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旧痕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4-05-25 发布于天津

旧痕

生年已似近黄昏,检索沧桑思旧痕。

甫尔无堪抛破壁,居然有幸别荒村。

惭为久恋吕翁枕,愧是长迷朱雀门。

几历红尘方寸乱,始知清水亦成浑。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4年5月20日。

诗的意思是:有生之年已经如同接近黄昏,检索一生的沧桑常常思索旧痕。原初在不很情愿的情况下抛弃了破壁,却是居然有幸告别了可怕的荒村。羞惭的是曾经久久依恋吕翁之枕,愧恨的是漫长的岁月里耽迷朱雀之门。几番经历红尘方寸已经大乱,这才知道清水也会变成浊浑。

颔联中的“甫尔”,意思是初始,当初。见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送陈行之寺丞守南剑二首》其一:“甫尔丞农扈,翩然牧剑津。诸公谁不相,有子几何人?气节霜余凛,辞章王檨新。飞腾可轻料?渠亦正青春。”

这一联中“无堪”,指无奈,犹言无可人意处,无可取处。见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和黄预感怀》诗:“壁立无堪佐子贫,漫修简牒效慇勤。起临明镜看生意,卧向晴檐共白云。逸气不应供潦倒,剧谈脱或致纷纭。但令苏晋禅妨醉,不患何山病故荤。”

这一联中的“破壁”,指残破的墙壁,亦指破旧的屋舍。见宋代诗人苏辙的《次韵子瞻赋雪二首》其二:“点缀偏工乱鹄鸦,淹留欲解恼船车。乘春已觉矜馀力,骋巧时能作细花。僵雁堕鸱谁得罪,败墙破壁若为家。天公爱物遥怜汝,应是门前守夜叉。”又见宋代诗人熊鉌的《奉怀明仲旧邻舍》诗:“久客为邻忆杖藜,情亲端与弟兄齐。一生磨蚁团团走,百事枰棋著著低。武定波寒看落月,石头秋晚吊荒蹊。茅檐作计能成否,破壁何堪草满畦。”

颈联中的“吕翁枕”,典出唐代小说家沈既济的《枕中记》:卢生于邯郸旅店中遇道士吕翁。生自叹穷困,翁乃以枕授卢生,且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意。”卢生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旅店主人蒸黄粱尚未熟。生怪曰:“岂其梦寐也?”翁笑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后遂以“吕公枕”喻人生如在梦中,万事终归虚幻。用典见元代诗人萨都剌的《鹦鹉曲·题杨妃绣枕》:“繁华一梦人不知,万事邯郸吕公枕。”又见李升华七律诗《虚思》:“日日年年堕梦中,偶惊梦境竟雷同。荒唐每说一般语,潇洒唯行共势风。几遇南槐心也大,曾逢吕枕志尤雄。我嗟阅世尘寰小,总使虚思亦困穷。”还见他的《了了》诗:“了了人生融暮霞,回眸浩叹眼前花。庸夫枉得芝兰室,凡子徒拥萼绿华。有思炊中吕翁枕,无寻世外八公家。余年可走几多路,始至刘安彼一涯?”

这一联中的“朱雀门”,指六朝都城建康的南城门,始建于晋成帝成康二年。门上有两铜雀,因名。这里借指皇城。见唐代诗人花蕊夫人的《宫词》其一二七:“朱雀门高花外开,毬场空阔净尘埃。预排白兔兼苍狗,等候君王按鹘来。”

尾联中的“方寸乱”,指心意纷乱,理不清心绪。见元代诗人杨弘道的《寒食》诗:“去年寒食已无家,陌上风尘卷落花。今岁清明还是客,城隅烟雨暗残葩。年来年去催衰白,花落花开足叹嗟。风雨闭门无所适,心田方寸乱如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