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唱道心法

 夜半钟声到客船 2024-05-25 发布于重庆
图片

调剂之工,全在升降。升降之法,全在静观。静不终静,静中有动;有动非动,造化转旋;观不执观,观中有觉;有觉非觉,灵光恍惚。静而后观,观而能静,是为静观。

当此之时,鼎虚而药实,水刚而火柔,一烹一炼,一嘘一吸,皆与天地同其玄化。

问曰:静坐几时,可见元神元气?师曰:静坐至无思无念之时,则真息绵绵,元神见而元气生矣。曰:神气有形乎?师曰:清空一片,安得有形?曰:然则何以谓之神?何以谓之气?曰:其中灵者谓之神,运者谓之气。

凡身中之火为情欲所发,此为阴火,精为阴火所灼,则命门之精随火而泄。

采阳之时忌动,阳之生也,一意融结,静则阳生,动则阳歇。阳有形乎?以我之意为阳之形。神能化气,神静则气有不生者乎?一动则意止,意止则神不续而阳息矣。

结丹之时忌滞,阴阳交会之后,急用一意将黍珠一粒送归黄庭,封固鼎内,稍滞则精老,不能含阴,遇火则躁,恐难成胎。

用火之时忌暴,阳既采,胎既结,十月之火犹如一日,一日之火犹如一刻,此为纯火,胎从纯火中烹出,则坚刚不坏,旷劫独存,上天下地,飞腾自在。若有时忘却,一念忽及,加意烹炼,一团躁急之气,虽坐到息息归元之候,终是暴火,由其自断续加意为之也。

由此观之,炼丹非易易事也,自知无火,方能用火;自觉无阳,方能采阳。

图片

问五气,师曰:五气者,五脏之气也。气在气穴之中,而流通于五脏之间,于肺则为金气,于心则为火气,于肝则为木气,于脾则为土气,于肾则为水气,是谓五行之气。

平日间气行于五脏,各有衰旺,过衰则病,过旺则病,甚至阏塞不通,则有瘫疯痈肿之病。

人到息息归元之后,气穴中之气蓬蓬勃勃,从尾闾上透泥丸,与脑中之髓如银灯相映,下至重楼,遍薰诸脏,如一轮烟月照耀于潇湘洞庭之间,结成一粒黍珠,送归黄庭金鼎之内,胎受五行之全气,故日后阳神依然与人身一般。若一气不足,阳神便少一件,不成其为人矣。

然须静之又静,玄之又玄,使这五气为先天之气,则生出阳神必是至灵至圣之物,若杂用后天,恐不成胎,虽成而不灵;求其通玄达妙,不可得矣。

炼丹之要,的的确确不过凝神二字,凝神在何处?曰:生身受命之初,凝神在何时?曰:真息归元之时。夫气在人身,一日十二周天,犹斗柄之指十二辰也。其升也,五脏之气皆升;其降也,五脏之气皆降;既降之后,五气合而为一,丹经所谓“金木并,性情一”,此其时矣。

图片

若论起汞来,则当真息归元之际,离中之汞已与五脏之气同降,况铅到神房,金能生水,铅金自生木液;金公求雌,木母求雄,必然之理,子又何疑哉?夫静功真境,以笔传之,不若以身验之。

请问阳神阴神之分。师曰:阴阳本无分也,阴未尽而出神太早,谓之阴神。其出之时,或眼中见白光如河,则神从眼出。或耳闻钟磬笙管之音,则神从耳出。

由其阳气未壮,不能撞破天关,旁趋别径,从其便也。既出之后,亦自逍遥快乐,穿街度巷,无所不之,临水登山,何往不得?但能成形,不能分形;但能言语,不能饮食;但能游走人间,不能飞腾变化;若盛夏太阳当空,则阴神畏而避之,是以虽带仙风,未离鬼趣,岂能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也哉?

问:阴神可以炼为阳神否乎?师曰:可。譬如陶人冶人造下器来,有渗漏处,不妨将这原器来打得粉碎,倾入模中,再行鼓铸。学仙之士阴神既出,不甘以小成自居,只得再行修炼,将那阴神原形粉碎,倾下金鼎玉炉,重新起火,千烧万炼,火候到时,自然阴尽阳复,真人显象。

问:何能使阴神原形粉碎?师曰:忘其身,虚其心,空洞之中,一物不生,则可以换凡胎为灵胎,变俗子为真人,而事毕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