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乾州蕞娃:温故知新,常思常想——观史世勋长卷《东关集日》和高恺雕塑艺术有感

 W行走在人世间 2024-05-24 发布于陕西

【前言】温故知新,常思常想,这是我聆听史世勋老先生长卷《东关集日》,参观高恺兄雕塑后的最直接最客观的认识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温故知新,常思常想

——观史世勋长卷《东关集日》和高恺雕塑艺术有感

三不先生

最近,单位工作比较忙,自己也有点懒散,所以微信公众号更新得比较少了。唯一不解的是,关注微信公众号的人数并未因此受到影响,相反还稍有上涨。

这不仅没有让我感到一丝欣慰,反而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因为我不想让关注微信公众号的人失望。这不,为了报答大家的知遇之恩,赶紧利用周末攒一篇文章,把我前段时间参加活动时再次倾听史世勋老先生介绍他的长卷《东关集日》的情景,以及活动结束后去乾县文化馆参观高恺兄雕塑展厅的感受记录下来。

这件事,已经搁了很长时间了,不能再放了。最关键的是,我确实有很多话要和大家说。在动笔写文章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起个什么题目。毕竟“文好题一半”,一篇文章要想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必须选一个好的题目。尽管我一直想起一个 “一鸣惊人”的题目,但苦于自己胸无点墨,折腾了半天,最后只能弄这样一个题目。

啰里啰嗦,说了半天,还没有进入正题,再不入正题,就该讨人嫌了。

那日在县图书馆,史世勋老先生再次向大家介绍了他创作《东关集日》的情景。按照老人的介绍,我们知道长卷中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卷首那个卖菜的是大亓父村的刘二老汉。铁匠是东街村的牛氏弟兄二人,他们是从河南逃难过来的,乾县的铁头锨就是他两个这里兴起的。铁匠铺的掌柜张中山(音同)在县城里名气很大,这个人喜欢丢方,所以在店铺门口摆了个摊子,经常有人在这里丢方。打胡基的人、拾粪的娃,都有一定的故事。豆腐脑担子是东门口张大(读作duo)的。图中对火的两个人闹起了口角,因为借火的人把自己的烟锅放在了人家的上边,让对方不高兴了。外地来乾县买牲口的人非常多,所以《东关集日》中的牲口市场非常大,客商很多。卖馍的姓宋,也是史老先生熟悉的人。修补理轮胎的姓景。卖乾州锅盔、卖甑糕的、买醪糟的,都各有来头。卖烧鸡的姓樊。图中的两辆汽车分别是嘎斯车和美国的大道机(音同)。图中一个人拉几头牲口的是专门帮人赶牲口的,要送到咸阳火车站。卖羊肉的姓杨,买扯面的姓陈。看看骆驼身上驮的东西就知道客商是南下的,还是北上的。南下的骆驼身上驮的东西是毯子和皮货,北上时驼的是茶叶和丝绸布匹……

老人的介绍,让我感动不已。一个年过古稀之人,不辞辛苦,花费数年时间,画成长卷《东关集日》《乾州州衙前》《老高庙》《东大街纪事》,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留住乡愁。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有了这种纯粹的感情,我们有什么事是干不成的!

离开图书馆,我和高恺兄来到了文化馆参观了他的工作室和雕塑作品陈列室。在这里,我看到了他的部分雕塑作品:弥勒佛、狮子、佛像、范紫东头像、法老、大渡河、秋思、秦始皇等。通过这些作品,我了解到高恺兄的雕塑审美观,那是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一个女版的思考者,也许是为情所伤,所以她依靠在河边暗自伤神。,由不同形象的书组成,顶部的是书,一层一层摞起来的也是书,从侧面看又是一本大书。秦始皇,将秦始皇的头像和长城、咸阳城结合起来,象征着嬴政高高在上俯视六国……

关于十二生肖,他有好几组不同的表现形式。有全身的,有半身的。在展室,我看到两组,一种是夸张变形的,一种是仿乾陵翁仲的。还有一组,高恺兄给我发过来图片,是他创作塑形的,饰以凤翔彩绘,看起来很好看。
大渡河
法老
十二生肖(仿乾陵翁仲)
高恺兄在介绍展室中作品的时候,总是强调:有想法的东西总是耐看的。带着这种念头,我又一次审视了高恺兄的作品。在我的眼前浮现出高恺兄创作这些作品的情景……

温故知新,常思常想,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相关资料分享:

【随笔】乾州蕞娃:君问乡愁何所拟,恰似老城虎威余韵长——观史世勋《老城虎威》有感

【随笔】乾州蕞娃:时光雕刻者,民俗记录者——观史世勋老先生民俗画创作有感

【随笔】乾州蕞娃:高恺和他固化的诗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