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验案一则

 醉青YPS 2024-05-25 发布于江苏

黄褐斑又名“肝斑”,也可称为“妊娠斑”或者“蝴蝶斑”,是一种面部出现的对称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触之平于皮肤,抚之不碍手,多出现于日晒或妊娠之后。

桃红四物汤来源于《医垒元戎》,原名“加味四物汤”,方名始见于清·吴谦的《医宗金鉴》,由桃仁、红花、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六味药组成,主治妇女气虚血瘀造成的经期提前,经量减少,色黑有血块,质黏稠,小腹疼痛等妇科病。方中含有四物汤,有熟地黄、白芍血中之血药,当归、川芎血中之气药,合用补血调血,加上桃仁、红花加强活血化瘀之功效,祛瘀血,生新血,共奏养血活血化瘀之效。

医案举隅
医案举隅

患者,女,42岁,杭州人,2015年2月初诊。患者诉双颊部片状色斑多年,平于皮肤,压之不褪色,抚之不碍手,半年前小产后月经不调,此次月经色黑、量少,历时10余天,现于月经前时有小腹胀满疼痛,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小便自利,胃纳可,夜寐安。舌淡苔腻,脉弦细。B超示:子宫腺肌症,宫内环,左卵巢内强回声团(畸胎瘤)。

中医辨证: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健脾,活血养血。

处方:桃红四物汤合逍遥散加减。

当归15g,熟地黄15g,川芎10g,赤芍15g,红花15g,桃仁15g,柴胡12g,茯苓20g,薄荷6g(后下),炙甘草6g,煨生姜6g,莪术30g,炒枳壳30g,丹参15g,三棱15g,香附15g。

服上方7日后患者自觉面部色斑明显好转,后继续服用该方1个月余巩固疗效,面部色斑渐退。复查B超:左卵巢强回声团消失。

按语
按语

妇女多易七情郁结,肝失条达,阴血暗耗,肝失所养,肝气横逆犯脾,则乳房两胁及小腹胀满疼痛,血虚脾弱则神疲食少,月经不调、量少。日久及瘀,瘀血阻滞,血不上荣于表故发黄褐斑。故选用桃红四物汤补血活血,逍遥散疏肝健脾,共奏疏肝补血活血之功效。主方中桃仁、红花两药组合共奏活血化瘀、生新血之功效;当归、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行气活血;熟地黄、赤芍为血中之血药,补血功效大增,联合血中之气药,补血而又不滋腻。合道遥散之用意在于女子多易情志郁结中伤肝,结合女子血虚体质,造成肝郁血虚之体。柴胡增强疏肝解郁之功效,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薄荷透达肝中之郁热;煨生姜降逆和中,且能辛散达郁。因患者便干结,给予枳壳行气导滞;加香附、三棱、莪术、丹参,更增行气活血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活血养血之功效,气血调和,上荣于面,则黄褐斑消除。

【体会】
体会

中医认为肝藏血,肝气不舒,气血郁结不畅;脾统血,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肝郁脾虚,气血输布不畅,最终气滞血瘀,不能上荣于面,导致“皯黑”的形成。通过桃红四物汤的加减方能养血活血,肝气得舒,脾弱得复,血虚得养,肝脾同调,气血兼顾,共奏祛除面斑之效。

西医学研究亦表明,由于现在皮肤经常受到空气污染、紫外线辐射、滥用化妆品、长期精神焦虑、失眠、口服避孕药等各种因素的侵袭,从而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而形成黄褐斑。人体内产生大量的自由基不能及时清除,使酪氨酸酶活性增加,大量黑色素合成不能排出,最后沉积于皮肤。根据其发病机理,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桃仁可增加组织氧供及改善血液循环;红花提取物红花酊治疗皮肤瘀斑效佳;当归抗皮肤氧化,增加胶原蛋白合成;熟地黄、茯苓清除自由基,从而延缓衰老;白芍、川芎、(怀)熟地黄、红花使SOD含量升高。可见,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桃红四物汤中大部分药物都有抗氧化、保护皮肤生物膜的功能,从而缓解黄褐斑的形成。

本文节选自《杏苑三代传承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