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羡慕了,合肥从大县城蜕变为中国科技城

 百谷网销 2024-05-24 发布于广西

二十年前,合肥还只是一座默默无闻的“大县城”,GDP排名远在八十名开外。然而,如今的合肥已经焕然一新,逆袭成为GDP万亿城市,排名跃升至全国前二十。这一巨变背后,是合肥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的必然结果。

在长三角地区的强大虹吸效应下,合肥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选择了“科技创新”作为自己的独特发展道路。这其中,董铺岛(科学岛)成为合肥科技创新的璀璨明珠。这座三面环湖、风景如画的岛屿,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是中国科技含金量最高的地方之一。这里运行着两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布局了七个研究单元,汇聚了超过三千名科研人员。

合肥物质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合肥在科技创新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家由中国科学院直属的科研机构,不仅直接创立或通过平台孵化了超过三百家企业,更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合肥的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的增长模式,就像是在“种太阳”,为城市的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

“科里科气”成为合肥人的新口头禅,这不仅是对科技创新的赞美,更是对合肥城市精神的最好诠释。这一精神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合肥对于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在合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最突出的标识和城市名片。

合肥科技的突飞猛进,离不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支持。半个世纪以来,合肥乃至安徽省与中国科大始终保持一种惺惺相惜、共同成长的关系。两大平台的创新基因,早已融入了合肥的城市发展脉络。依托中国科大、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科研力量,合肥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布局,已建、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数量达十三个。

合肥的逆袭之路,是一场沉默的长跑。这座城市默默地耕耘了几十年,用心培土、静待花开。它允许“十年不鸣”,但始终在追求“一鸣惊人”。如今,合肥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它并没有停下脚步。相反,它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走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