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 | 徐红艳:让余生更有价值

 新用户9326cauu 2024-05-25 发布于安徽

让余生更有价值
徐红艳
你知道什么叫“退休预备员”吗?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这样一些年轻人,也许是因为压力,也许是自身的想法,总渴望着早点退休,不用上班。青春的眼眸里没有工作的热情,健壮的肢体缺乏前行的动力,有着的却是与年龄不相符的消沉。但是,他们所渴盼的“退休青春”真的快乐吗?
马斯洛的人的五种需求,最高层次是价值的体现。个体的价值得到展现和认可,是最幸福的境界,因此,在这个总体以“苦”引领的人生中,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像个蝼蚁一样忙碌,却也能在老去时获得一份满足,因为自己的价值,为这个世间做出了一份贡献。
每个人对于退休的感悟是不一样的,大多人在聊天时似乎都一致的说,谁不想清闲,光拿钱不干事多好。可是。真的有一天,早晨起来,再也没有谁、没有一份事情等着你,不被需要的时候,真的不会失落吗?当然,你说,生活才是第一,吃好喝好玩好才是王道!而当我们吃喝满足,旅游疲累,还能做什么呢?哦,还有带孙子...人生,就如此了吗,我们的精神满足了吗?
公正的时间无言的将我们推向人生的终点,谁都无可避免的,走向不被需要的境地,当我们还被需要的时候,珍惜,尽职,在苦烦和快乐的交替中,享受工作的滋味,审视自身的价值。当我们光荣退休时,认真谋划另一番人生。57岁成就文名的苏洵,82岁完成《西游记》的吴承恩,“人生五十始”的徐特立,56岁凭炸鸡技术起家的肯德基爷爷——哈兰·山德士,49岁创办“老干妈”的陶华碧.....
大器晚成的例子并不鲜见,在属于自己的后半生,找准一项喜爱的事业,写文章,学国画,学音乐.....从头开始,用年轻时的毅力激活自己衰老的细胞,用真诚的善意对待他人,用专注做事打发大把的闲碎时光,用点滴的进步成功,努力将一件事情做到最好,找到实现价值的幸福,这样的退休更有意思吧。
当然,奉献他人的快乐,比个人享受生活的小幸福更有价值。相比国外老年人退休后可以做“管家”“保姆”“零售推销”等,我国人口多就业竞争大,老年人再就业很难(除了保洁、环卫),但现在的五六十岁对于很多人,思维、肢体还比较健康,为什么不设置一些社会公益、服务性的工作,一是给退休老人一个相互关爱、沟通促进的同龄群体,二是充分发挥老前辈的经验和智慧,再有,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就像关工委这样的机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如果有些单位能把这样的机构,再做深、做实,给予他们以信任、尊重,那么发挥的作用不更大吗?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当人生过半,用一颗真诚、无私,永不消沉的火热的心,坦然面对灿烂的夕阳吧!

文化明光|我为家乡代言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