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书者,既知用笔之诀,尤须博观古帖!书法千字文汇集六二

 天然書院鍾道庸 2024-05-25 发布于湖北

学书者,既知用笔之诀,尤须博观古帖,于结构布置,行间疏密,照应起伏,正变巧拙,无不默识于心,务使下笔之际,无一点一画,不自法帖中来,然后能成家数。

以上是清朝的冯武在《书法正转》中的论述。

这段论述的意思是:

学习书法的人,既然已经知道了用笔的诀窍,那就更加需要去广博地学习古代的法帖。

对于笔画结构的布置安排,字里行间的疏密距离,字与字之间的相互照应和起伏波动,以及常规和变化,巧妙和质朴的书写状态,没有不默默地熟知并记在心里的。务必在下笔的时候,一点一画没有不是从古代的法帖中得来的,然后在书法上你才能够自成一家。

冯武的这段论述,说的是很有道理,但是也很容易被人误解。尤其是他说一点一画都要从古法帖当中来,这种说法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学书法,死学古法帖不知变通。

实际上书法理论往往讲的是一个大概,对于具体的学习阶段没有明确揭示,所以容易引起误解。

在这里我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下。学习古法帖的几个步骤:

一般可以分为五步:学、知、会、化、用。

第一,学:

就是死学。古人怎么写的,我就去模仿。在模仿中去揣摩古人的用笔方法,书写状态。

第二,知:

把公认的古法帖,以及你自己喜欢的帖子都学了一遍或者是好几遍,你对书法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知。

第三:会:

学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用笔,会结字了,但这还不完全是你自己的东西,而是你大脑当中对古法帖的记忆在书写当中重现而已。

第四,化:

你对古法帖的认知和感受都变成你自己的东西,就像吃了饭菜,消化了以后长成自己的肉,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了。

第五:用。

你已经完全摆脱了对古法帖的模仿,不受任何约束,真实自然地去书写。

虽然从源头上来说,你的一点一画都来自于古法帖,但是你写出来的字在形态上却并不和古法帖一样,你写的是你自己,有了自己独特的风貌,这才能叫做自成一家。

本期共汇集《钟王书法》续真书千字文共三十一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