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氏家训》大结局:看颜之推的遗嘱,优化我们的人生

 新用户32637V7d 2024-05-24 发布于北京

开《颜氏家训》课程的初心,是想要完成一场生命的转换和整合。

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还要和大家在一起。

有时候兴致勃勃备课,有时候都没有备课,只是随时把心意准备好。

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上课心意。

用一本经典来丈量自己的一段生命,这日子便十分珍贵。


不知不觉,这本书就读到了尾声。

这是颜之推交代后事的一篇内容,虽是古书,但所讨论的议题却与当代息息相关。

终制即送终之制,类似于现在的遗嘱,作者因为自己年事已高,又疾病缠身,感慨自己一生坎坷遭遇,在这一篇中预先安排自己的身后之事,叮嘱子女将他薄葬,一切从简,同时还劝诫子孙要以立身扬名为重,不要因为顾恋为他守墓而埋没前程。

我问大家:你对颜之推的整体印象是怎样的?

治学严谨、家族责任感、积极有为、豁达、务实、积极有为、用心恳切、不迂腐。

我说,颜之推让我明白了"从心所欲不逾矩“

颜之推希望自己的葬礼和祭祀一切从简,这在当时已经非常进步,这是一个非常通达的长者。

课上大家提出了7个灵魂拷问:
Q1:写我们兄弟本不该做官,是迫于一些生活的无奈,这这里写的目的是什么?表达对父母的愧疚?
Q2:颜之推的理想职业会是什么?
Q3:当职业并非我们所喜爱的,我们应该如何做?
Q4:“四时祭祀,周、孔所教,欲人勿死其亲,不忘孝道也。求诸内典,则无益焉”,为什么说按佛经的观点祭祀都是没用的?
Q5:各地方葬礼是不是一直在简化?原因是什么?
Q6:大家想过自己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葬礼,喜欢什么样的葬礼?

如果我们的想法后辈人无法接受,是要坚持自己,还是让后辈人更舒服一些?同时讨论在生命最后时刻,治疗程度讨论。

Q7:遗嘱怎么写?除了交代后事,还有没有更多的精神遗产?

大家的结论是这样的:

Q1:
这段写我们兄弟本不该做官,是迫于一些生活的无奈,这这里写的目的是什么?表达对父母的愧疚?

表达对亡父母灵柩无法葬回建邺祖坟的愧疚。
他做官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颜之推可能认为自己的性格和品行不适合官场生活。
想在家乡有所作为,但是不能。

Q2. 颜之推的理想职业会是什么?

颜之推的官职:

国左常侍 - 19岁时被梁湘东王任命

黄门侍郎 - 在北齐时期担任此职

御史上士 - 北周灭北齐后,颜之推被任命为御史上士

学士 -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开皇年间,颜之推被召为学士

写下《颜氏家训》这本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颜之推所做的就是他的理想职业。

我们都认为,他的人生就是理想人生,他的职业也是理想职业,之所以被定义为理想,是因为他心中有信仰,在乱世中有定力,所以几经沉浮,他仍可以安然无恙。

生活在盛世的我们,人心却常常是慌乱和万马奔腾的,他的稳定内核,让我们心生羡慕。

我们应该为谁而活?为什么而活?

Q3.当职业并非我们所喜爱的,我们应该如何做?

很多人都觉得对自己的工作无法喜爱,与此同时,却又找不到心中的热爱,这让人生既无奈,且无救,但果真如此吗?

VIVI说:不能改变,就先尝试改观。

重新理解工作的意义,是第一步。

1、人需要工作,需要社会属性,要珍惜工作带给你的东西,安全感和稳定的底线,学会感谢。

2、区分自己到底是不喜欢工作,还是不喜欢眼前这份工作?还是因为自己不能胜任,害怕压力与挑战?

3、人生可以有两条线,多想想主业的好处,觉得自己有爱好的,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探索开启一个副业,有可能副业取代主业,也有可能两条线并行;

4、努力培养自己做事情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行为方式。

5、让喜欢的、不喜欢的所有的事情,因为你的乐观、积极而产生具有意义感的联系。

6、勇敢尝试工作之外的爱好,在换工作前,用行动检验你对爱好的坚持力。

Q4.“四时祭祀,周、孔所教,欲人勿死其亲,不忘孝道也。求诸内典,则无益焉”,为什么说按佛经的观点祭祀都是没用的?

这句话反映了儒家和佛教在对待祭祀问题上的差异。

祭祀的一个作用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

祭祀最初是维持封建社会秩序的需要,维持正统,君权父权;

佛教对于祭祀的看法有所不同。佛教认为生命是轮回的,强调的是现世修行,通过修行来净化心灵,积累善业,以期达到解脱轮回的目的。因此,佛教认为祭祀祖先并不能改变祖先的业力,也不能帮助他们解脱轮回,所以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祭祀是没有实际益处的。

**文中的 “不忘孝道”,“孝”这个字更多是一种传承和意义感,现代人对于”孝道,似乎故意产生一种疏远,那是从前的”孝“又让人害怕的成分。

对我们现代人而言,”孝“首先产生于亲子间心灵陪伴的深情。

Q5.各地方葬礼是不是一直在简化?原因是什么?

必然会简化。

国家层面: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角度,推行火葬。

个体层面: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

               现代人奉行活着时痛快就行,死了不需要靠一场作秀般的葬礼仪式来补偿。

Q6.大家想过自己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葬礼,喜欢什么样的葬礼?

如果我们的想法后辈人无法接受,是要坚持自己,还是让后辈人更舒服一些?

同时讨论在生命最后时刻,治疗程度讨论。

:任何形式都可以

:骨灰撒森林里能当肥料。

:在生命的最后可能我们没有能力来决定了,就全凭子女,所以要把孩子养好。

生命只此一回,我们不负此生,不寄望看不见的轮回与下一世。

不留遗憾,学会说”不“;

珍惜眼前福分,唤起心中的温柔。

Q7.遗嘱怎么写?除了交代后事,还有没有更多的精神遗产?

:父亲的遗言,照顾在世的老人,兄弟互助,家族间能帮衬的要帮衬。

:财产在生前做出安排,避免可能的矛盾

:自己的书籍也要安置好;

觉得有用,点赞点“在看”!

读这篇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在发生什么:

有人在去探望垂危亲人的路上;

有人去看自己喜欢的展览。

有人边陪老公吃饭边听课。

有人找回了对孩子的相信,和自己作为母亲的力量。

有人在深情地端详阳光下棱角分明的孩子

有人在开启新的生活

有人在回忆

有人在憧憬


生命一直在转化,感谢生命有死亡,在向终点靠近的日子,也是我们向真我不断靠近的日子,十分深沉,稳定,清醒且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