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潘渭春故里,伤潘氏不知潘渭春

 夏天杂志 2024-05-24 发布于福建

      2024年5月24日上午,笔者应枫亭友人之邀,准备驱车至枫亭品茶,因道经晚清廉官潘渭春故里,遂顺路进村参考潘渭春故居,稍解笔者仰慕之意。不料,当笔者接连看过潘氏祠堂中的《硕德流芳》碑与长安村史馆《潘渭春简历》之后,大为震惊,堂堂名门之后,竟然不知自家先祖之事迹,以致于刻碑、制板,皆有错谬,贻笑大方,诚可悲也。

      无须讳言,不管是潘氏祠堂中的《硕德流芳》碑,还是长安村史馆《潘渭春简历》,它们都是一个版本,皆落款署为“凤山荥阳潘氏族人裔孙谨立”“公元二OO九年十二月”字样。因此,它们的错谬基本一致,都将潘渭春的卒年弄错了。既潘渭春是生于清嘉庆元年(丙辰岁,1796年),享年73岁,理应是同治七年(1868年)逝世,又怎么会提前至同治三年(1864年)病故的呢?何况其病故时间是“戌”时,何来“戍”时之说呢?

      后来,笔者在前往枫亭的途中仔细寻思了一番。这潘渭春是进士出身,晚清廉官,又是湖宅刘章天的师长,不料,在清代仙游籍进士屈指可数的情况下,潘渭春的声名并不显赫;在郊尾古代名贤并不多的情况下,潘渭春的声名略逊于刘章天,究其原因,实在是没有人会精彩讲述潘渭春故事也。连其后裔都讲不好潘渭春事迹,遑论邑人、旁人了。因此,笔者在想,潘渭春自清同治七年(1868年)谢世至今,不过区区157年而已,时间既不久远,事迹应该可以追溯。而今,临近潘渭春(1796-1868年)诞辰230年,不知可有潘氏子孙愿意讲好潘渭春故事呢?

附:潘渭春简介

      潘渭春(1796-1868年),字宇德,号璜浦,仙游县香田里三十坵(今郊尾镇长安村)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举人,二十四年(1844年)进士。初授印江知县历官荔波、铜仁等县知县,后又转任贵阳府、漳州府等府学教授。在漳州府学任职时,兼理左堂,鉴院丹芝书院,且带头倡修府学明伦堂。同治七年(1868年)六月十六日戌时,与世长辞,葬于枫亭汀墘烛台山麓,同科进士林锡赓为其撰写墓志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