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允公允私,尽善尽美——对公私之辩的一些思考

 淘沙金 2024-05-25 发布于湖北
允公允私,尽善尽美——对公私之辩的一些思考

马、恩说,他们的学说可总结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那么,马、恩将其学说总结为这句、而不是其他句,这种总结是否正确?这句是死的教条,还是活的真理?马、恩说的某句话就一定对吗?马、恩说某句话是其核心观点,这句话就一定对吗?

M为何成为领导?因为他敢于冲破必须在城市在工人搞的当时奉为圭臬的天条。D为何成为领导?因为他敢于冲突必须一大二公计划经济的当时奉为圭臬的天条。他们敢于和神抗、和天抗。他们敢于发现、敢于指出、敢于挑战、敢于改变被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奉为圭臬的所谓“真理”。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恩多次指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列宁说,不能为死教条而牺牲活的马克思主义。

一、时代的问题、目标与手段

我们必须区分清楚哪些是问题,哪些是目标,哪些是手段;哪个是核心问题,哪个是核心目标,哪些是具体手段。

马、恩的时代,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两极分化、还是私有制?显然是前者;追求的核心目标是共同富裕、还有全盘公有化?显然是前者;市场与计划,是目标还是手段?显然是后者;公有与私有、国企与民企,是目标还是手段?显然是后者。

同样的,当今时代,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两极分化而非其他,追求的核心目标是共同富裕而非其他,市场与计划、国企与民企(公有与私有)都只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手段而已。

二、公有与私有的历史演变

石器社会,以氏族大家庭为基本单位,对内私有+共有、对外私有。一个氏族大家庭占据一片山林,作为渔猎采集的势力范围,对其他氏族大家庭是排他性的、私有的,他们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和食物经常激烈冲突,甚至食人;在氏族大家庭内部,一些基本的衣服、工具等是私有的,重要财富(如山洞、火堆、山林)是共有的;渔猎采集来的食物总体是平均分配和按需分配(老幼残孕等),因为食物极其有限(但也不是绝对平均),这样才能维持氏族大家庭的生存。

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更大范围内生产和交往,于是出现部落、部落联盟、国家,从而对内协同生产、服务、管理、统治,对外交往、争夺、战争,至今都是对内私有+共有、对外私有。一个国家占据一片领土,对其他国家是排他性的、私有的,他们之间为争夺领土、财富和利益经常激烈冲突和战争;在国家内部,一些基本财富(如生活资料、普通企业)天然应该是个体或部分民众私有的,一些重要财富(如土地、关键资源、关键企业)天然应该是集体或全民共有的、才能保证所有国民的基本平等。

三、公有与私有的逻辑关系

甲骨文藏着对公私关系的深刻理解。私的本字是厶,意为一个人拥有;分的本字是八,即分成两份两人一起拥有;公是上八下厶、上分下私。从造字逻辑上显然是先有厶、后有公,私有是公有的基础和内核,公有是私有的派生和衍化,公有不过是更多人的集体私有即对外排他性占有。公没了厶就成了空的内核啥也分不到共不到,厶没有八(二次分配调节贫富)则会陷入无限内卷和两极分化。

民间实践藏着对公私关系的活泼诠释。在农村,土地和耕作以家庭为单位划分,这是家庭为单位的所有,对其他家庭是排他的私有的,对家庭内部则是共有的;灌溉工具则常常以“队”(土地临近的若干家庭)为单位置办运营,对其他队是排他的私有的,对队内家庭则是共有的轮流使用的;婚丧仪仗则是以宗族为单位置办运营;修建街道则是全村为单位出钱出工;修建公路则以县乡为单位;修建铁路则以国、省为单位;兴办奥运事业则是以全球为单位……每一层级对外都是私有,对内都是共有;每一层级都按照其最佳边界,比如土地不会按队为单位耕作,修建铁路不会以村为单位。

总之,民企就是个体民众或部分民众发起成立的企业,国企就是全体民众发起成立的企业,二者本质相同,都是手段,都为了满足某种层级某种范围的需求,解决的具体问题不同而已。国资国企本质上只是全民的民资民企,而已。国资国企是民资民企的一种。共和国都是人民的共和国。

“国家”二字本就是共有(“国”)+私有(“家”)。

所以,多数一般产业应该私有或部分民众所有,不必全民所有;少数关键产业事业资源应该集体所有或全民所有;且必须有强力的财税、福利、法治等达成二次分配,取缔一切不合理不合法不合情的收入,达成共同富裕。

这种公私多层嵌套、平等共存的制度(而非所谓主辅关系)不是暂时的阶段的,而是自古以来的,也是亘古不变的。只有阳,没有阴,是不行的。只要天理,不要人欲,是不行的。人的正当欲求,才是真正的天理。

因为人的需求的无限性和人的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决定了自古且永远是对内私有+共有、对外私有。这也是人性使然,人的本性(包括所有高等动物)就是对能满足其需求的财富的排他性占有,人的本性是利己+利他,利己是根本的,利他是派生的,利他是一种对集体的利己。

四、核心是共同富裕、国强民富而非其他

石器社会之后每一种社会形态,都存在财富分配指数(两极分化)在高位的周期性波动,即这种两极分化是极其严重的,也就是严重的剥削和不平等。这当然不合理不合情不合法,是人类还残留严重的动物性的表现。人当然不能继续活的像个畜生,要么奴役、要么被奴役(本质上都是被奴役),而要活的真正像个人。

未来社会应该是发达的工业信息社会,财富分配指数(两极分化)应该是在低位的周期性波动,即这种两极分化是很小的,基本不存在剥削和不平等。

所以,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只有一条,共同富裕:生产力发达,且两极分化很小。其他都不是基本原则、都是教条。

即使所有企业的发展历程都不存在原始积累,都是合理合法合情的运转,都是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按供求关系分配,该社会也会逐渐两极分化,逐渐产生不自由不平等,逐渐地越来越严重,这就是事物运动的辩证法。更何况,自古至今所有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充斥着不合理不合法不合情的分配。

这就需要政府通过财税等工具,让财富转移到其本该的位置即二次分配,从而实现两极分化的收敛,直至共同富裕。

至于这个企业被谁所有,不重要,重要的是分配。分配合理、共同富裕,就意味着这个企业事实上而非名义上被共有,夫复何求;分配不合理、两极分化,就意味着这个企业即便名义上共有、事实上却是被某方不合理的过多占有。

所以姓什么,不是看怎么所有,而是看是否共同富裕。远古以来各种社会形态罪恶的总根源是两极分化,而非其他;要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而非其他。共同富裕,不就是真正的共有吗?

分配的问题,就用分配去解决,而非所有制。法治的问题,就用法治去解决,而非所有制。不管国企还是民企,出现的种种腐败、低效、两极分化、垄断霸权、人身依附、投机倒把,等等,不能出了问题就说“你看这是所有制造成的,得改所有制”,让分配的问题归分配去解决,让法治的问题归法治去解决。

五、结论——允公允私,尽善尽美

所以,马、恩的学说是不是应该总结为另一句话——通俗讲,共同富裕;高雅讲,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这个,不是其他。不要奋斗来奋斗去却忘记了我们的初心。

公有制多一点还是私有制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公有制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公有制;私有制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私有制。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是经济手段。

公有与私有,都是为解决核心问题、实现核心目标服务的,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问题本身、目标本身。民众需要发起个体的企业就发起个体的企业;需要发起部分民众的企业就发起部分民众的企业;需要发起全体国民的企业就发起全体国民的企业;需要发起全人类的企业就发起全人类的企业。

是时候再次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了。真正卡我们脖子的,是那些被奉为天条的教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