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被商家洗脑了吗?

 两又同齐 2024-05-25 发布于新加坡

文/两又同齐

如果一个产品不好销售,那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这个产品赋予一定的意义,当一一班不同的时候,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特殊感情,或者迫于周围的压力,于是就会购买,

比如这则广告:

今年是无春年,妈妈给儿媳,闺女买黄桃罐头,寓意逃过劫难,余生很甜,用二尺六红布包 红包,寓意日子红红火火,六六大顺,平安健康。

所以为了父母为了了表达对闺女和儿媳妇的爱,这一罐罐头怎么也买的起吧?难道孩子们对于父母来说连一罐罐头的价钱都不值?

于是,总会有老人率先买一罐,钱花的不多,还满足了自己的情感需求,促进了家庭的和谐。

此时,如果你周围为人父母的都给孩子买了,你成了特例?大概孩子和自己的面子上都会挂不住,

所以,可能很多老人也会被迫入局,喜不喜欢吃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给孩子买了,自己也得给孩子买才能证明自己不是薄情寡义,自私自利的人。

可事实上,孩子的幸不幸福与这罐头有关联吗?往年无春好像也没这个习俗吧?

如果自己或者家人本身就喜欢吃罐头,然后购买上顺带再赋予这些意义,那还可以,如果是因为这个商品被赋予了意义,而不是因为自己需要或者喜欢,那大概就有点那个了。

与之相似的销售还有就是赋予某一天特殊的意义,比如最近很火的520. 521,仅仅只是因为它们的谐音很像'我爱你’,于是这两天成了小情侣宣誓爱情的好日子。

而商家也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日子,于是这五月份的二十号与二十一号可能比国外的情人节,国内的七夕节还要热闹,各种杯赋予爱情意义的黄金首饰,巧克力以及鲜花成为了销售里的主角。

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流行这样的一个梗,'爱她就给她买上一杯秋天的奶茶’,于是每到秋天,朋友圈里几乎都是在晒自己收到的奶茶,证明自己在被人爱着。

如果实在没人买,大概自己也要为自己买一杯,在朋友圈刷一下存在感。虽然没有别人爱自己,但至少证明自己是爱自己的。

人的攀比其实都是在对比中存在的,当你将这些商家的营销活动与自己理解的'爱’挂上勾的时候,自己的思想已经被带偏了。

不管是男女之间,子女之间,还是母子之间的爱,当被具体化的时候,它就已经不再纯粹了。

我们常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其实最好的东西从来不是礼物,而是那份被人惦记的温暖。

但是现在看看,似乎这一年的仪式感也太多了吧?比如这些商业化的节日,520,521, 6.18,双十一,双十二,还不包括被定义的某些商品 ,以及国外的一些传过来的节日,

但是真正被惦记的温暖你是不是仅仅只是在这些节日里才能感受到呢?如果是这样,这些仪式感的形式也仅仅只是满足一些人的虚荣心罢了。

我们说购买东西和表达爱心其实本来是两个互不干涉的事件,还是那句话,如果你为了表达爱而买了一些本身不需要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浪费,但是本身我们就需要这些东西,然后顺带再赋予一些意义,那就是锦上添花。

就像干活和拍照本来是两件事,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欢为了拍照而假装干活,也有的人是因为干活顺带拍照。两者的心态和意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希望我们不是因为这些商品能够代表爱才去购买,不是因为买家秀和卖家秀采取购买,而是因为真的需要这些商品顺带还能表达爱才去采购。

生活的仪式感不仅仅只是在于某一天,而是在于每一天。爱的表达不仅仅只是某些特定的商品,而是生活里每一个用心但不起眼的小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