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克的挺进军失利,程世才受影响最大,板上钉钉的上将变成了中将

 铁血老枪 2024-05-25 发布于上海

1939年1月,时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的萧克来到平西,出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统一领导平西、平北和冀东三地的抗日武装斗争,并负责开辟拥有1200万人口的冀热察根据地。这对萧克和他手下的将领们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历史机遇。如果能够成功开辟冀热察抗日根据地,55年大授衔的时候,挺进军的主要将领们都会有不少的加分。

萧克的挺进军失利,程世才受影响最大,板上钉钉的上将变成了中将

萧克上任的时候,上级给他配备的政委是陈漫远。他的资历很老,政工能力也很强,当时在晋察冀担任第三军分区司令。冀热察挺进军的级别很高,从军分区司令调任挺进军政委,职务明显是升了好几级,但陈漫远却不肯上任。结果萧克就自兼了政委,军政一肩挑,当时他的参谋长是四方面军出身的悍将程世才。

程世才是湖北大悟人,出生于1912年,18岁加入红军队伍,跟随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和川陕苏区与敌人战斗。四方面军猛将众多,但论绝境和逆境作战能力,程世才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由于多次在不利的境地下获胜,他也为自己赢得了“绝地之王”的美称。靠着在战场上立下的一次次战功,程世才参军5年就担任了军长,当时他年仅23岁,是四方面军中最为年轻的军长之一,前途不可限量。

萧克的挺进军失利,程世才受影响最大,板上钉钉的上将变成了中将

程世才这一时期的资历,是板上钉钉的上将。但大授衔的时候,他只被授予了中将军衔。有人说是受到了西路军失利的影响,这个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程世才在河西走廊表现十分勇猛,西路军失利他没有任何责任。要不然上级也不会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出任冀热察挺进军的参谋长。

当时冀热察挺进军的实力很强,下辖高志远的冀东抗联支队、宋时轮支队和邓华支队,总兵力8000多人,枪7000多支,称得上兵强马壮。要知道聂荣臻当初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时候,手中只有杨成武的一个独立团,再加上一些地方武装,总兵力也仅有3000余人,还不及萧克冀热察挺进军的一半。

萧克的挺进军失利,程世才受影响最大,板上钉钉的上将变成了中将

不论从哪个方面作对比,萧克的情况都要比聂荣臻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时候好很多,因此他完全有机会在冀热察开创一个新局面。当时平西的条件比较艰苦,只有斋堂一带是产粮区,再往南走就是大山了,这种情况不适合大部队长期驻扎,因为吃粮问题不好解决。而冀东物产丰富,部队的后勤补给完全不是问题。

从这点来看,冀热察挺进军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平北挺进冀东,和在那里坚持的李运昌会合,然后以冀东为依托,创建冀热察抗日根据地。但遗憾的是,萧克上任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挺进冀东,而是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平西整训。整训的结果是冀东抗联支队司令高志远被处决,宋时轮和邓华离开,部队也由三个支队变成了四个团,实力大减。

萧克的挺进军失利,程世才受影响最大,板上钉钉的上将变成了中将

宋时轮和邓华走后,萧克手中能打硬仗的将领就只剩下参谋长程世才一个人了。按照常理来说,他应该重用程世才才对,毕竟接下来的日子挺进军是要靠他来打仗的。但萧克对程世才并不信任,只让他当了一个空头参谋长。1940年春季,萧克来到位于晋察冀第4军分区的抗大二分校作报告,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老乡徐德操。

当时徐德操在二分校担任训练部部长,他乡遇故知,二人相谈的很愉快,萧克就打算用徐德操代替程世才担任挺进军的参谋长。在此期间,日伪军出动了9000余人直扑平西,萧克分身乏术,战斗便由程世才指挥。此时刚刚经过整训的挺进军元气大伤,不论兵力还是武器装备都严重不如对手。

萧克的挺进军失利,程世才受影响最大,板上钉钉的上将变成了中将

困境之中,有“绝地之王”美称的程世才爆发了,他率部和日寇大战14天,毙敌1000多人,并击落敌机一架,干脆利落地将敌人的这次进攻打退。不久后,萧克回到平西,用徐德操代替了程世才的职务。之后为了安置这位悍将,萧克宣布成立平北军分区,由程世才出任司令,率领7团和活动在那里的第10团一起打通挺进冀东的通道。

此时战机早已失去,日军在平北的实力和一年多前相比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而第10团又是由高志远的冀东抗联支队改编而成的,高志远被处决后,冀东抗联支队的官兵跑了一大半,剩下的千余人缩编为第10团并被萧克派往平西活动。由于心中有怨气,10团在平北并没有太大的作为,还不时有官兵开小差。

萧克的挺进军失利,程世才受影响最大,板上钉钉的上将变成了中将

程世才到达平北后就遭到了敌人的重兵围攻,最终未能站稳脚跟,被迫退回了平西,7团还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萧克在回忆录中提及此事时,把程世才在平北失利的原因归结于“没有分散作战”。在当时的情况下,集中主力还没能站稳脚跟,如果再分散作战的话,只会败得更快。

程世才退回平西后不久,日军很快就调集重兵打了过来,萧克再次启用程世才,让他率部退敌。程世才的表现依然出色,指挥第9团成功将敌人杀退,敌我双方各伤亡数百人。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都是一场胜仗,但萧克却很不满意,认为部队伤亡太大,而平西补兵又很困难,就发了火。打了胜仗还挨批,程世才知道自己在平西待不下去了,很快就返回了延安。先是在抗大担任分校长,后来又进入党校任职。

萧克的挺进军失利,程世才受影响最大,板上钉钉的上将变成了中将

程世才离开后,萧克的处境越发艰难,一年多后,挺进军的番号被撤销,他来到晋察冀给聂荣臻当副手。挺进军失利,程世才受影响最大,他回到延安后,虽然没有坐冷板凳,但无仗可打,这一时期的战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55年大授衔的时候,战功是评定军衔的一个重要依据,受此影响,程世才板上钉钉的上将最终变成了中将。后来程世才写了一本回忆录,对平西的经历只有寥寥数笔。1990年,程世才将军病逝,享年78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