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高考开放式名句默写120题!可能考到!

 zengying23 2024-05-24 发布于四川
1
1.【2022新高考I卷】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示例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蜀道难》)
示例二: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
示例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示例四: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2022新高考II卷】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
示例一: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临安春雨初霁》)
示例二: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
示例三: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八首》)
3古代诗歌中往往用不同季节来表现时序更替、光阴流逝,如“                           ”。
示例一: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示例二: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示例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示例四:送了春归又送秋,人间随处寄悠悠
4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在宋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曾写过含有“心”字的诗词名句,比如苏轼 曾写过“此心安处是吾乡”,晏几道曾写过“借问芳心谁有”,李清照也曾写过“          ,           ”
示例一: 雁过也 正伤心  
示例一: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5大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古人常用它来表达思乡怀亲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示例二: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示例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示例四: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古诗词中常出现“梦”字,或营造一种梦幻瑰丽的意境,或给人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都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审美感受,比如“                   ”。
示例一: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示例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示例三: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示例四: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7古人常在诗词中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用来抒发物是人非、盛衰兴亡的感慨,如唐宋诗词中“                 ,                  ”。
示例一: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示例二: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示例三: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8愁思或愁绪,作为一种具有普遍人文意义的感觉或情绪,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往往难以表达,但是古代诗人、词人却借助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增强诗词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如“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示例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示例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眉”有各种样式。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画眉的至高境界,并非衬托眼睛,亦并非寻求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模样,而是传情达意。《全宋词》中“眉”字出现次数多达1509次。在你所掌握的唐宋诗词中,出现了“眉”字的句子有:                        。
示例一: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示例二: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示例三: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长恨歌》)
10“盈盈”一词有多种含义,有的修饰水,有的形容仪态,有的表现人的动作。古人常在诗词中用到这个词语,如“         ,              ”。
示例一: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示例二: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青玉案·元夕》)
示例三: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陌上桑》)
2
11.“秋风”是中国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唐宋诗词中含有“秋风”的句子有“                  ”。
示例一:.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秋思》)
示例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示例三: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军城早秋》)
12.猿的叫声凄厉、裒婉,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古诗文中猿的叫声常常与愁苦、悲伤有关,如“                              
示例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示例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示例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13古代常把出行的人或出征的士兵称为“征夫”“征人”,这种称呼,在古代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                 
示例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
示例二::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
示例三::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
14.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               ,                    ”。
示例一:.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示例二: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赠卫八处士》)
示例三: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滕王阁序》)
15“管弦”本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管乐和弦乐的统称,古代诗文中常以“管弦”代指音乐,例如“                              ”。
示例一:.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
示例二: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阿房宫赋》)
16“婚嫁”是传统社会中极其重要的活动,有完备的婚嫁习俗。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就有涉及婚嫁习俗的句子,如:“                             ”。
示例一: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氓》)
示例一: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洛神赋》)
17.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示例二: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示例三: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示例四: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18.樽”指酒杯,也写成“尊”,在古代诗文中多指代饮酒,并以此表达作者饮酒时的心情,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金樽清酒斗十千
示例二:一尊还酹江月
示例三:举匏樽以相属
19.小明想从所学的诗文中选取两句话集成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学习、做事贵在坚持,可选择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示例二: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示例三: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20.“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示例二: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示例三: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示例四: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特别推荐——可点击下载

1.最新作文课件下载:广州二模、深圳二模、广东省二模,还有最新作文文档

2.高一必修下第六单元课件下载:《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及作文课件

3.高二选必下册第三整单元课件下载!《陈情表》《项脊轩志》……《石钟山记》

4.课件下载丨2023感动中国人物、福建省高三二模(4.7)讲评课件、最新作文课件……

5.必修下第八单元精品课件下载!《谏太宗…》《答司马…》《阿房宫赋》《六国论》……

6.名师作文课件下载!高考议论文结构、广州一模作文、福建省质检作文……

7.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课件下载!丨《子路》《齐桓》《庖丁》《烛之武》《鸿门宴》

8.《热辣滚烫》“人生就要赢一次”等4个精品课件下载!+8个文档+视频

9.新年贺词、十大差错、董宇辉、人民日报系列……11个作文课件下载!(课件+资料)

10. 7个作文精品课件,10个作文文档,让你一次下个够!

