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亭默:中国黑水虻养殖第一人,为什么不远千里栖身王泽铺

 lzqzy51 2024-05-25 发布于广西

据中央电视台理财在线报道,十五年前吉林某大学教授沈亭默为了满足林蛙食物的多样性,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痴迷于黑水虻的研究和养殖。为提炼黑水虻身上一种抗菌活性蛋白——肽,他只身到山东省曹县老黄河故道的王泽铺村建起了黑水虻养殖场。沈亭默绝大部分时间和黑水虻在一起,花光了积蓄,债台高筑,常年独守空房的妻子离开了“绝情”的沈亭默。离婚的沈亭默也曾深深自责,但为了黑水虻的研究和养殖事业,他硬是咬着牙继续……

沈亭默:中国黑水虻养殖第一人,为什么不远千里栖身王泽铺

  王泽铺 记者探访养虻人

  6月25日,笔者随中央电台科技苑节目组到山东省曹县王泽铺农民合作联合社采访了沈亭默。在曹县正西十五公里的王泽铺村一条柏油马路旁,沈亭默的黑水虻养殖场呈现在记者的面前,这是一个有着近6000多平方米的小型家庭农场,里面大棚、拱棚、鱼池、鸡笼布局有置,院子里有一排砖混结构的房子,一共8间黑水虻养殖房。其中三间是黑水虻成虫养殖房,四间是黑水虻幼虫养殖房。一排三栋小拱棚是黑水虻室外育种棚,里面密密麻麻的黑水虻成虫,还不时发出嗡嗡的声响!

  明白了笔者的来意后,身材瘦小的沈亭默用毛巾擦去一脸的汗水,向笔者讲述起他养黑水虻的经历。

  对虻“一见钟情” 失踪6天吓坏妻

  沈亭默 1940年出生于吉林省图门市。曾留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生物系,1968年发明了“水稻起垅栽培法”,荣获省级农科技术成果奖。

1977年开始从事林蛙养殖事业,是中国林蛙养殖第一人。他发明的封沟养蛙、圈养、大棚养殖技术从北方到南方,从国内到国外(朝鲜,韩国)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先后发表了《林蛙人工越冬新方法的初步探讨》等论文9篇,获省级一等论文奖。选学了“中国林蛙人工养殖”、“中国林蛙提高回捕率的最新技术”、“林蛙养殖”等专业知识。发明的九龙虫养殖技术;活体林蛙的取油方法生产油晶片;防治林蛙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三项技术均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2004年他应邀前往韩国开展林蛙养殖技术服务。也就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重大转折。也是在这里他第一接触到了黑水虻,沈亭默感觉十分的新鲜。

沈亭默:中国黑水虻养殖第一人,为什么不远千里栖身王泽铺

  从韩国科学院沈亭默了解到黑水虻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因为黑水虻身上含有一种抗菌活性蛋白——肽,近几年来,世界生物专家正在着手研究从黑水虻身上提炼这种肽物质。因为只要含万分之一浓度的抗菌活性蛋白就足以杀灭各种病菌,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国外盛传:黑水虻养殖是世界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体系中解决废物利用的巨大生物工程。”

  听到关于黑水虻的种种好处,沈亭默一下子对黑水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去那位教授的实验室观看黑水虻的繁殖实验。沈亭默的心随着飞舞的黑水虻开始躁动,从小喜欢昆虫的他一下子痴迷上了黑水虻。他当天没有回家,更忘记了给家里人打电话,给教授研究黑水虻打下手。而且一连多天没有回家,音讯全无。这可急坏了不明就里的妻子,以为沈亭默出了事,哭着求人四下寻找,还在街头贴出了寻人启示。

沈亭默:中国黑水虻养殖第一人,为什么不远千里栖身王泽铺

  自打从教授的黑水虻实验室回来后,沈亭默就像丢了魂,三天两头去黑水虻实验室找虻虫教授,教授也因此和沈亭默成为好朋友。看沈亭默对黑水虻很有兴趣,就对他说:“黑水虻养殖是国际上一个新兴的经济项目,目前也只有少数国家有人搞,如果你想做这个项目,我做你的技术顾问。”沈亭默连连说好。

