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不厌诈:不要蠢猪式仁义

 教育专家谈教育 2024-05-24 发布于浙江


陶华坤


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战争胜负取决于战前妙算,战争中军事实力的运用不过“奇”“正”两种,而奇正的组合变化,永远无穷无尽
一、知胜之道:兵者诡道也

战争的重要性,决定着国家生死,人民生死,不能草率做决定。用兵之道本来就是千变万化,如何能出奇制胜才是关键,避其锋芒攻其软肋,这便是获胜之道。
1.诡道之道,就是变通性。
诡道不是骗,而是变,营造有利于自己的优势,所采取的各种方法之变。兵以诈立,用兵是凭借诡诈出奇兵而获胜,根据是否有利于获胜决定行动。兵不厌诈,其诈多变。按照战场形势需要,是先发制人,还是以逸待劳。胜利可以创造,三军夺气,将军夺心。敌人虽然兵多,应使其无法有效地参加战斗。胜利的军队先有胜利把握,然后才同敌人交战。上兵伐谋,其下攻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兵无常势,用兵如神。
《孙子兵法》中说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者胜;知道根据敌我双方兵力多少采取对策者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者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者胜;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君主不乱加干预者胜。善战者,修明政治并保持法度,所以能够掌握胜败主动权。
3.《孙子兵法》经典思维
兵者,诡道也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层面的谋略;战争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建设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何为先胜?先胜即心胜。真正高明的兵法,是提前锁定胜局,然后才上战场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要谋求的就是往势上打,提升势能。用兵是一种诡诈行为事情如果没发起就一定要保密。
二、兵不厌诈不要蠢猪式仁义
战争中总是充满诡诈谋略。诈术运用得好,往往能够更快更容易地取得胜利。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想打;要向近处,装作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作要向近处。养精蓄锐,图谋发展。
1.人的行为和思想是其生活时代的反映。
明君和贤将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众人,就在于能预先掌握敌情。真正懂得用兵之道、深知用兵利害的将帅,掌握着民众生死,主宰着国家安危。指导战争的关键,在于谨慎地观察敌人的战略意图,集中兵力攻敌一部,千里奔袭,斩杀敌将,巧妙用兵,克敌制胜。

 2.毛泽东评价宋襄公是“蠢猪式的仁义”
楚国入侵宋国,宋襄公亲自指挥作战。两军隔河相对,宋军后撤布阵,楚军渡河来战。当宋军列阵完毕,楚军还在渡河,宋军司马公孙固建议趁机攻击楚军,被宋襄公拒绝。等到楚军渡河完毕,还在匆忙布阵,公孙固再次建议趁乱发起攻击,宋襄公再次拒绝。再等到楚军布阵完毕,双方交锋,战力强大的楚军大获全胜,宋襄公中箭,狼狈逃回。善战者求之于势,齐兵是无形的,要有前瞻性思维,才能未雨绸缪。宋襄公的战争思想,被后人嘲笑2000多年。
3.孙子兵法思想精要
孙子兵法是讲以强胜弱,打得赢,也要算代价战争代价极大。不要光想着战胜,要算账,值不值得。汉武帝一生开疆拓土,武功赫赫,结果呢?中国从政府到民间,全部破产,国家差点都给他搞亡国了,晚年迫于巨大政治压力,下轮台罪己诏,批评自己“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胜利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平定
三、以齐制胜:不战而屈人之兵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关于诡诈的分析:在优越的民众条件具备,足以封锁消息时,采用各种欺骗敌人的方法,常能有效地陷敌于判断错误和行动错误的苦境,因而丧失其优势和主动。兵不厌诈,就是指的这件事情。
1.搞清楚你要的是什么?
《孙子兵法》理念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战胜敌人的计策是无法预先讲清楚的,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打破平衡才能出战,这叫先胜。一场战役,其实真正到拿枪上去干,就那么一会,都是在准备,筹划,等待。懂得等待是战斗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创造条件诱敌,伺机取胜。
孙子告诫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首先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在等待战胜对手的机会。用兵之理贵在神速,乘敌措手不及时,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全面胜利。打仗就是要抓重要矛盾,只要歼灭敌人的主要力量就抓住战争胜负的关键。
3.军事家是国家柱石、民族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精神财富!
通过敌我双方“道、天、地、将、法”等方面分析比较,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上等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城池。善用兵者,不通过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攻城就使敌投降,摧毁敌不需长期作战,用“全胜”策略争胜于天下。诡是千变万化,出其不意。道是途径,引申为方法与计谋。打仗是零博弈,诡道就是诡道,以得胜利为目的与道德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