3
21.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也是俯拾即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示例二: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示例三: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22.在表现怀人主题的古代诗歌中,诗人经常采用“对写”手法,从对方着笔,婉曲含蓄地表达情感,可谓“此处思念,彼处着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示例二: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示例三: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示例四: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示例五: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23.“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借指战士。在古诗词中,透过“铁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边塞将士不畏严寒、刻苦训练、奋勇杀敌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示例二: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示例三: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24. “角”是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军营常用吹角来发号施令。“角声”作为一个声音意象,常在唐诗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有“角声”这一意象。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25.“杜鹃”,又叫子规,相传为周朝末年蜀王杜宇死后所化。“杜鹃”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示例二: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26.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常作为具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中,“月”便是如此。诗人常借“月”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使其作品具有“言外之意”的美学旨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示例二: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示例三: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27.古诗词中有很多以“自”“空”营造意境氛围的,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示例二: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示例三: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示例四: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示例五: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示例六: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28. “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古人常借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余的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示例二: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示例三: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示例四: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示例五: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示例六: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示例七: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示例八: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29.古代衣服因为原料质地,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或“砧声”来表现妇人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征人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示例二: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30.古代常以“汗青”指书籍史册,在古诗中“汗青”一词多次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示例二:芳名垂汗青   千载永不灭
4
31.古代诗人常借香草寄托高洁的人格追求,屈原在《离骚》中写过这样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32.古人把柳絮称作杨花,纤细洁白、轻柔飘飞的杨花,常常成为迁客骚人寄托漂泊无依、离愁别恨的感情载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示例二: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33.古诗词中的“东风”一般指春风,这在古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就用“东风”来指春风。
示例一: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示例二: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4.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示例二: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示例三: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35.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唐宋诗词中表达舍身报国豪情壮志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示例二: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示例三: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36.古典诗词中常用“明月”这一意象或表达游子、征人的思乡之愁,或代指永恒的时空,或象征高洁的人格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示例二: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示例三: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示例四: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37.友情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话题之一,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友情多有赞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示例二: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示例三: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示例四: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8. 诗人常借“山”表达复杂心理,如唐代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示例二: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示例三: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示例四:相看两不厌 只(唯)有敬亭山
示例五: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39.“水”具有剪切不断、永不停息、无休无止等特点,在古代诗人笔下,“水”成了常见的喻愁对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千古佳句。
示例一: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示例二: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示例三: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40.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淡泊世事的承载,又是羁旅之愁的寄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示例二: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示例三: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示例四: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5
41.数字在诗歌中特别常见,请你从李白的诗中,找出任意两句(无需上下句对应,单独一句诗就可)带数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尔来四万八千岁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示例二: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42.古人常用“大雁”这一意象表达思念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一剪梅》)等诗句都是如此。
示例一:鸿雁长飞光不度   
示例二:雁字回时
43.文人常借“秋”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从而阐释“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示例二: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示例三: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
44. “月”这一物象,在文人笔下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古诗词中含有“月明”意象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示例一: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示例二: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示例三: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示例四: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45. “角”为古时军中用以传达命令的乐器,也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渐黄昏 清角吹寒
