改过?

因为展示紧张,收到指令的一部分军队没有迟疑来到泌阳后,才发现搞错了。而这时一切都为时已晚,这场战争也以老蒋胜利而结束。

还有如今的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定”和“订”二字,看似平平无奇,却有着很大的学问。

“定金”在使用的过程中,是有法律保护的,而“订金”却恰恰相反。

原来人民币上有一个错别字,故意印错了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改过?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付定金的一方在交易过程中发生了违约行为,这笔定金将归卖方所有。如果换成“订金”,就不具备这样的法律效应了。

所以说看似读音相同,使用方向也比较接近的两个字,一不小心就会给人造成成百上千万的损失。

所以作为中国人,大家在在这方面比较敏感、钻牛角尖也并非坏事。

文丨康康写点啥

编辑丨康康写点啥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郝铭鉴

来自上游新闻2024.4.12 人民日报新闻公众号 【人民币上这个“错别字”太显眼,为何不改】

来自澎湃新闻2015.12.22人民日报微信【新版百元人民币上“圆”字是错字?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回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