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居·初夏记事

 懒人阿哥 2024-05-25 发布于广东

在海边捡的一大堆小石头,其中有一块被海水和沙子淘过的蚝壳,取来做茶杯垫。另外,挑了三个做镇纸。

有空就拿几个小石子去水龙头清洗干净,洗去沙泥的小石头露出本色,好几个看到都是非常的喜欢。
这些年,寄身于变幻无常的世俗里,落寞与孤寂常常随伴,但从来没有气馁,从不放弃向往美好的心。
随时被遗忘却不在乎,偶得一些小惊喜总是要感动数月。
偶然得到的小确幸,是自己某些时候的伴儿,可以说只有它们不曾远离和疏远自己。

上周二的一天,邻居的众屋(祖堂),唢呐声和锣鼓声吹打了一天一夜。连襟的母亲三婶说,隔离的老人走了,三饼(三朝,死后第三天)就烧了,听说他临终前嘱咐子女们,等他死了,不要做斋事,一次性把丧事办完,大家各去做各的事。

三婶说,人啊,一生都是顾着子女,到死还怕给子女添麻烦。

读薛原老师新书《旧纸边上》,文人轶事书事,仍为书中内容,喜欢读。
读书群里聊书,有人讲,某人问他,买这么多书有什么用,有没有读过或读完?古籍善本收藏家韦先生说,我对这类问题回答的很干脆:我不读,就是摆着,看着高兴。
谢先生说:老谢妄改为,爷对这类问题回答的很干脆:爷不读,就是摆着,看着高兴,你管得着吗。
我是说,这么多书,是买来摸的。

去瘦石家的路,经过霞望村前,有两处荷田开花了。白色的花瓣白得让人看到,内心顿生出一片洁净。来回经过,仿佛看到穿着白纱衣的女仙子,亭亭玉立,仙气十足,淡淡清香时不时随风吹拂过来,把人的神志刷新了一遍。
每逢要经过时,我都对自己说,前面总有美好的东西在等着我去欣赏。
瘦石家院子门口的荔枝,经过几番捡摘后以为是没有了,中午去瘦石茶舍喝茶,还是让我在树叶丛中找到几十颗,这几十颗荔枝真甜,瘦石母亲说,要吃,得等明年了。
我在想,好的东西,总是让人向往和渴望。每个人都这样。明年的荔枝,我肯定要吃到的。

深夜里,有友来访。在“曲尺巷”里喝茶,友人打量一下“曲尺巷”里面后说,这么多书,真是闭门即深山啊。

聊到近来我去山里采菖蒲和看海,友人说:“山,是给有心安宁的人准备的。到山上,溪涧流水可以与他那颗安宁的心接轨。海,是给有情绪的人准备的,只有风浪的疯狂才可以镇压着那份暴躁的心。”
讲到内心的困惑,友人又讲:“人,如果被困住,要有一颗走出去的心。少了这份心,只能让自己陷得更深。要走出去,总要先找到一个支撑点或垫脚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让自己走出去。深爱你爱的人,爱自己,这世界就会很美好。”

我笑问他:“你喝鸡汤就好,又硬要灌我鸡汤。”

友人说,偶尔喝一点鸡汤,给自己打打气也是好事。

农历十七,月亮还是圆如盖盆,看到挂在树尖的月亮,不禁想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句情境情调都十分美妙的诗句。晚上散步于城北村庄的灯火通明的村道,两边清凉的田野风拂吹,田园中的虫鸣似小夜曲,又大又圆的月亮散出青幽的月光,给两旁的禾田洒上一层薄霜。我想,如携手爱的人月下行,万般都深情在了。

有友发来一句话:“今晚的月亮,把世间照个透切,把我的内心照个通透。从此内心再无有怨言,无有负累了。”

抄唐人张九龄两诗,其一为《赋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其二《答陆澧》: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其实,张九龄的诗,自己最喜欢《感遇其二》: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抄良宽诗,读良宽诗集。
一日的清闲都在。

甲辰四月十七日夜,整理于“曲尺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