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将军之七十七:胡彭两姓名将数量全国第24-25名:20人

 启我东疆 2024-05-25 发布于黑龙江

中华将军之七十七:胡姓名将数量全国第24名

者zjw按:秦1     三国3    南朝2    明3    清1    共10人 

排名  姓名        生死年        出生地                        战績  任职   结局 

一、秦1

1、胡广

1=-  胡广(91年—172年),字伯始,东汉时期重臣、学者,姓胡的历史名人之一。胡广博学多闻,史称其“学究五经,古今术艺毕览之”。他在前人学术成就的基础上,作《百官箴》四十八篇,为后人研究汉朝官制留下了宝贵资料。他历事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为官三十多年,可谓六朝元老,史称“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京师为其作谚语道:“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权德舆评其“多方善柔,保位持禄。”

二、三国3

2=-  胡薄居姿职,匈奴首领之一,被胡遵解决。胡遵的六位子嗣也尤为优秀,

    逐步扩大了安定胡氏的影响力  “邓艾、胡奋、王秘亦到,即与艾、秘等分为三军,

     进到陇西”——《三国志·陈群传》 

3  胡奋(?―288年),字玄威,曹魏车骑将军、阴密侯胡遵之子,西晋将领、外戚。

     胡奋出身安定胡氏,性格开朗,胸有谋略,少好武事。早年效力军中,司马懿率军征讨

    公孙渊时,胡奋以平民身份随军出征,深受司马懿喜爱。他与路蕃联合,平定匈奴刘猛

     叛乱,建立赫赫军功,升任征南将军、散骑常侍。胡奋晚年好读书学习,文章写得很好,

     名声大,而为官所到之处,口碑颇佳,是古代姓胡的历史名人之一。 

     与路蕃联合,平定了匈奴刘猛叛乱,建立了赫赫军功,升迁为征南将军,散骑常侍。

4=-  胡烈,也是胡遵之子,【同辈还有个胡广,和那位东汉太傅不是同一人】

   “秋七月,高句骊王宫斩送孙权使胡卫等首,诣幽州”——《三国志·明帝纪》

三、南朝2

5,胡蕃  江西南昌人,任鄱阳太守,跟刘裕讨伐刘毅,回彭城为相国,军事平定司马休之

        和广固之战有功,   封阳山县男。

        武勇表现:【桑落之战,籓舰被烧,全铠入水潜行三十许步,方得登岸。】

6  胡海洋(1329年-1391年),字海洋,安徽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

     其最初为土豪赤塘王担任总管,后归顺朱元璋。之后击败贾鲁兵,攻克泗州、滁州,

     后渡江攻陷海牙水寨,破陈野先军队,跟大军攻破集庆、镇江,击败元将谢国玺,

     后进攻湖州、宜兴、婺州、龙江、安庆、江州。跟随徐达攻下庐州。

     胡海骁勇,屡战屡伤,手足胸腹之间都是伤口,但斗志却越勇,跟从他的士兵无不受

     激励并效法。朱元璋为了激励他,授花枪上千户。后跟从大军攻克荆州等地,并胜任

     宝庆卫指挥佥事,守卫益阳。后跟从杨璟攻占湖南广西,从祁阳进攻永州,首先破城。

     后攻破四川,平定叛乱。洪武十四年,征战云南,与沐英攻破大理。十七年论功封

     东川侯。后出征北伐、平定澧州叛乱。洪武二十四年得病身亡。 

四、明3

7    胡大海   ?-1362  ,安徽泗县虹县人,  明初将军,智力超人,屡破敌阵 ,  威慑婺州, 

       1362攻下金华镇守,苗将蒋英、刘震、李福从桐庐来归降,收之手下。结果又投降

       士诚,密谋害死了大海。

8  胡美?-1384  湖北丐阳西南,陈友谅降将。攻下无锡,招降了莫天祐,平定福建。

         封豫章侯,因犯法赐死。  

9=-   胡宗宪  作为明朝抗倭名将,他也是古代姓胡的历史名人之一。胡宗宪(1512年—

     1565年),字汝钦,一字汝贞,号梅林,明朝政治家、军事家,抗倭名将,是抗倭民

     族英雄俞大猷和戚继光的上司。胡宗宪为官二十余年,不忘初心,用心为国家做事,

     抗倭有力,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十三卷,是书收浙江沿海地形、防务、

     战具、倭变、战事甚详。另外,胡宗宪还著有《海防图论》《三巡奏议》等传世。

五、清1

10  胡林翼  1816-1861  湖南益阳 字贶生,号润芝 1830进士, 咸丰六年七月,太平軍石达

      开大包围武昌,由于天京內讧,石回京靖难,十二月太平军撤围,胡乘机占领武昌、汉

      阳。授湖北巡抚, 追击进围九江,16个月后攻占。李续宾抵达庐州,被陈玉成、李秀成

      反包围。 5000精兵覆沒,李被击毙。胡谋划攻克安庆有功,他的才干、品性和威望,在

      世时就公认在曾、左之上,可惜去世较早。胡林翼抚鄂期间,就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

