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怒哀惧四大基本情绪的起源与价值

 万皇之皇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的身体似乎会自动做出情绪反应,而我们的大脑似乎还没来得及思考,情绪就已经产生了。 比如,我们不假思索地感到高兴、愤怒、悲伤或害怕。这些反应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时候甚至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

那么,这些情绪反应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又如此难以控制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情绪的起源与价值。

说到这个主题,我们得稍微往前多倒腾几年。多少年呢?差不多几亿年吧。哈哈,现在,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往回拨几亿年,回到我们还是简单的多细胞生物体的时候。 那时,我们的生物结构非常简单,有细胞,有鞭毛,还有尖刺。当我们发现丰盛的食物时,比如水草,我们的身体会迅速做出反应,通过鞭毛的摆动,快速靠近食物,抢在其他生物之前大快朵颐。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喜”这种情绪的原始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身体的生理活动唤醒,这种唤醒驱使我们去接近并获取更多的资源。这不仅是“喜”的本质,也是它的核心价值所在:它激励我们去追求那些对我们生存和繁衍有益的资源。

图片





现在想象一下,远古的我们遇到了一个面目狰狞、张牙舞爪的庞然大物,一个能将我们一口吞掉的天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当然是逃得越快越好,越远越好!

为了生存,我们的神经系统会迅速激活,传递出紧急信号,告诉我们的鞭毛:“快,摆动起来!” 这个信号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与这个潜在的威胁保持距离,尽可能地远离危险。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惧”这种情绪的原始起源。 同样是生理反应激活,但与“喜”激活后让我们向前进不同,“惧”这种情绪激活后让我们“向后转”,逃跑反应更加迅速和有效,以此来避免重大的威胁。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领悟到“惧”的本质: 它也是一种生理活动的激活,但它激活的是身体的逃避机制。这种情绪驱使我们远离危险,寻找安全,这是“惧”的核心价值所在。

图片





让我们再设想一个场景: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中,出现了一些小坏蛋。 他们或许不像那些能一口吞掉我们的天敌那样可怕,但他们会和我们争夺食物、资源,甚至伴侣,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麻烦。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资源有限,而他们又对我们构成了威胁,但好在他们并不强大到无法匹敌。我们有机会将他们驱赶开来,保住我们的生存资源。

这时,我们的神经系统会再次发挥作用,激活我们的战斗本能。 我们会亮出自己的“武器”,准备迎战,用我们的尖刺和力量,让这些小坏蛋知难而退,让他们赶紧离开我们的领地。

这个过程,就是“怒”这种核心情绪的起源之一。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怒”的本质:它同样是一种生理活动的激活,但它激活的是我们的对抗机制,让我们能够战胜威胁和挑战。

“怒”的情绪驱使我们奋勇迎战,面对不公和侵犯,保护我们的利益和所爱。 它是我们身体为了应对竞争和冲突而演化出来的一种反应,是我们生存策略的一部分。

图片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绝境,就像被天敌团团围住,既打不过也逃不掉。 在自然界中,面对这种绝境,一些动物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生存策略——装死。它们会紧缩身体,保持僵硬,一动不动,有些甚至会释放出异味,模仿死去动物的腐败气味。因为许多食肉动物对腐肉敬而远之,担心摄入细菌而生病。装死,这个看似无奈的行为,有时却能奇迹般地让我们逃过一劫。

这种行为展示了“哀”这一情绪的原始起源。 与“喜”、“怒”、“惧”不同,“哀”的本质在于生理活动的抑制。在这种情绪下,个体变得缓慢甚至静止,呼吸和心跳都会减缓,以期逃过捕食者的注意。

再来看看冬眠,这是另一种与“哀”相关的行为。 食物稀缺、环境恶劣又漫长的酷寒严冬,我们同样打不过、也逃不走这样一种自然现象,一些动物选择在巢穴中进入一种类似哀伤的状态,生理活动降到最低,以极低的代谢率度过漫长的冬天。这是一种保存能量、等待春天到来的生存策略。

通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理解“哀”的本质和价值: 它是一种生存机制,让我们在面对无法战胜的困难时,通过避免无畏的挣扎,减少能量消耗,静待时机,以图未来东山再起。

各种情绪共同的进化价值:趋利避害、适应环境、生存繁衍

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喜悦、恐惧、愤怒还是悲伤,这些情绪的核心作用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帮助我们趋利避害,适应环境,确保生存和繁衍。 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物,包括我们人类,都是在自然界的激烈竞争中,依靠这些情绪机制,不断适应环境挑战,一代代生存下来的。

图片

图片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