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这儿——一本75年前的毕业留言簿

 cjs芈人 2024-05-25 发布于安徽

1949年的夏天,一个20岁的青年高中毕业了,这是他唯一完整读完的一个学习阶段,由于抗日战争期间颠沛流离,小学和初中时期他辗转了几所学校和私塾,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秋天,他才得以考入贞幹中学(合肥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毕业之际,这位青年心里很不平静,他用宣纸做了一个毕业留言本,请老师、长辈和同学们为他写几句话,作为未来的指示和参考。

这位青年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写了《写在前面的几句話》:

当此种环境之下,不禁有无限的感想。毕业后到底作何进行呢?当然不是升学即是就业,总之要换一个新环境了;而且以后所接触的环境,要比过去的环境复杂多了;尤其照我这样资质拙笨、根基浅薄,从前在校学习又未能及时努力,处处认真;一旦走入社会,对于应付环境方面,真是感觉手足无所措了;但为着补救我的缺点起见,我不能不寻出一个正确的方向,作为今后适应环境的南针;因特装成这个小册,敬请诸位长者、老师、学兄们赐題数言,给我明确指示,那末此后的我,庶几不致在歧路中彷徨,时时兴望洋之叹了。

图片


这一天是1949年6月22日,这位青年则是我的父亲刘定九。

3天后的6月25日,当时学校的负责人之一张公忱先生在留言本上写道:“现代青年,要了解新的人生观,以发扬自己的自动性和创造性。”据资料介绍,张公忱先生是合肥一中1949元月复校委员会主任,他的赠言与书法一样,周正、大气,对于他的学生充满了期待。

图片


1949年3月,军代表郑鑫、李众等接管学校,成为学校的负责人,他们的留言分别是廖承志和朱德在全国首次青代会上的讲话摘要,充满了时代感和革命性:“青年的基本任务是学习。中国一切爱国青年,今天处在全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时代,处在全中国人民着手大规模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时代,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努力学习。”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郑鑫和李众的赠言日期是6月24日,但李众的留言在第九页,郑鑫的留言则在第十一页,张公忱、周亮孙、杨永诚、宋建生诸位先生的赠言都在他们的前面。我想,如此既是一种谦让,更是一种尊重。

图片
图片


8位老师和长辈之外,是22位同学和准同学,他们的赠言短则三两句,长则洋洋洒洒两三面纸。虽然合肥解放还不到半年,但是不少同学已经能够运用时尚流行的革命语言书写分别赠言了,如今看起来依然是单纯而不乏激情,很真实也很可爱。

发扬你生命史上光明伟大的一页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在这伟大的时代中没有不耕耘的收获。(世衡)

以坚定之毅志,创造未来的新生,以光明之火炬,烧去人世间的荆棘。(运扬)

树立与工农结合为工农服务的观点,献身于革命事业!(王利祝)

让我感觉到颇为惋惜的是,一位名叫周先余的叔叔,抗美援朝战争时牺牲了,他给我父亲留下的通讯地址是“合肥上派河”,不知道当地是不是有有关的记录、纪念和宣传。

图片


在我看来,父亲这本同学录的价值不仅仅是同学们之间友情和祝福的集聚,还是真情和关切的流露,好几位同学的赠言间接或直接地指出我父亲身上存在的问题,可谓诤言,尤显可贵。这样的赠言现在很难看到了,因为基本上没有人会干这样的“傻事”,说这些让人不开心的话。

人有毁我者,即我十分有理,亦必有致此之由,当痛自刻责;人有誉我者,虽即十分确当,到底有些过情之处,当深自愧励。(苏经道)

反对这样的态度:一批评到到他的错误,他就匆忙接受,但是事情仅止于此,而不认真改正。(步勤)

