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的佛道场所及功能

 三春去后读红楼 2024-05-24 发布于北京

01

红楼梦中佛道二教场所不少,以庵、庙、寺、观、祠为名且与故事情节有直接关系的计有二十处。

以“庵”为名的计有五处,分别是水月庵(即馒头庵)、地藏庵、善才庵、水仙庵和达摩庵。

以“观”为名的计有三处,分别是清虚观、玄真观和梅花观。

以“庙”为名的计有七处,分别是葫芦庙、岳神庙、玉皇庙、瘟神庙(祠)、阎王庙、姑子庙和天齐庙。

以“寺”为名有五处,分别是蟠香寺、智通寺、铁槛寺、蒲东寺、一乘寺。

02

上述场所中,“庙”这一类数量最多,情况也最复杂。

岳神庙仅在脂批中出现,因其重要性列入。按红楼梦故事推断,岳神庙并非祭祀岳飞的庙,当为东岳神庙,即第八十回出现的天齐庙。

瘟神庙为刘姥姥故事中所述,并无名字;而姑子庙则是凤姐赚尤二姐入贾府时所述,度其意不是一个庙的具体名称,同样因其重要性而列入。

除此之外,小说中常用庙泛指各种宗教场所,比如清虚观一回,贾母等人入观后,多以庙称清虚观。

“寺”中的一乘寺为黛玉所引张僧繇画画的故事而出,与凹晶馆之名来历相关,故列入。

03

除上述二十处场所,尚有另外几处场所或以寺为名的地方出现,但因各种原因不计入。

其中,栊翠寺由妙玉在凹晶馆联诗句中化用出现,即栊翠庵,故不单计,并入栊翠庵中。

以“庵”字命名的地方还有一处芦雪庵,现有版本中分别有“广”“庵”“庐”“亭”四种异文。据其意,此庵不具佛教之义,只是大观园中的一处草屋,亦不列入。

另有贾府众人赴老太妃丧事借住的某大官家庙,因其无名且似与故事无直接关系,不列入。

另有小说中提及的孔子庙、诸葛祠,以及泛泛而指的若干无名庙宇道观,也不再计入。

兰台寺、光禄寺两处,以朝廷机构出现,并非佛道二教场所,亦不计。

04

上述场所,按照其功能分区分,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与小说主旨紧密相关,贯穿小说故事始终,是理解小说的一条重要线索。

这类场所主要有葫芦庙、水月庵、铁槛寺、清虚观。

“葫芦庙”实为“葫芦提”,有糊涂之意。此为其第一功能。它指贾雨村枉法乱判葫芦案,掩盖薛蟠强抢民女夺杀人命之事。

其第二个功能,则为提点红楼梦整个故事,作者将现实所影射之事通过“葫芦提”手法杂糅进小说,使整部红楼梦成为云山雾罩的故事,使贾府变成“葫芦庙”。

其第三个功能则是影射。“葫芦”是“胡虏”的谐音,无论贾雨村还是门子均出自葫芦庙,贾雨村之所以将门子发配的原因是担心门子说出自己“贫贱时的事”,即指贾雨村贫贱时即与胡虏所勾搭。

这个影射的功能与芳官取名耶律雄奴及扮作土番遥相呼应。

05

水月庵的名字原本常见,无论是古代文学作品还是历史现实中,因其佛教含义和其表面意思之阴柔,许多以比丘尼为主的寺庙取名水月庵。

水月指“水中月”,因其即实即虚的特征,佛教中常将其与“镜中花”共同指代“空中有色”“色中有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水月观音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相之一。

红楼梦作者借用水月庵,将贾府繁华一时、终归虚空的衰亡历程,高度凝结到这个佛教术语中,并与癞僧跛道二者形象高度统一,从而构建起一个宏大的文学主题。

与此相一致的是,作为贾府家庙的铁槛寺,以“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寓意,与作为公众场所被浑称为“馒头庵”的水月庵共同构建了红楼梦双璧的文学形象。

清虚观的含义与上述两处场所相近,不再赘述。

06

第二类是某一重要事件的组成部分,与该事件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

这类场所有智通寺、岳神庙、蟠香寺、瘟神庙、水仙庵等。

智通寺是贾雨村郊游时遇到的,短短一百多字,为红楼梦故事埋下一个重要的伏笔。

这个场景首先寓意贾雨村贪得无厌、最终因不缩手而终于身陷囹圄,但其背后影射的则是导致贾府衰败的两类根源。

以贾赦、邢夫人为代表的只管趴在贾府身上吸血、敛财无度,不顾他人死活、也不管自己身后世的人,为贾府埋下了无穷的祸患。孙绍祖就是一个影子。

而以贾敬、贾珍为代表只管奢靡享受、高乐不了,不为贾府所谋的贾府掌权者,导致贾府内部腐朽、后继无人。

在这个意义上,智通寺也可归于第一类。水月庵的老尼叫智通,也能够印证这一点。

07

岳神庙是贾芸、小红后期表现的一个重要场景,惜乎见不到原文。

但从天齐庙中的王一贴所讲的疗妒方来看,纵有东岳大帝庇佑,有贾芸小红的忠心,贾府的倾颓也无法挽回。

蟠香寺则是妙玉起家之地,玄墓蟠香寺与妙玉、栊翠庵构成一个整体,传递贾府所影射的历史现实。

瘟神庙、水仙庵则分别用瘟神、洛神两个形象,通过茗玉小姐、金钏儿,与宝玉的两次祭奠分别描写了贾府面临的危机和曾经的辉煌。

08

第三类场所与小说故事不发生直接联系,而是通过这些场所间接地烘托小说主题。

这类场所有玄真观、梅花观、蒲东寺等。

玄真观是贾敬在城外修仙之所,贾敬最终也死于玄真观。它的主要作用仅仅是刻画贾敬这个人醉心问道、不务正业。

这个庙观对于红楼梦故事主题并无什么直接关联,它也可以叫龙虎观、白云观,只要是道教场所就可以。

而梅花观、蒲东寺则是宝琴十首怀古诗中的两处地名,以宝琴的吟咏将它们与红楼梦故事联系在一起。

对于梅花观而言,因其与梅花在红楼梦中的寓意,较蒲东寺更多了一层联系。

09

第四类场所,则仅仅为刻画某人某事而融入小说描写中,与红楼梦主题无涉。

这类场所有善才庵、地藏庵、达摩庵、阎王庙、姑子庙等。

善才庵谐音“善财”,主要刻画净虚这个女尼贪婪之真相。

地藏庵、达摩庵,以及阎王庙、姑子庙就只是一个地名或一类场所的代表,特别是姑子庙,在王夫人有向佛之心的影响下,贾府众人也多与这类败家坏事之人有所接触。

其中地藏庵与贾府的关系不浅,其主持圆心与净虚一样,常年与贾府保持交往,成为附在贾府肌体上的吸血鬼。

圆心甚至在最后也露出了她贪婪和无情的一面,将蕊官、藕官从王夫人手中抢到手,甚至比水月庵还多抢了一个人。

10

红楼梦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佛教、道教场所,是作者宏大构思的重要体现。

红楼梦开篇便在楔子中叙及空空道人与石头对话,更以其因读红楼梦而“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易名为情僧,最终由道入佛。

及甄士隐梦入太虚幻境,又现癞僧跛道二人,在故事之前先点明佛道二途接引之意。

太虚幻境的设计,则对小说大量运用佛道二教元素归一点,即无事皆空。

这是红楼梦小说在悼明之亡大主题下流露出的无奈和极度消极心态体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