示例二: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示例三: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示例四: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46.“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平时栖隐在深渊之中,能腾云驾雾,兴风化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蛟的身影,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示例二: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示例三:腾蛟起凤 孟学士之词
47.古诗词中常常用头发斑白表达诗人愁苦,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示例二: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48.烽火,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诗词中常用“烽火”指代战争,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烽火扬州路   
示例二:烽火连三月   
示例三:烽火照西京
49.蝴蝶(也作“胡蝶”)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它种类繁多,色彩鲜艳,姿态轻盈,因而受到古代文人的喜爱,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示例二: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示例三: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长蝴蝶飞
50.“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诗人常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感叹人生。唐代诗人李白就写过很多这样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示例二: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示例三: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6
51.“春社”是古人春天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日子。“春社”作为一个传统民俗节日,经常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示例二:开岁才几时 春社忽已及   
示例三:前时春社毕 今日燕来飞
52.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因而“山河”一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示例二: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示例三: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示例四:誉将星月同时朽 身应山河满数生
示例五:世路山河险 君门烟雾深  
53.“管弦”本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管乐和弦乐的统称,古代诗文中常以“管弦”代指音乐来抒发情感,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示例二: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示例三:老去无心听管弦 病来杯酒不相便
54.“浊酒”,因其酒色浑浊,质量一般,诗人常用它来表达自己生活上的艰辛或心中的愁苦,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55.莲花,具有高尚、正直,廉洁的君子之风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诗文中对莲花多有赞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二:看取莲花净 应知不染心
示例三: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
示例四: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56.“雁”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別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唐代诗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示例二: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示例三: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示例四: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示例五: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示例六: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示例七: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57.古人常常借草木的兴衰比喻人事变化或者寄托思想感情,这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示例二: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示例三: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示例四: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示例五: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58.“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光的流逝总能让我们产生只争朝夕的劲头。古诗文中表达这种感慨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示例二:白日何短短 百年苦易满  
示例三: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59.管乐器和弦乐器是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中常提及古代的弦乐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示例二: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示例三:丝桐合为琴 中有太古声
60.孟郊在《登科后》中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不仅是汉唐的都城,而且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诗词中提到“长安”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示例二:长安陌上无穷树 唯有垂杨绾别离
示例三:秋风生渭水 落叶满长安
7
61.“莲”自古以来便因其清姿素容、淡淡清香、千姿百态而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在古诗词中描写莲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示例二: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示例三: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62.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常作为含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词中,“秋”便是如此。诗人常借“秋”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阐释“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示例二: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示例三: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63.色彩是美好生活的反映,“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对色彩的描写来展示美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示例二:红树青山日欲斜 长郊草色绿无涯
示例三: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64.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其中“翼轸”是星宿名。古诗词中常以星宿名入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示例二: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示例三:面有逸景之速 别有参商之阔
65.善用修辞来描写事物是古诗词的一大特点,与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杜康”运用同一修辞手法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示例二: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示例三: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66.“扁舟”作为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更是追求自由、失意隐居的媒介,它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示例二:武陵溪口驻扁舟 溪水随君向北流
示例三: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67.“丝竹”是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古人喜欢音乐,常以“丝竹”入诗,借其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请写出包含这一意象的唐代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示例二:缓歌慢舞凝丝竹 尽日君王看不足
示例三:丝竹发歌响 假器扬清音
68.辛弃疾常使用大量的军事化意象,让充斥女性柔婉之美的宋词有了昂扬的血性之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示例二:燕兵夜娖银胡觮 汉箭朝飞金仆姑
示例三:举头西北浮云 倚天万里须长剑
69.花朝节又称“花神节”,古代诗人常用花朝来表现百花盛开的春晨或好春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示例二:春和民气乐 几日是花朝
示例三:茶全烹谷雨 春半及花朝
