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酒煮茶听落花/旦月阁珍藏宋哥窑莲花式温碗

 京兆堂艺术 2024-05-25 发布于美国

以莲花或莲瓣作为器物之纹饰及造型,随佛教之传入而盛行,尔后更取其出泥不染之习性,寓意廉洁,广为各类器所采用。该器状似未盛开莲花,线条温柔婉约,高雅清丽。原器应与一执壶配套,为一温酒用器,晚唐至宋所常见。莲花碗呈十瓣莲花形,似宋代常见的注碗形制,宋代南北方瓷窑均有烧造,为宋代常见器型,此莲花碗造型比例适度,器身随花口亦呈十瓣,形似一朵盛开的花朵,凸凹与莲口相衔接,显得格外协调自然,美观大方。充分表现出莲花开放之势,器物青釉温润且有油腻质感,润泽如稣,有如网状大小开片纹。在圈足跟内壁和外壁的地方,有许多明显的缩釉点,缩釉点多为口小内大,露出铁黑色胎,为老器物的特征。此器采用垫饼垫烧,胎体较厚,釉面垂流形成紫口铁足,颇具艺术风韵,集观赏与实用为一体。

哥窑瓷器釉面一般都开有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片纹,而且大小片纹的颜色也不同,小片纹一般是土黄色,俗称金丝,大片纹一般是灰黑色,俗称铁线,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叫金丝铁线。开片大小相似的称“百圾碎”,弧形的称“蟹爪纹”。马未都说审美有四个境界,从下往上分别是艳俗、含蓄、矫情、病态。哥窑的审美是介于含蓄和矫情之间,是一种缺陷。比起完美的漂亮,哥窑天生的缺陷美才是一种难得的天赋。哥窑是宋五大窑系中的真正神话,无确切窑址,无公认器物,虽为世所向往,却只能于诗文中设想其芳姿一二。哥窑现在也成了五大名窑中疑问最多的一个,许多谜团都还等待我们去破解。

鉴赏要点:1、哥窑瓷器釉面开有不规则大小不一的片纹称为金丝铁线。2、哥窑瓷器裹足支烧的较多,也有垫烧的,比较少。3、哥窑瓷器有明显的缩釉点,缩釉点多为口小内大,露出铁黑色胎,为老器物的特征。

喝一壶清茶,写几行小篆,看一剪流云,赏一回古瓷。带着世俗的温度,品味岁月的痕迹。本期古瓷图文由京兆堂艺术旗下的“旦月阁”提供。汉有“旦月”品评人物,今有“旦月”品评古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