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巢湖中庙姥山岛景区的“白衣庵”

 张勰666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中庙姥山岛景区,不仅拥有姥山岛、鞋山岛、中庙寺、昭忠祠、李公祠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还有一处道场——白衣庵。白衣庵虽小,但因历史悠久、位置独特,且被石涛画入《巢湖图》而载入史册,成为中庙历史人文资源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观音禅寺(原名白衣庵),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巢湖中庙镇东南之湖滨,与位于中庙镇西南的中庙寺互为犄角。背后以魏伯阳炼丹成仙之四顶山为倚靠,面前以八百里平湖做明堂,对面有姥山相朝,左右有巢州、庐州为护,庵中存有康熙、嘉庆两通重建古碑,始建无考。古人题中庙白衣庵联:迎门湖水千秋碧;入座祇园万树青。寺前西南角更有块神奇的无风地,实可谓是藏风聚气之宝地。参禅拜佛、修学悟道之佳胜境。

据现存的碑志记载:康熙年间,僧祖成携徒清慈在此静修,时有本镇贤达檀越张君者,施田与粮,发心募化,众人缘助,建寺造殿,迎请佛像,安位供奉,于康熙二十九年(1680年)春建成。始称“白衣庵”。后几经兴废……近代则由妙法和妙义两位法师住持传承,曾度僧侣云集,香火鼎盛,法务兴隆。

相传,僧祖成康熙年间携徒清慈来此,时称“白衣茅蓬”, 当地贤达檀越张君为之施田集资,建寺造殿,于康熙二十九年正式定名“白衣庵”。从康熙二十九年算起,已经320多年历史,是正宗的不可移动文物。

相传,僧祖成康熙年间携徒清慈来此,时称“白衣茅蓬”, 当地贤达檀越张君为之施田集资,建寺造殿,于康熙二十九年正式定名“白衣庵”。从康熙二十九年算起,已经320多年历史,是正宗的不可移动文物。

庵内原供“观音”神像,为禅门女性修心养性之所。现存古庵两进,南面临湖,四面开阔,伏雅恬静。进门供奉有弥勒,大门口修有天王殿功德碑,左右有石鼓。进天井,左右厢房,后为大雄宝殿,其中供奉三尊佛像,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这三尊佛合起来叫“横三世佛”。

庵内原供“观音”神像,为禅门女性修心养性之所。现存古庵两进,南面临湖,四面开阔,伏雅恬静。进门供奉有弥勒,大门口修有天王殿功德碑,左右有石鼓。进天井,左右厢房,后为大雄宝殿,其中供奉三尊佛像,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的佛,这三尊佛合起来叫“横三世佛”。

庵堂虽微小、单薄,但它的人文氛围好,自然环境好,有那种可以远观欣赏的风景意境。到中庙、姥山登临杰阁高塔之际,可驰目白衣庵,遐思古今——所谓风景,不过如此。中庙景区有了白衣庵,更显丰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