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未来无人作战基本模式

 和相品 2024-05-25 发布于北京
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是指在互联互通网络体系支撑下,将遂行同一任务的有人作战力量和无人系统进行合理编组,通过增强有人与无人作战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达成更加直接的战场信息交互、态势情报共享、行动协同与作战支援,从而提升整体的作战效能,是未来无人作战最具运用价值的作战模式,也是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空军就曾探索利用C-130运输机对AQM-34无人侦察机进行机载控制,以实现无人机和有人机的编队飞行和协同侦察;英国奎奈蒂克(QintiQ)公司从1999年开始研究论证单架战斗机对多架无人机进行控制和协同,2007年与国防部联合进行有人-无人机编队飞行试验,实现了有人机飞行员直接控制4架无人机的飞行;法国达索公司的“神经元”无人机,自2014年3月与“阵风”战机、“隼”7X商务机等进行编队飞行后,于2020年2月又与法国空军合作,完成5架“阵风”战机和1架预警机的协同作战试验;2023年7月,BAE系统公司利用以色列ELTA系统有限公司的RexMK II无人步兵作战支援系统,在ACV-C4/UAS两栖战车上成功进行了有人-无人编队测试。

图片

由此可见,有人-无人协同作战已成为当前智能化作战研究的热点,世界军事强国都在积极探索,加紧相关技术验证与实装测试,大力提升有人与无人协同作战能力。根据无人装备性能作用发挥,与有人力量协同遂行的行动,包括协同侦察、协同打击、协同突击、协同保障、协同防护等。   
模式一:有人-无人协同侦察。主要以无人侦察机、无人侦察车、无人潜航器及各类无人监视设备为主,与武装侦察、技术侦察配合,结合情报信息需求,注重多种侦察力量并用,区分“空中、地面、水下”3种方式,构建多维立体的侦察体系,采取“远距扫描侦察、定点长时监视、抵近侦察定位”等手段展开协同侦察,融合生成敌情整体态势,定位关键节点位置,核查目标信息。美海军装备的“反潜战持续跟踪无人艇”(ACTUV),能够与相关有人作战平台协同作战,既可将跟踪潜艇过程中获取的潜艇水声特征等情报传递给海上巡逻机或其他反潜兵力,也可接收水面舰艇、潜艇、反潜直升机等作战平台传递的敌目标数据,并协同对敌实施空中、海上、水下的立体侦搜。

图片

模式二:有人-无人协同打击。主要以察打一体的无人机、无人战车、无人潜艇等等为主编组无人作战队组,与炮兵、陆航、电抗等力量建立直接支援关系,采取“无人自主打、有人引导无人打、无人引导有人打、有人无人互补打”等多种方法,空中无人侦察机前端抵近侦察,情报处理力量后台实时研判,依托“无人机—火力打击模块—电子对抗模块”链路快速打击、协同压制、毁伤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对重要目标实施补充打击。2015年6月,美陆军就采用“无人引导有人打”的方式,使用1架MQ-1C“灰鹰”无人机主动探测目标后使用激光指示器进行标示,并引导1架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发射“海尔法”半主动激光制导导弹成功击中目标。   
模式三:有人—无人协同突击。主要以具有攻击能力的无人装备与陆、海、空突击分队混合编组,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方向,掩护突破、伴随突击,采取“无人先行、协同突破、火力掩护、综合清剿”的行动方法,按照“无人在前、有人在后,无人在上、有人在下”的突击方式,实施协调一致的持续突击,迅速打垮对手。2015年12月,在对“伊斯兰国”(IS)占据的754.5高地发动攻击时,俄罗斯使用6台“平台”-M履带式无人战斗车辆、4辆“阿尔戈”首轮式无人侦察车、3架小型无人侦察机,以及3辆2S5型152毫米有人自行火炮,首次成建制组织了地面有人-无人突击作战,并成功达成作战目的。

图片

模式四:有人-无人协同保障。主要指把具有保障功能的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等装备编入有人分队,采取“伴随行动、前出支援”的方式,遂行通信、工程、防化、卫勤和运输投送等保障任务。实际运用中,可利用系留无人机滚动开设信息中继节点;可采取无人车抵近炸、无人机空中打的方式,开辟重要通路;可通过在核化生重要危险源周边预设无人监控站和无人洗消设备,遂行防化保障任务;可将无人运输投送装备加强到营保障组、旅保障群,围绕“供、救、运”保障需求,打通弹药前送、伤员后送和供应保障“最后一公里”。2011年11月,美陆军向驻阿富汗南部的第10山地师配备了4台“班组任务支援系统”(SMSS)多功能无人运输车,协助作战分队完成后勤运输任务。SMSS是目前美陆军最大的地面无人运输车,能为9-13人携带约450Kg的物资器材,既可遥控和自主运行,又可语音控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人工驾驶。   
模式五:有人-无人协同防护。主要以反无人机力量与传统防空、电抗力量联动使用、互相配合,构建“点面结合、效能互补”的综合防护体系,采取“骗扰结合、协同攻防,前推部署、多层截击”的行动方法,在联合作战体系支撑下,多维侦监敌空中有人、无人机动向,运用电磁干扰、链路截获与火力打击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抗击敌空中威胁。2013年10月,美海军陆战队使用搭载“潘多拉”电子站系统的MQ-9“死神”无人机,与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协同执行电子干扰任务,以保护其他作战飞机的空中安全。

图片

以上5种有人-无人协同作战典型应用模式,形式上相对独立,机制上又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和支撑,在进行联合作战时,必须根据战场环境、战斗目的、作战进程和无人装备性能等因素科学合理编组、灵活把握运用,最大限度发挥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效能,提升整体作战能力,从而打赢未来智能化战争。   
        

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