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瑾杉。 今天我们继续来解读黑塞的《悉达多》。 01 上一篇文章中说到乔文达和悉达多离开沙门,踏上了找寻乔达摩的旅程。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乔达摩宣讲法义的地方舍卫城,那里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人来投奔乔达摩,渴望听他的讲义,成为他的弟子。 乔文达和悉达多也听讲了乔文达的讲义,只不过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乔文达选择皈依乔达摩;悉达多选择离开寻找自己的路。 在临走之前悉达多有幸见到了乔达摩,并向他讲了自己的看法。 乔达摩的法义很好,但是并没有乔达摩得道的历程,这是悉达多思考的地方,他认为这是乔达摩的思想,并不是他的,他要去追求他自己的道。 面对悉达多的好学,乔达摩表示尊重和理解,不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请你告诉我:你可见到我的僧团?那些皈依法义的我的众多弟兄?你是否认为,陌生的沙门,你是否认为,放弃法义,回到极尽声色的世俗生活对他们更有益处? 悉达多:“这样的念头我从未有过,愿他们遵从法义,实现宏愿!我无权论断他人的生活!唯独对自己的生活必须做出判断。” 这一趟之行,悉达多失去了朋友乔文达,但却收获了自己。 如果皈依乔达摩,那只能成为别人的影子,而悉多达要做自己的佛陀。 02 今天读到这一章的时候,感触很深。 我之前并没有写过书评,是在一个群里看到大家说最近《悉达多》这本书流量很大,很多人一起写的话,可能会形成一个矩阵式,对自己的号有好处。 我之所以参加一来也是因为很久没有日更了,在大家的影响下有助于自己的日更; 二来很久没有沉下心看过一本书了,借此机会希望可以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毕竟做自媒体的就是需要多输入才能更好的输出; 三来也是想学习下书评的写法。 说实话一开始写这本书的书评我完全是一个懵的状态,在社交平台上搜索了几篇文章,起了一个相似的标题,开始了我的书评之旅。 算起来今天是这本书的第6篇书评,我差一点就不想写了。 因为这本书太深奥,我又觉得自己传达不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但是读完乔达摩这一章,我又写了这篇书评。 因为在悉达多的身上我能清楚的知道:走别人的路只能成为别人的影子,唯有自己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三毛说: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03 自媒体、短视频的兴起火了很多人,看到他们火了之后,其他人纷纷效仿,殊不知任何人的成功都无法轻易复制。 很多人看到仙人点石成金,就要这金子,极少数部分人会想要这点石成金的手指,更稀少的人会想这手指如何能点石成金。 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不喜欢思考,只想一劳永逸、点石成金。 我读《悉达多》,写《悉达多》的这个过程并不顺利,但我今天特别感谢有机会让我读到了这本书,指点了迷茫的我。 如果你也爱思考,想走自己的路,不妨也来读读《悉达多》。 它不会教你成功,不会教你暴富,但它会帮你找到自己。 你的每个【点赞+在看】 我都当成了喜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