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鸟人说鸟事】三人闲聊鸟事:聊一张大天鹅鸟片(全文1500字)

 新用户2223N9xr 2024-05-25 发布于辽宁

【鸟人说鸟事】

三人闲聊鸟事:聊一张鸟片

户外活动

三人没事闲聊,聊鸟的事,聊拍鸟人拍鸟的事。今天,三位聊起了下面这张片……

北票冬天鹅

丙:
这是前年拍的一组大天鹅的片子中的一张。那时候,鸟友们都热衷于大天鹅在雾凇里,在晨光里——北票大天鹅的代表作。也正是如此,吸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拍鸟人,那时候,北票大天鹅火得一塌糊涂。
天天拍,觉得有些烦了,更重要的是,都在一起拍,和别人的一比较,总是技不如人,“为什么差距咋就那么大呢?!”于是,就脱开了大群,自己个儿去找落单的大天鹅拍。
也许和我一样,总有那么一些个大天鹅“格色儿”,就是不聚群,喜欢跑单帮。这倒和我吻合了,我就四处散找,找到了就等,等他们好了就拍。
现在翻看片子,这一类的大天鹅倒是片子不少。

乙:
片子不错,这样的北票大天鹅这样的片子展示的不多。不雷同,这是其一;其二,雪天大天鹅如何表现还是需要一定的手法。冰天雪地是大天鹅的衬景,有一篇文章说“冰雪为衬”吗。这样使主体大天鹅更为突出;其三,画面整体合理。尤其是那一片杨树林和杨树林透过来的光和光影映照的树挂,为片子加分。
要说不足,感觉裁剪底部有些留白少了;如果不是起飞、静态,是不是更好;后期还有欠缺,还可以把林子的阴影,透过林子的光线再烘托一点,也许片子更有张力。

甲:
手机里存了几张那些最为流传北票大天鹅片子,选择2张,做一个对比。

从视觉上看,这些片子夺人眼球,也广为流传,也是北票大天鹅的代表作。但这些也只是北票大天鹅的一个方面,就好像新疆雾凇疣鼻天鹅一样,说到疣鼻天鹅,一下子就会想到新疆一样,这就是现在的网络力量。
但是,任何一种鸟都不是一个模式的。都是一个模式了,就是雷同,可我们现实中就是存在着反反复复的雷同。雷同也不是错误。比如元阳梯田、比如的事情很多,都是重复,重复越多,说明越重要,越必要。
不能说第一张片子和后面的片子对比就不好,一看第一张片子未必就知道这是北票大天鹅的片子。北票大天鹅冬季版的标记就是大群、雾凇、晨光、低角度,无论您怎么劝,他就是看着那样标志性的好。外地人来北票拍摄的目标就是这样一张片。
至于审美多样性,至于全面记录,至于艺术创作,至于摄影专家专业人员怎么评价、至于糖水片不糖水片等等都需要从摄影创作的艺术角度去深入探讨。这些,我们所有的言论都不具有权威性。
乙:
就当地拍鸟人而言,更需要的是不同,因为这些拍鸟人都有了这些方面的记录,这样的片子很多了。很多是前提,是追求新颖、不同的前提。
北票大天鹅和许多鸟点一样,成为了拍鸟人的打卡地。拍鸟人作为群体,有如此之多的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拍摄的鸟片,是一种雷同;但作为个体,他的视频、他的相片都是第一次,他满足的是拍摄到,发几条作品即可。

丙:
说得深入些,又说到野生鸟类摄影创作这一话题。“拍鸟不拍什么”才是自己的人性化选择。说到个性化,我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拍摄对象的情况下,要有自己的选择。这个选择也包括技术方面的,也包括器材方面的选择。而往往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另一个方面,就是“不拍什么”的选择。既然不拍的选择确定了,那么就需要选择拍摄什么。往往在这种选择的时候,我们的野生鸟类摄影创作的意识就增强了。

甲:
今天的闲聊,是由一张片引申到野生鸟类摄影创作的这样一个话题。就拍鸟人拍鸟的目的而言,目的不同,则选择的拍摄目标、选择的拍摄方式、方法都不尽相同。有些摄影师就是为了不同于大众而“独行”,这是一种创作精神,这些人不辞辛苦,“也胆大妄为”都敢说“不拍鸟点”,追求“野拍”——这些人不错;就拍鸟的目的而言,有些拍鸟人就是游走于“鸟点”,跟着鸟讯走,天南地北到处游,哪里有鸟哪有我,一年两年就是大师——这样玩没错;第三种玩法则是以上两种兼而有之——这也没错。
拍鸟无定式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