  首战失利 重振精神接着干

  沈亭默花费了6年的时间,学习掌握了养殖黑水虻的知识和技术。于2009年3月带着筹措的100万元现金来到河南省郑州市与全国闻名的苍蝇姑娘,联合开始了黑水虻养殖。

  在郑州选好场地后,沈亭默又匆匆赶到韩国带回了黑水虻种苗。然而当他费尽周折拿到黑水虻种苗时却立时傻了,由于海关查的很严,他只好把黑水虻种苗放到鱼罐头里,因为封得太严,所拿种苗几乎全军覆没,沈亭默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看着仅有几十只活虫,他一边费尽心机饲养,一边另行选购优良黑水虻种虫。

沈亭默:中国黑水虻养殖第一人,为什么不远千里栖身王泽铺

  历经沧桑 终成古稀虻王

  黑水虻养殖场开工以后,已近古稀之年的沈亭默每天累得腰酸腿痛不说,还四处碰壁。沈亭默心里真不是滋味,常常有一跺脚回家的念头,可是又有一种不服气的念头老在鼓励着他前进,沈亭默还真就不信自己研究不出来质量标准、健康、飞行力强的种蝇。

  为了更好地掌握黑水虻的密度和繁殖温度,沈亭默经常穿着泳裤、光着上身跑到虻虫房中去测量温度,以获取更多可靠的数据。饲养黑水虻的容器中散发出的温度会使室内温度高达40摄氏度。沈亭默每次手拿着温度计一呆就是几天几夜,有些黑水虻大棚里的温度高达50摄氏度,沈亭默常常感觉自己要被蒸熟了。掌握了适合黑水虻生长的温度,沈亭默身上也因此而长满了痱子,由于大量出汗,身上长出的痱子都已经起壳,不敢用手去碰,痛痒难耐,只能用干毛巾轻轻地按在上面加以解痒。

  苍天有眼,在离开了指导老师且试验发展资金少得可怜的情况下,沈亭默凭借着在试验室内偷来的有限的黑水虻养殖经验和对这个项目广阔前景的坚定信念,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100多笼黑水虻成虫。沈亭默看着数百万只黑水虻在笼中飞舞,心里十分的惬意。但这种惬意付出的代价是常人永远无法知道的。

沈亭默:中国黑水虻养殖第一人,为什么不远千里栖身王泽铺

  为虻痴迷 成就亿万产业链

  沈亭默在黑水虻试验中感受到了一种快乐,黑水虻在他的亲手喂养下一天天长大,这让他兴奋不已。沈亭默在研究中发现,黑水虻虽然经常出没在很肮脏的地方觅食,但其一定要喝干净的水,有时为了喝到干净的水,黑水虻常常会飞到一公里外的地方去找水喝。

  由于黑水虻是一种很好的鲜活饲料,蟹吃了这种饲料不但长得快,而且不得病。为了搞好这个基础实验,沈亭默移师江苏泰州,他跑遍了兴化附近大大小小的蟹塘,向人家介绍这种饲料的好处。

  虽说兴化蟹塘主及其雇佣的技术人员在国际国内的资料上看见过介绍黑水虻饲料的优越性,可毕竟在中国尚无人使用过,谁也不敢轻易就用黑水虻来喂养蟹。沈亭默跑烂了鞋,说破了嘴,好不容易有一个蟹塘主同意用一个蟹塘来做试验。就在这捉襟见肘的狼狈状态下沈亭默完成了黑水虻喂养螃蟹的试验,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在自然区饲养,蟹生长速度快,其中,6~7月份增长最快,8~9月份次之。7月份以后,因水温和水质的影响,生长速度下降。而用黑水虻这种鲜活饲料来喂螃蟹,螃蟹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蟹黄多,口感好。

沈亭默:中国黑水虻养殖第一人,为什么不远千里栖身王泽铺

  然而,沈亭默这种黑水虻的研究受资金、规模等限制,不能大数量地供应给买方所在的蟹塘,与其合作的蟹塘主几次中断与他的合作。就在记者准备发稿前沈亭默打来电话称,由当地餐厨垃圾原料遭抢购,他暂时将黑水虻养殖场关闭,目前他正在寻找有实力的经济合作伙伴,以期把黑水虻养殖这个经济项目做大做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