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位深间距小模具镶件如何走水路?3D打印让一切简单

 昵称64764478 2024-05-24 发布于上海

在模具制造领域,骨位深且间距小的模具镶件由于结构复杂,传统加工方法难以制造出符合要求的冷却水路,导致模具在注塑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积聚,进而引发烫伤、缩孔等不良。然而,随着3D打印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这类模具镶件的冷却水路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模具的形状和结构,设计出贴合零件形状的随形水路。随形水路可以更接近型腔表面且可在积热区域重点设计,为模具提供均匀且快速的冷却效果。

如下图这件汽车接插盒模具镶件,由于产品骨位较深且间距小,采用常规水路加工十分复杂,且零件强度不足,冷却不均匀,造成产品成型后变形较大,导致不良率高,另外冷却时间较长,产品良率和生产效率都达不到要求。

通过金属3D打印技术对镶件水路做了重新设计,3D打印一体成型的特点大大提升了镶件强度,且根据镶件形状设计的水路更接近胶位,可以更快的带走热量,缩短冷却时间,同时镶件整体稳定更加均衡,改善了因局部过热导致的收缩变形的尺寸不良的情况,大幅度提升了产品良率。

材料方面,采用了毅速新材料ESU-EM191S高抛光不锈钢粉末,这款粉末可做到近A1级抛光,耐磨耐腐,抗开裂性、耐磨性是CX材料的4倍,有效提升镶件寿命,为模具的长期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