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内战4

 陆一2 2024-05-24 发布于重庆

海都集团(反忽必烈联盟)VS忽必烈集团,第三回合

海都在干涉远东(满洲)事务失败后,仍然是中亚蒙古的大汗,继续对忽必烈保持攻击姿态,他仍是杭爱山以西的西蒙古和突厥斯坦的君主。

忽必烈的一个孙子甘麻刺王子担负着守卫杭爱山边境地防止海都入侵的任务,结果他被海都军打败,并被围困在色楞格河附近,在费尽了努力后才逃脱。

忽必烈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感到有必要亲自前去扭转形势,1289年7月。

但是,海都按游牧方式已经远遁。

1293年,留在蒙古统率帝国军队的伯颜(灭南宋的那位),以哈拉和林为基地,成功地发动了一次对叛军的远征。同年,忽必烈之孙、铁穆耳王子取代伯颜统率军队。伯颜成了忽必烈的宰相,他在忽必烈去世后不久,于1295年去世。

海都集团VS忽必烈集团第三回合,平手。

忽必烈生前未能看到反海都之战的结束。当这位大皇帝于1294年2月18日去世。

海都集团VS元朝,第四回合

忽必烈去世后,海都作为窝阔台家族的首领仍然是杭爱山以西的蒙古和中亚的君主。忽必烈的孙子、继承者铁穆耳完泽笃(1295-1307年在位)继续了这场战争。

当时海都的主要盟友和属臣是统治着突厥斯坦的察合台家族首领都哇。

在1297年至1298年期间,都哇发动突然攻击,捉住了汪古部勇敢的阔里吉思王子(即乔治,在此可以回顾一下,汪古部人基督教徒),他是铁穆耳皇帝的女婿,正统帅着元朝边境的帝国军队。

当时都哇企图袭击另一支帝国军队,即由保卫着唐兀惕边境(甘肃西部)的阿难答王子统率的军队。但是,他本人却意外地遭到袭击,只得逃跑。为报此仇,他处死了他的俘虏阔里吉思(1298年)

这一阶段的战争,海都集团VS元朝,海都集团胜。

海都集团VS元朝,第五回合

1301年,海都作了进攻帝国的最后一次努力。这次有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许多宗王参加。他向哈拉和林进军,和林当时由铁穆耳皇帝的侄子海山王子镇守。1301年8月,在和林与鄂尔浑河左岸支流塔米尔河之间展开一场大战。

这场战斗异常激烈,两边都是强悍的蒙古骑兵,钢铁互碰,飞沙走石,异常惨烈,这场战役双方都付出了惨痛代价,但是,最后,海都和都哇都负了伤,不得不撤出战场。

海都在回师途中因伤势过重去世,一代中亚蒙古大汗,忽必烈的一生劲敌,就这样离开了,

海都在元朝的描写中,是属于十恶不赦的叛军首领,杀人越货,在中亚各国的描写中,是宽爱仁慈的君主,而且能统领各部,气度非凡,海都死后,元朝在西边的边患得以彻底解除,从此元朝这一部分的蒙古过上了快了幸福的日子,直到元末朱元璋起义啦,

但在中亚,乱局出现了,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的纷争……

窝阔台汗国的灭亡

1301年和元朝的这场惨烈战争,最终使得海都受伤而死,而跟随海都的察合台汗国的国王都哇也受了伤,养了两年,到1303年才差不多恢复,海都的儿子察八儿继承了海都的窝阔台汗国的位置,但是,显然没那么高威信,察合台汗都哇不服,

1304年察哈台国主都哇起兵与察八儿争战,大掠其国西部诸城.元朝海山(就是后来元成宗的继承者元武宗)的军队也越过阿尔泰山,大破察八儿军.

察八儿只好逃到都哇处,两人协商后,决定尊元朝为宗主国,这样,他们的战争终于平息,

但很快, 都哇和察八儿之间发生争吵;1306年,都哇囚禁了察八儿,逼他交出东、西突厥斯坦(新疆及部分中亚),

都哇死后,察八儿约于1309年进攻都哇之子、继承者怯伯汗,企图以此恢复窝阔台家族对察合台家族的霸权, 但是,他被怯伯开打败,除了逃到中国元朝大汗处避难外,别无选择。

这样,纵横一时的窝阔台汗国就灭亡了,原来的五大蒙古帝国变成了四大蒙古帝国,即:南征建立的元朝(中国,蒙古),第一次西征建立的察合台汗国(新疆,中亚),第二次西征建立的金帐汗国:(俄罗斯,东欧),第三次西征建立的伊儿汗国(西亚)。

接下来的历史如何演变……

察合台汗国的分裂

关于四大蒙古帝国的后面的历史,我想元朝大家都知道了,1351年开始元朝内乱,农民起义,1367年,朱元璋推翻元朝,这里就不讲了,今天主要讲察合台汗国, 都哇的儿子怯伯汗即位后,打败并兼并了窝阔台汗国,成为中亚霸主,

怯伯汗即位不足一年,就将汗位让给自己的兄弟也先不花。在也先不花统治汗国时期,为扩大牧场,率军入侵元朝,被元军击败。为弥补损失,他又入侵西边的伊儿汗蒙古帝国,元军乘机再度深入中亚草原,他才被迫退兵。

1318年,怯伯汗又重新登位。 河中地区(现乌兹别克斯坦)是察合台汗国的统治中心,迁居河中地区的部分蒙古贵族,迷恋城市生活,改信伊斯兰教,并积极主张突厥化。但有一部分人则反对突厥化,主张保持原有的游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1321年后,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为"蒙兀儿斯坦",东部的信奉传统游牧生活,迎也先不花做汗王,西部称为"马维兰纳儿",以伊斯兰教和城市生活为主。

察合台汗国分裂以后的变迁

察合台汗国分裂后,首先在马维兰纳儿(西察合台汗国)的内部发生了争权夺利的斗争,仅从1321年至1346年间,先后有10个汗即位,而且每个汗即位时,都采用谋杀手段。东部的也先不花统治蒙兀儿斯坦。曾远征河中地区(西部察合台),但未能实现重新统一察合台汗国之目的就去世了,其子图古鲁克帖木儿继承汗位。

图古鲁克帖木儿是统治蒙兀儿斯坦的察合台后裔中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在他统治时期,不仅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而且还统一了整个察合台汗国。但他去世后,察合台汗国重新分裂,汗国的两个大将帖木儿和忽辛两强相争,最后,帖木儿打败忽辛,建立强大的帖木儿王朝(关于帖木儿王朝,以后细说)。

由于帖木儿不是成吉思汗子孙,所以,1370年,以成吉思汗子孙为体系的西察合台汗国宣告灭亡,以帖木儿王朝取而代之,帖木儿是突厥化的蒙古人。

东察合台汗国则继续往下传,1418年定都新疆伊宁, 到1514年被叶尔羌汗国取代,叶尔羌汗国最后被清朝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