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北新市方言:要好子,畀伊吃个烂枣子

 张明儿 2024-05-25 发布于浙江

浙北新市方言中,不乏存有大量的幽默诙谐之句,道尽世俗人心的真善丑恶之态。在生活中,有一句新市俏皮话,大家可能耳熟能详,无论何时飘到耳朵里,总不免会心一笑:
要好子,畀(音似“拨”)伊吃个烂枣子!
但笑过之后,感悟到此句哲味极浓,里面积藏了深道理,值得每个人细细揣摩品味,在人生的经历中消化理解。
这句话的语境是在当一个人面临一件事中,表现出特别的热情与真诚投入,但由于某种特定客观因素发酵与作用,最后收到的效果实在令人沮丧。说不清,道不明,自己付出的结果让人觉得受了委屈似的。旁人觉得这事过犹不及,反而比没做的还不好。这也委婉告诫世人,世事复杂,人心险恶,当心善良被他人利用,万事谨慎。

在新市人眼中,“要好子”即是指“滥好人”。日常生活中存在着非常多的“要好子”实例,所以也就存在着“劝君莫做好人”的劝世潜规则,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四个类型:
见义起善,身陷尴尬。遇到正义或公益的事,善良的人总会身心投入,为受困人排忧解难。但这一过程需十分谨慎,若方法及过程不当,或施勇不适,就会身陷尴尬,后悔莫及,让人沦为“要好子,烂枣子”笑柄。
亲友借钱,绝情断义。在充满物欲的世界里,亲友与金钱之间孰轻孰重,是很难平衡的。出借人凭义气,信任亲戚朋友而不惜掏出多年积蓄,借钱人却不顾及亲情友义的尊贵,任意丧失信用,造成借钱不还,断了亲情的苦果。生活中,此类绝情断义之事屡有发生。俗话说得好:亲戚借了钱,钱去亲不见。朋友借了钱,从此人不见”。多数借钱人往往身陷“要好子”之井洞,落得个自讨没趣的“烂枣子”后果。
为人中保,一生烦恼。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婚姻、诉讼、借贷、租赁,投资等事项的中介与担保之事,这些涉及信用道德之亊,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如遇不慎,轻者名义受损,被人背后耻笑;重则耗尽一生精力,断亲伤财,社会上抬不起头。俗话说得好:“不做中,不做保,一世无烦恼”。勿做要好子,勿吃烂枣子。
触手闲杂,烦恼纠缠。生活中闲杂之事非常多,如果没有能力,就尽可能不要碰惹触及,否则烦恼纠缠不清。这里所言的闲杂,大多是琐屑之事,处理不当,则引火烧身。有时一个人,往往跌在很小的一件事上,让你因“要好子角色而受非难遭损,得不偿失,公众形象大为减分。

世事如猱,上下无常,总是让人难以预料,但人们发现,有很多事还是可以预料的。《诗经·豳风·鸱鸮》说:“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意思是说,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啄取桑皮桑根,关闭好房屋的门窗。这一句后来被用来比喻人们做事,要事先做好准备,有备无患。而困于无法预料的,则是闲事多生是非,古人便主张少管闲事。南宋诗人陈郁有名句:“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意思是说,关上屋门不理会庭院里的月色,把赏花的心情也交给梅花,让梅花自己作主吧,这里就是表明了中国传统的个人安逸处世观。
少管闲事免遭损。有时,往往热心肠的人容易受到非难。当然,对于“闲事”一说,也有三六九等,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处世效果。即便你有管闲事的癖好,如有自己相对应的能力,就会避免“投之以德,报之以怨”的办事效果。例如,如何让善良避开险恶的“陷井”,如何真诚对待实时急难事务的求助,如何解困于俗世之眼,真正体现仁爱之举?等等,这些需要有明智之心才能予以辨识,与平衡。
“要好子,畀伊吃个烂枣子”,新市方言中的“要好子”,往往是指“多管闲事、滥做好人”之意,想要施善,还得防止各类难以预料的椿事发生。有时候,自己能力不够,自己主动迎难而上,弄巧反成拙,反倒露了自身弱点,让自己陷于窘境,让别人瞧不起。有时,自己无意踏进了俗世的禁区,例如男女情爱关系,经济利益关系,往往会让人视为某种目的图谋之嫌,或有其他炫耀、虚伪名声之嫌。等等,世事路滑,水也很深,不可测,当以内心真诚,智慧为要,能量为度。
至于“烂枣子”一说,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人世经历会尝到不同况味,原非仅仅就是自己想象的。你付出很多,最后居然得到了一个“烂枣子”。看看是个圆圆的“枣子”,但毕竟烂了,放在嘴里,甜涩自知,只能无语吞下。人生何必如此。

日常中,还有“要尔(音发”鱼“)要好子”“真要好子,空溜溜难为钞票”“要好子,拷大腿”。此类俏皮话,就是表达一种语意态度,多吃自己白米饭,少管别人烦心事。
人生尽可能避免品尝“烂枣子”,全凭个人智慧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人生既要防止自己不经意“要好子”发慈悲的同时,受人骗玩与整弄,这样的结果不是“烂枣子”的事了,而是在物质和精神上造成很大的损失。但也不能因噎废食,断绝善念,或因善小而不为。人的一生,有时身不由己,甚至有时尝“烂枣子”也是一种人生体验。或许有了这一次“烂枣子”的经历,让人重塑心态,拾得智慧,为以后办事积累宝贵经验。毕竟要冲破世俗藩篱,是需要有各种尝试突破,一切皆有得失。而以善为目的行为,让自己赢得悲喜自知的内心美好,一切皆有可能。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