70.鸥鸟,在古人笔下常常出现在环境清幽的地方,作为水边隐士的伴侣。如古诗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九: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示例一: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示例二:自去自来堂(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示例三:明朝拂衣去 永与海鸥群
8
71.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示例一: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示例二: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示例三: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72.峨眉山位于四川,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李白曾移居四川,很熟悉峨眉山,他的诗文中多有“峨眉”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等,不胜枚举。
示例一: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示例二:蜀国多仙山 峨眉邈难匹
示例三: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73.相比现代人,古人对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示例二: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示例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杜甫《赠卫八处士》
示例四:万里秋风吹鬓发,百年世事叹头颅。——陆游《衰病》
74.古代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借以吟咏情性,舒展身心,发散出一种高度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感。这些借景抒情的诗篇常常借用“松”这个意象,如“_______ ,________ ”。
示例一: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示例二: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
75.“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示例二: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76.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其音凄切,在诗歌中具有悲凉的象征意蕴,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一: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示例二: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77.古代很多节日记录着先民们的农事劳动生活,如社日,社日有春社和秋社。“社”这个词语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
示例二: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
示例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王驾)
示例四:柘柳阴浓春社罢,牛羊日夕牧童来(张素))
78.“桑”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它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古老农作物,也可借指农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示例二:巧笑东邻女伴 采桑径里逢迎
79在古典诗词中,中国文人多用“扁舟”或“舟”的意象来承载自己向往自由、渴望回归自然、淡泊世事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示例二: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80.古代的文人墨客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咏愁叹怨之情。他们或以实物喻愁,或借愁绪凭空发愁。请写出包含“愁”字的古诗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示例二: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9
81.“清风”拂面,撩动古人的心弦,又化作佳句融入古代的诗文,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示例二: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苏轼《赤壁赋》)
示例三: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示例四:薄帷鉴明月 清风吹我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83.古诗中的“东风”一般指春风,也用来比喻有利的时机或条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示例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示例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示例四: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示例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4“江”与“月”历来被文人钟爱,在古诗词中往往并存,描写着一幅幅雄浑壮美、孤独寂寥、闲适清雅的画面,如“江月年年望相似”,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示例二: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85.古代诗人认为得到江河山川的帮助,视野会更加开阔,诗歌也会更有品味。“江山”作为一个富有审美意味的词语,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示例二: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示例三: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示例四: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86.  缤纷的落花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飘零的落花中,或弥漫着春光流逝的伤感,或寄寓着青春不再的失落,或抒发了美人迟暮的感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示例二: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示例三: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示例四: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87.“落日”这一物象常出现于古诗当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就有“_____________”,其他诗人也有诗句“_____________”,渲染了环境的氛围,营造了独特的意境。
长烟落日孤城闭
示例:长河落日圆
天长落日远
两竿落日溪桥上
8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此之后,古典诗词常以“水”这一抒情意蕴来比喻时光流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示例二: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示例三: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示例四:浮云一别后 流水十年间
89.古人认为猿猴极具灵性。猿类的叫声,常被诗人在诗词中借用,抒发作者悲伤的情感,比如唐人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示例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示例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90.“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后演变为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一词也常被写进很多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
示例二: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示例三: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示例四: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0
91.古典诗词中常用“流水”这一意象比喻时光的流逝,或指代知音,或表达不尽的愁情,或以景衬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或“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示例二: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示例三:钟期既遇 奏流水以何惭
示例四: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92.樽”指酒杯,也写成“尊”,在古代诗文中多指代饮酒,并以此表达作者饮酒时的心情,比如“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示例一:金樽清酒斗十千    
示例二:一尊还酹江月     
93.羌笛是古代出自西部的一种乐器,它发出的声音凄切哀婉,象征凄婉的思念之情。唐代的边塞诗人常用它来表达征夫对家乡的思念,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示例二: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示例三: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高适《塞上听吹笛》)
94汉朝将军窦宪大败单于军队,于是在燕然山刻石宣扬大汉威德,并让班固作文记之。自此,“燕然”在古代边塞诗中就多次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示例二: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示例三:渺渺平沙几千里 天风吹暗燕然山
95.古诗词中有很多以“自”或“空”修饰意象,营造意境氛围,表达诗人因自身境遇或家国命运而生发的孤寂、无奈或感伤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清角吹寒 都空城
示例二: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96古诗词中常常用头发斑白表现诗人的愁苦,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示例二: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示例三: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示例四: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97.黄鹂俗称黄莺,常常被赋予美好欢快的象征意义,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示例一:两个黄鹂鸣翠柳  自在娇莺恰恰啼