      才,协调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与曾国藩、

      李鸿章、彭玉麟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加太子太保銜。第二天病死于武昌。 


中华将军之七十八:彭姓名将数量全国第25名:10人 

者zjw按:  一 、西汉2   二、 南宋    三、清1    四、近代6    共10人  

彭姓算是一个中等大姓,历史上名人不少,也出了一些军事将领和军事人才,下面是十个名气大的彭姓军事人物。

排名  姓名        生死年        出生地                        战績  任职   结局

一、西汉2

  1. 彭越,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英布一起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山东巨野人。他极可能是游击战的创始人,过军事才能和军事谋略,他不及韩信,但是论建立大汉的功劳,却丝毫不逊于韩信。他发挥“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方针,极大地牵制骚扰了项羽主力,使其不能心无旁骛地对付刘邦大军和韩信部队。西汉建立后,彭越被封为梁王,都定陶。不过好景不长,由于刘邦和吕后对功臣的猜忌,以及彭越自己处理过程中的失误,最终彭越被以谋反罪名处死,株连三族。

2.彭宠,字伯通,南阳人。王莽政权时任大司空士,更始帝刘玄任命他为渔阳太守。后来刘秀与王郎争夺河北,彭宠经过权衡利弊,归顺了刘秀一方,为刘秀平定河北提供人和钱粮,立下了大功。东汉成立后,彭宠被封为建忠候,拜大将军,仍然任渔阳太守,风光一时。不过后来由于幽州牧朱浮说话话,他失去了刘秀的信任,于建武二年起兵反叛,自称燕王。几年后,他被自己的家奴杀死,首级献与刘秀,叛乱平定。

二、南宋1

3.彭义斌,南宋、金末红袄军将领,抗击蒙古军队的英雄。后来归顺南宋朝廷,官至统制,成为南宋忠义军将领。1225年在一次战斗中失败被俘虏,蒙古大将史天泽劝降,彭义斌坚决不降,并说自己是大宋臣,岂为他人属!说完从容就义。

三、清1

4.彭玉麟,清末著名将领,政治家,军事家和画家。生于安徽安庆,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与曾国藩、左宗棠一起并称清末三杰,中兴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一等轻车都尉,人称雪帅。

投入曾国藩部下,统领湘军水师,是水师创建人之一,近代海军奠基人之一。中法战争时反对和议,率部驻守虎门。1890年病逝于衡州。彭玉麟充满传奇色彩,他以书生投奔湘军,骁勇善战、善于谋略,长于创新,率领湘军水师血战江海,为平定太平天国立下大功。

四、近代民主革命6

5.彭楚藩,湖北鄂城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武昌首义三烈士之一。早年接受进步书籍影响,立志推翻晚清腐朽统治。他加入文学社和共进会,利用自己宪兵的特殊身份收集清军情报,协调两会关系,在筹备起义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11年10月9日,由于试验炸药失误,起义事情泄露,名册旗帜等被清军缴获,全城大搜捕即将展开。彭楚藩赶去报告消息,被突然赶来的清军逮捕,之后他大义凛然,痛斥清廷腐败无能,次日凌晨与其他两名革命党人一同被杀害。

6.彭家珍,字席儒,四川金堂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受文天祥、黄宗羲等人思想影响,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毕业于四川武备学堂,之后赴日本学习军事,并参加了同盟会。

1911年赴北京,任京津同盟会暗杀机关部部长。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但是清室内部仍有宗社党组织负隅顽抗,不甘心清朝就此灭亡,其中尤其以其领袖人物良弼最为顽固。彭家珍闻讯大怒,决心以“五步流血”的方式刺杀良弼。1912年1月26夜,彭家珍暗藏炸弹在途中炸伤了良弼(很快伤重不治),自己也被炸牺牲。

烈士的血没有白流,宗社党群龙无首,加之被行刺事件所震慑,不敢再反对。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孙中山追赠彭家珍为陆军大将军。

7.彭寿莘,民国直系军阀重要将领。山东平度人,字子耕。天津武备学堂毕业,曾任北洋军管带。1923年任直军主力十五师师长兼直隶军务帮办,受干威将军。参加了直皖战争、两次直奉大战。因为生性耿直、作战勇敢,被称为“刺儿彭”。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彭寿莘任讨奉军第一路军总司令,与奉军激战于山海关。由于冯玉祥的倒戈相向,发动北京政变,直系军队全线溃败。从此,彭寿莘下野隐居。晚年曾拒绝日伪拉拢,拒不当汉奸。1947年病逝于家乡。

8.彭德怀,湖南湘潭人,原名得华,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共和国开国元帅。毕业于湖南陆军讲武堂,1928年举行平江起义,参加了红军。在长期革命生涯中,曾任红三军团军团长、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八路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等职务,参加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国的解放和独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彭总不但敢打硬仗和恶仗,还具有非常细致的观察力,以及每一仗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战场,与十倍于我之敌人周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争胜利,迅速解放西北诸省,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9.彭雪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南阳镇平县人,参加了中央红军反围剿作战和长征,任红三军团师政委。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第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是文武双全的高级将领。

他创办了《拂晓报》,并亲自撰文六十多篇,指导、宣传、鼓动!他创办了随军留营学校,是后来正规军校的前身。他指挥部队纵横江淮一带,多次击败日伪顽进攻,建立了巩固的抗日根据地。

1944年在一次指挥战斗中中弹牺牲,是牺牲于战场的新四军最高级别将领。

10.彭绍辉,湖南韶山人,共和国开国上将,独臂将军。参加了平江起义,后来在红三军团任团长、第一师参谋长、师长等职务,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左臂连中两弹,几次手术不成功,只得截肢失去左臂。住院期间,他除了学习,还以惊人毅力学会了独臂打绑腿、骑马等战术动作,个人生活完全自理。

第五次反围剿中,下颌骨又被子弹打碎。红军长征会师后,任红二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司令部参谋处长、分区司令、抗大分校校长、解放军纵队副司令、司令吕梁军区司令等职务。

建国后任西北军区副司令、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1978年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