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潜艇是怎样发生导弹的?

 心容乾坤 2024-05-24 发布于河北
核潜艇在水下潜得越深,被敌方发现的概率也就越低。战略导弹核潜艇作为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要一环,也是二次核打击的主力,可目前世界上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导弹发射深度通常也就在20-30米左右。要想在深达几百米的海底发射导弹,对于现阶段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来说,不仅技术难度非常大,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潜艇自身的问题。对于潜艇来说,一般常规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也就在300米左右。对于核潜艇来说,一般最大下潜深度也在300-400米的水平,而对于那些体积较大,采用先进耐压壳体的核潜艇,最大下潜深度可达600米左右。

由于在深海中海水的压力很大,下潜深度越深,潜艇所受的压力也就越大。为此,建造大潜深的核潜艇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而且造价也非常高,像美国的海狼级单价就高达30亿美元,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只建造了3艘。而创下核潜艇下潜深度世界纪录的苏联共青团员号也因为技术事故而葬身海底,可见建造大潜深核潜艇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而对于攻击型核潜艇来说,发射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的方式有两种,导弹安装在特制的箱体中,从鱼雷发射管发射出去到达一定的水深后,导弹发动机启动从箱体中起飞;还有就是从垂直安装的导弹发射管中发射,其发射方式与战略核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类似。

那么,核潜艇能否在600米水深发射导弹,目前的技术水平是无法达到的,即便是目前全球现役所有核潜艇,也只有美国“海狼级”一型具备600米潜深的能力,其他型号的潜艇连自己都下潜不到600水深,就更不用说在600米水深下发射导弹了!

虽然潜艇无法从600米水深发射导弹,但是却可以发射鱼雷!由于鱼雷结构设计和动力方式与导弹不同,目前先进的重型鱼雷的打击深度可达900米水深以上,即便是在600米水深也可以发射鱼雷!

对于潜艇而言,最危险的敌人就是敌方潜艇,而鱼雷是最有效的反潜武器,即便是潜艇下潜至数百米的水下,一旦被发现也难逃鱼雷打击!先进鱼雷的技术含量要远高于一般导弹,全球范围内能够制造鱼雷的国家要远少于能够制造导弹的国家,对于潜艇而言,发射鱼雷/防鱼雷打击是首要目标!

目前世界主流战略导弹核潜艇采用的导弹发射方式主要有干式发射和湿式发射两种。所谓干式发射简单来说就是先将导弹从潜艇中弹出水面,当导弹出水后再点火飞向目标的方式。这种发射方式需要在发射前先利用发射筒外的燃气发生器形成高压燃气水汽混合气体,当发射筒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发射筒便会打开,高压气体随即将导弹弹出。

而湿式发射简单来说就是依靠发动机自身的推力将导弹发射出去。在发射前需要先向发射筒内注水,保持内外水压平衡,随后打开盖子,导弹点火依靠自身动力进行发射。干式发射的优点在于发射成功率较高,也比较安全,导弹的航程也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技术相对比较复杂一些。该方式由于采用高压气体作为动力,就决定了导弹的发射深度不能太深,一般也就在20-30米左右。

超过这个范围,因压力有限,导弹很可能因为海水的阻力而无法弹出水面导致发射失败。而湿式发射的好处在于比较简单,但缺点是发动机容易受海水影响而发生故障。因此,当今主流的发射方式更多的还是干式发射为主。由于湿式发射主要依靠发动机的动力,因此其发射深度要比干式发射要深一些,最深可在水下80米左右发射。

但不管是干式发射还是湿式发射,由于水下阻力和压力的存在,为保证导弹的发射姿态和顺利出水,发射深度都不能太深。如果太深,水的压力会对导弹造成损伤不说,其发射的姿态也会出现变化,这对于导弹的顺利发射都存在着较大的影响。

此外,由于战略导弹核潜艇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导弹可以顺利完成发射,从而形成战略打击和威慑能力。因此,几十米左右的发射深度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作战需要,没有必要在几百米的深度发射导弹,而且这在技术上实现起来也非常困难。综合来看,现代主流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都在300-400米左右,既可以满足作战的需要,也可以平衡成本。发射深度也不需要过度追求深度,几十米的深度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作战的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