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岳为何比不过白崇禧?这两次失误是主因,导致他为此恼恨了一生

 静者为王的江湖 2024-05-24 发布于河北

薛岳和白崇禧,是很值得研究的两位。盖因不仅都资历深、能打,还彼此看不上。以至于薛岳晚年时,还对白崇禧是一副“永不放过”的架势。

在他跟侄子谈及往事时表示:最看不起白崇禧了。同时还把国军的失败,都扣在白崇禧头上,说:“觉得白崇禧是败国民党之功臣。不知道大陆这边的杂志,为什么还称他为'小诸葛’……”

更让薛岳耿耿于怀的是,军衔也遭到白崇禧碾压,在1945年,白崇禧就升任或说补缺,成为一级上将,薛岳却直至“1965年才升为四颗星”,等于比白崇禧整整晚了二十年。那么到底是啥,造成了薛岳被白崇禧压制?莫非资历吗?

其一、薛岳资历比白崇禧还深

谈起资历来,薛岳能碾压白崇禧。早在1921年,中山先生便成立了总统府警卫团,并设置了三个营,薛岳、叶挺、张发奎便是这三个营的营长。也就是说,薛岳这起步太高了。

再看同期的白崇禧,虽也是营长,却是在广西军阀马晓军的手下,怎么跟薛岳比?随后在朱培德介绍下,白崇禧才在石龙车站大元帅专车上,见到了中山先生。

啥叫差距?这就是差距!在1921年时,薛岳已乘风而起了,白崇禧却仅算入门。而且更让人称奇的是一年后,由于陈炯明叛变,突然围攻总统府,中山先生虽脱离了险境,但孙夫人却还留在总统府。

于是叶挺和薛岳两大名将联手,叶挺前面开路,薛岳负责垫后,一路保护着孙夫人(宋庆龄)逃出,并安全送至中山先生身边……

可惜谁能想到,仅五年之后,叶挺率部参加了南昌起义,薛岳则率部去堵截,当年这对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就这么兵戎相见了。

随后就是蒋介石两次东征,薛岳俨然成了主力,尤其是在1925年的第二次东征时,薛岳“老虎仔”的本色就露出来了,经常能以少胜多,让蒋介石对薛岳印象深刻,多次通电嘉奖。

再看此刻的白崇禧,他在干啥?正联手李宗仁攻伐广西呢。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白崇禧才崭露名将风采,被广泛关注——却还是没法跟薛岳相提并论。

瞅瞅薛岳这资历,明显比白崇禧深,显然不是资历了,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其实,就在于薛岳出现了两次失误,使其不仅被白崇禧反超,还被压制了一辈子……

其二、错选了老大

薛岳跟白崇禧一样,始终无法摆脱“派系”。白崇禧之所以越来越牛,除了真有本事外,另一个关键原因是有一位“好大哥”,此人正是李宗仁。也就是说,是李宗仁替白崇禧撑起了台子,否则白崇禧早就被蒋介石拿捏得散架了。

这可不是小编胡扯,已经是公认的了。比如解放战争后期,李宗仁千叮咛万嘱咐,别跟着蒋介石去台湾,否则死无葬身之地。可惜李宗仁一离开,白崇禧就被蒋介石给出的各种好处引诱去了,结果最终导致白崇禧死因成谜。

薛岳也是这种模式,几乎跟白崇禧一样。所谓论打仗,我老虎仔就没怕过谁,但玩脑子啥的那就发懵了,必须要有“大哥”给撑着。只不过薛岳不如白崇禧那么幸运,因为他所属的粤系老大太多了,如张发奎、李济深等。

其实,这跟中山先生有关,毕竟中山先生最初时(未建黄埔军校之前),主要依仗的就是粤系,从而导致了粤系名将非常多——那么薛岳跟了谁?选择了张发奎!

1927年时,张发奎决定从李济深手里夺走大权,史称张黄事变。于是,薛岳就跟了张发奎,成为其手下头号战将。奈何张发奎终究不是李宗仁,最终败了。导致薛岳在1928年时,便带着残兵败将,北上投靠了蒋介石。

即,粤系事实上被蒋介石给吞并了,虽“消化”得不怎么好,比如解放战争后期,薛岳、余汉谋等还想独立出去,但总体来言,蒋介石对粤系是起码可控的。可桂系却是硬茬,几次崩了蒋介石的牙。

所谓,既然谁也奈何不了谁,那就合作。于是蒋介石为了分化桂系,便让白崇禧入中枢,李宗仁外放。至于薛岳,由于是蒋介石手下战将地位,自然就无法跟入了中枢的白崇禧相提并论了,导致了薛岳几乎成了白崇禧手下。

比如长沙会战时,薛岳就是硬顶上司白崇禧,提出必须要打,不玩“空间、时间”那一套。白崇禧也怒了,你薛伯陵敢抗命不成?就算你是“老虎仔”,也必须给在白某人面前给我趴着。

这事直接导致了薛岳动用夫人外交,连线了宋美龄——薛岳夫人方少文,跟宋美龄是好姐妹。于是宋美龄“后宫干政”,再加上陈诚力挺薛岳,最终蒋介石出面力挺薛岳才算完事。

但无论怎样,显然在抗战期间,白崇禧就已经完全压住薛岳一头了。究其原因,就在于薛岳的这次失误,或说张发奎在能力上,就没法跟李宗仁比,自然就导致手下人,地位啥的不可同日而语了。

其三、错选了道路

薛岳和白崇禧都曾是反蒋骨干。不同点仅在于,白崇禧几乎是反了一辈子,薛岳则反了一阵子就投降。

这就造成了薛岳的一个尴尬,据其的侄子薛维忠,回忆薛岳时就曾说过:他(薛岳)对蒋介石并不服气,蒋介石对他也不完全信任。为何如此?

问题就出在1927年,蒋介石的獠牙在一年露了出来。当时薛岳就对蒋介石很反感,得知自己要被调走后,薛岳找到上海的中共负责人建议,“把蒋介石作为反革命,抓起来”。

即,薛岳若那时跟蒋介石彻底决裂,必会是另一番模样。奈何最终薛岳也就反了这么一阵子,随后就被蒋介石给收服了,以至于成了围剿苏区的主将,并等于变相走了一遭“二万五千里”。

这一次失误最要命,须知蒋介石一贯是黄埔生、江浙老乡为先,薛岳就算开窍了,大走夫人外交,也很难取得蒋介石的完全信任,就更不要说还曾反蒋了。

由此在蒋介石集团,便形成了一个很独特的现象:白崇禧入中枢统筹全盘,薛伯陵率军士血战前线——两个被蒋介石忌惮的名将,貌似被重用,实则形成了互相牵制、彼此制衡的局面。

所以薛岳为啥比不过白崇禧?这两次失误是主因,导致他为此恼恨了一生,晚年时一面看不上白崇禧,一面埋汰蒋介石:和蒋介石“没得玩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