示例二:隔叶黄鹂空好音
示例三:几处早莺争暖树
示例四:千里莺啼绿映红
示例五:阴阴夏木啭黄鹂
98美学家朱光潜说,“杏花”能够让人想到“秀丽”“神韵”等词,是一个意蕴丰富的美学意象。“杏花”一词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示例二: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示例三: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99古诗词中,作者往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来寄寓情感。其中,三国人物故事就经常被引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示例二: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示例三: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示例四: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100.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可用来代指战士,在描写边塞战事的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示例二: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示例三: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11
101.古人常用骏马寄托作者的情怀,唐诗宋词中常常闪现骏马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金戈铁马 气吞马里如虎
示例二: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示例三: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102.“暗香”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时指淡淡的花香,有时指女子散发的清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示例二: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云月黄昏
示例三: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103古人在诗歌中常用“鸥”这一意象表达闲居之意和漂泊之感,唐宋诗词中不乏这样的诗句,“     。”
示例一: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示例二: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示例三: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示例四: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示例五: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杜甫《去蜀》);
示例六:沙帽随鸥鸟,扁舟系此亭(杜甫《泊松滋江亭》)。
104流水以其连绵不断,奔腾不息的特点,往往成为古诗词中表达无尽愁苦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
示例一: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示例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05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感慨于人生悲欢离合,故而含有“人生”二字的古诗词名句也屡见不鲜,比如“______,_______”。
示例一: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示例二: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示例三: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示例四: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示例五: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符合题意即可)
106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因而“山河”一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示例二: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示例三: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示例四:誉将星月同时朽;身应山河满数生
示例五: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107娉婷高洁的“芙蓉”往往被文人骚客运用于诗歌中,其中最能引起你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
示例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
示例三: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苏幕遮·燎沉香》)
108自然界大雁的南来北往会引发古人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示例二: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示例三: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示例四: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109“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示例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示例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示例四: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10.“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光的流逝总能让我们产生只争朝夕的劲头。古诗文中表达这种感慨的诗句有:“        ,       ”。
示例一: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示例二:白日何短短 百年苦易满  
示例三: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12
111.孟郊在《登科后》中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不仅是汉唐的都城,而且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诗词中提到“长安”的诗句有:“        ,       ”
示例一: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示例二:长安陌上无穷树 唯有垂杨绾别离
示例三:秋风生渭水 落叶满长安
112.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常作为含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词中,“秋”便是如此。诗人常借“秋”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阐释“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如“       ,        ”
示例一: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示例二: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示例三: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113.色彩是美好生活的反映,“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对色彩的描写来展示美感,如“,       ”。
示例一: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示例二:红树青山日欲斜 长郊草色绿无涯
示例三: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114.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其中“翼轸”是星宿名。古诗词中常以星宿名入诗,如“        ,       ”。
示例一: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示例二: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示例三:面有逸景之速 别有参商之阔
115.善用修辞来描写事物是古诗词的一大特点,与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杜康”运用同一修辞手法的诗句有:“        ,       ”。
示例一: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示例二: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示例三: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116.“丝竹”是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古人喜欢音乐,常以“丝竹”入诗,借其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请写出包含这一意象的唐代诗句,如“       ,          ”
示例一: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示例二:缓歌慢舞凝丝竹 尽日君王看不足
示例三:丝竹发歌响 假器扬清音
117.辛弃疾常使用大量的军事化意象,让充斥女性柔婉之美的宋词有了昂扬的血性之美,如“        ,       ”。
示例一: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示例二:燕兵夜娖银胡觮 汉箭朝飞金仆姑
示例三:举头西北浮云 倚天万里须长剑
118.花朝节又称“花神节”,古代诗人常用花朝来表现百花盛开的春晨或好春光,如“         ,        ”。
示例一: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示例二:春和民气乐 几日是花朝 
示例三:茶全烹谷雨 春半及花朝
119古代的诗人受到《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启发,创造出“落木”一词,以指代落叶。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20古代衣服因为原料质地,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或“砧声”来表现妇人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征人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       ,        ”
示例一: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示例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