相处了四个多月,我觉得你的脾气与涵养都还不够,因此使得许多同学对你有意见,闹得不团结的现象,这是革命工作者所最要不得的。所以我希望你以后别人对你建议时你应在你的头脑中冷静的想一想,虽然有时别人是对你的报复,但你也得想想,别人为什么要报复你?并且你若没有错误的话,别人也找不着题目对你报复。所以,你应抱着无论别人对你建议的动机如何,都要多加思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接受。不要挺不住气,给建议的人迎头痛击,不得下场,要知道,打击别人别人一定要打击你的!
好了,愿你以后对事对人都不要硬性子,多克制自己一点吧!(吴彦骏)

图片


我很诧异那个一向温和内向的吴彦骏叔叔能够写这么一大段直言不讳的话,如果这样的语言出自他快人快语的夫人范阿姨之口,我反而不会觉得奇怪。不过我现在感觉吴叔叔不仅是一位有修养的含蓄之人,更是一位有主见的成功人士,很不简单。他一生平稳,官至厅级,但又不忘老友,老两口晚年和我父母过往甚密。

当然,我也很佩服我父亲的胸襟,他不但没有撕去几位同学(尤其是吴彦骏)的赠言,而且保存了几十年。由此看来父亲真的是把这些赠言作为他人生中一种“明确指示”,至于父亲是不是因此“不致在歧路中彷徨,时时兴望洋之叹了”,我想应该是的,日益成熟起来的父亲坚强、勇敢、智慧、勤奋,最终度过一个又一个屈辱险恶的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来之不易的成就。

同学赠言中,也有比较浪漫甚而幼稚的,比如来自巢湖的赵俊远同学的,尽管很长,我还是忍不住尽量多地引用:

老刘,三个月的相处,使我们由陌生而相识,更进而成为知己朋友。我们在一起谈过天,在一起抬过杠,更在一起办过我们的《跌相》刊。今天,我们即将分手了,我为着珍惜我们这几月来的宝贵友谊,因而写下一点临别的赠言,作为他日的回忆:


别了,我们没有眼泪,
          有的是洋溢着的友情;
别了,我们没有离愁,
        有的是一颗共同为人民服务的信心;
……

图片

在这一大段赠言里,我们可以知道父亲在一中读书期间还与同学办过一个名叫《跌相》刊物,是纯文学的?还是讽刺幽默的?我有些好奇。

相对而言,我比较喜欢后来成为医生的朱从琰叔叔的赠言,浪漫而理性,只是我不知道文中的“凯”又是哪位叔叔。

朋友:是一年前的一个夜晚吧?我们三人——凯——坐在天井中,手中拿着酒杯,对着薄云遮着的月光,闲话着人生的一切。现在是各自东西,何日再能相逢,这只得去问主宰了。虽然我们现在是处在大时代的浪潮中,不应该沉溺于感情,应该抱着为人民的精神,去拯救被压迫的民族。可是“人”究竟是感情动物,所以在这将分离的时候,让我们翻一翻一年前的历史吧!

图片


其实,留意一下父亲各位同学的通讯地址也挺有意思:市区的中山路、中山中路、中山东路、东门大街和官盐巷,东乡六家畈,肥北吴山庙(苏牌坊),合肥上派河”。不过我最感兴趣的是“鼓楼鸿旭商号”这样的地址,信息比较多,至于“巢湖烔炀河亿泰和号转交唐家咀村”,信息量就不是一般的多了。

刘承球叔叔的赠言很有意味:
人生时刻在求知和深造中,永远没有结业的时候。

图片


杨永吉叔叔的赠言很有激情:
生命应当像一条大江,雄壮的歌唱,浩浩荡荡的向东方流……
生命应当像太阳,不想别人的赐予,自己却不断给予人光明、温暖,凡是自己光芒射到的地方便是一片欢呼声。让天灵鸟永远在那里愉快的歌唱,让那里永远充满着清新的空气,让人们永远向你亲切地呼道:“他来了”,而自己却对自己说:“我在这儿”。

图片


而自己却对自己说:“我在这儿”。

这本绵软的毕业赠言本对我们说:“我在这儿”——75年了,“他们”,那些老师和同学们的临别赠言,和“我”一直都在这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