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张海兵 || 总有一些莫名的感动

 潇湘原创之家 2024-05-25 发布于湖南


总有一些莫名的感动

作者:张海兵

最近出版了一本《沿着河流向前走》的散文集子,记载的都是我经历的领导、朋友、同事和身边触动我的事情。

集子出版后我便想赠送给他们作为一种感谢。不管写作水平如何,内心感恩、感激的心情是淳朴、诚挚的。

第一批集子邮寄给了题写书名、作序、曾一起共事现调任外地任职的省、市领导与关系要好的朋友。

不管是领导还是朋友当他们收到集子后或拍照说明收到集子,或留言给予肯定,特别是对我的一些疏忽也给予海涵。

给我集子作序的原湖南教育报刊社刘总编辑,书是寄给他的一个亲戚彭姓代收。回家梳理一天邮寄的事情,怀疑内页签名写错了姓,于是立马找出投递单子校对,果不其然内页签名写成收件人的姓。

我与刘总编辑以前素不相识,是他给我们讲了一堂写作课才结下友谊。身为同好,他爽快答应帮我作序。

刘总编辑对我的了解全凭看了以前出版的两本集子。他写的序看似简单,提炼了我的生平与努力。他文化内涵的深厚一下子让集子增色不少,也让我更加有了出版的自信。

可对于这么重要一个人物,我却连内页签名都写错。顿感愧疚不安,别人或许认为是一件小事,我认为是对写序人的不尊重。

当即给刘总编辑发信息:今天寄书较多,匆忙之中写错内页,特此致歉,再重寄一本。刘总编辑立马回了一个笑脸与握手的图片,算是原谅我的马虎。次日上班,我便重寄了一本集子。

第二批我赠送了省、市、县作协群里那些关注我写作或让我钦佩的作家。其实对于赠书一事我内心有点发虚,他们的文笔都很好,看我的集子就如同小学生作文,天真幼稚。在内心的驱使下,我还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通过赠送集子,我找到了一个时常关注我文章的人。她说喜欢我文章的风格,情感单纯、质朴,容易打动人心。阅读完了一定要写一篇关于我和书籍结合的文章。感动之余一番规劝,盛情在心,不可劳神费力,我是不可著作之人。

师傅是我的引航人,一直关注着我的写作之路。他说阅读完集子写一篇评论。我知道师傅的用意,他是想宣传我的作品,鼓励我走好自己的路。

第三批赠送了县内曾经帮助和关注我的领导、同事、朋友。5月21日参加县实验小学120周年校庆时,在学校遇上了县医疗保障局局长,我们曾经是同事,他对我的过往了如指掌,曾在我情绪极端低落时引导过我。

他一直关注着我的写作,读我第二本文集时就发来信息:“这是你工作与生活的沉淀,有得有失,总结得很好,特别是看到你性格的改变,我们都放心了。”

当他看到第三本集子,十分开心:“你坚持写作不容易,能把每一时段的人和事记下来用了心,我们都要向你学习。”

校庆活动结束后返回单位,途经县城管局。我想到了一位2001年相识的朋友,联系后他约我上去坐坐。见到我甚是热情,起身泡茶,询问工作情况。我赠送集子给他,他要求我签名,说这样更有收藏价值。

我对他说:“我一生虽然简单,但是处处能遇到贵人,做事情都很顺利。”

“这一切与老兄哥的人品有关,是你自己做得好,才有这么多人支持你,帮助你。”身为领导的他依然那么谦和。

5月22日上午,在向单位局长室赠送集子时,局党组书记、局长十分重视,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交流20多分钟关于创作、家庭教育的一些事情,肯定了我的开朗、阳光。

我实事求是地说了自己有过三四年的自卑时间,后因写作才改变性格。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与领导相处时间最长,最放松、最惬意的一次,皆因写作而得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