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书画家 月朦胧

 珍爱红楼梦 2024-05-24 发布于安徽

文/月朦胧

贾府祖上是武将出身,因战功卓著获得一门二公的荫封,才有了几代人的百年富贵传承。

后来的和平年代,贾家也从武将之家,变成了书香门第诗礼簪缨之族。贾府很重视对后代的文化教育,府里有自己的教育机构私塾。不光自己的子弟,还让贾府旁支的贫寒子弟也有个读书的地方。

贾母最疼爱的女儿贾敏,嫁给了探花郎林如海。孙子贾珠迎娶了名宦之家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教育部部长)李守中的女儿李纨。从联姻上就开始向弃武从文上转型。

平时不光男孩子要上学读书,小姐们也是要上学的,林黛玉刚进府时贾母曾发话:今天远客才来,姑娘们可以不必上学去了。算是给三春放了一天的假。

贾家的女儿各有所长,贾敏的不俗,才有了仙气飘逸有咏絮之才的林黛玉。贾府对元迎探惜四位千金,更是琴棋书画精心培养。元春擅长琴艺因“贤孝才德”成为了地位尊贵的皇家贵妃,待字闺中的三位小姐贾迎春擅棋,贾探春擅书法,贾惜春擅画。

贾府后代虽然都要读书 ,大观园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更是才华横溢满腹诗书的俏佳人。但只有贾探春的书法是高人一等的。可以说她是贾府中最优秀的书法家。贾元春归省庆元宵回宫之后,就让探春将省亲那日所有的题咏诗句抄写誊录,可见在贾府中探春是书法最好的,否则元春也不会将这个任务交给这个妹妹。

最懂女孩心的贾宝玉曾送给贾探春两件礼物,派丫鬟晴雯给探春送荔枝,还吩咐说要缠丝白玛瑙碟子配上鲜红欲滴的荔枝才好看,荔枝的红配上玛瑙的白。具有高审美鉴赏力的探春,一见喜欢的什么似的,叫连碟子也留下了。

另外就是颜真卿的墨宝,颜真卿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是“颜体”的创始人,他的墨迹有多珍贵有多难得不用说大家也知道,真真慕杀也喜欢书法的我。

贾府的富贵真的让常人无法想象,随便一个礼物都是价值连城的稀缺物,这件礼物对于喜欢书法的探春来说,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从字如其人角度来看,颜体的端庄雄伟气势遒劲,与精明能干敢说敢为有魄力的三小姐贾探春很是合拍,这件礼物不仅珍贵,更重要的是对探春的心思可以给她的书法带来极大的帮助。

贾探春住的秋爽斋,她的房间布局与贾宝玉的怡红院、林黛玉的潇湘馆都不同,其房间布局是开阔的,“三间房子并不曾隔断”,这一方面是探春性格豪放喜欢阔朗的原因,另一面也是为了方便自己练习书法。

她的房子中间伴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放着各种名人字帖和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西墙中间挂着米襄阳的烟雨图,左右是颜鲁公真迹: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这哪里是小姐的闺房,这就是让书法人艳羡的顶级书法工作室啊。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有幸被贾母留下畅游大观园,看到仙境一样的盛景,刘姥姥感叹大观园的风景比他们过年贴的年画还要好看,要是能画出来带回去也能让无福观览的乡下人看看,让他们也见识见识这人间仙境。、

贾母听了刘姥姥的话很是开心,又不无得意的拉着惜春说,我这小孙女就会画,吩咐惜春画好大观园送给刘姥姥,既能让人一睹大观园的壮观又能一展惜春的才华,从而引出了大观园中的画家四小姐贾惜春。

四小姐把画大观园当成了老祖宗交待的重要任务,认真的在大观园诗社请了半年的假,薛宝钗还帮她开了一份详细的绘画清单。

贾母的要求不光是要画大观园的美景,还着重提出了要把人物也画进去,惜春曾说过自己不擅长画人物,但老祖宗开了金口,惜春便只能想法设法攻克难关,应该是一边学习一边画,这样进度就很慢了。

转眼到了冬天,一场大雪把大观园装饰成琉璃世界粉装银砌,贾母兴致勃勃的和大观园众人赏雪景,姑娘们一色的大红猩猩毡或羽缎羽纱的斗篷,花容月貌在白雪红梅的映衬下真的是美不胜收,特别是薛宝琴披着光彩照人的凫靥裘站在山坡上,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着说这画面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艳雪图》。

这美好的画面,情趣高雅的 贾母想要定格永久保存下来,于是吩咐惜春要把薛宝琴去陇翠庵求梅花的场景照模照样一笔不错的都画下来,包括场景、凫靥裘、红梅、薛宝琴,还亲自带领众人到惜春住的暖香坞看看画到什么程度了。

惜春推脱说因天气寒冷胶性凝涩不润,画了恐不好看将画儿收了起来,贾母却很不满意,认为是惜春在偷懒,送给惜春一句:“我年下就要的。你别托懒儿,快拿出来给我快画。

惜春在绘画上是大观园翘楚,要应付刘姥姥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可是贾母的要求就高了,还有好多附加条件,惜春一定会精益求精不敢怠慢,可她这画却一直到前八十回都没有画完。

后来的大观园群芳流散都逃脱不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结局,在清明节远嫁的贾探春,悲哀的带着抄写的诗社众姐妹的诗作,踏上了凶多吉少的路途。贾惜春这位绣户侯门女,最后独卧青灯古佛旁,她那不知完成与否的手绘大观园记录了曾经的如梦繁华和大观园众女儿的美好人生片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