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命运的三次机会 (深度好文)

 阿丸的小号 2024-05-25 发布于广东

互联网壁纸

听说一个女人有3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1.  学历

  2.  婚姻

  3.  自我觉醒

昨天,我躺在床上,顿悟了。

我意识到:我正在改变我的命运。

长期以来,有两个问题困扰我很久:

  1.  为什么我总是很容易紧张

  2.  为什么我那么急躁

我所说的紧张,可能小到你只是路过看着我做事,我都会觉得紧张。而我所说的急躁,就是如果我和你约定9点见面,你8点50还没出现,我就会开始来回踱步,反复看表,看信息,像热锅上的蚂蚁。

紧张那道题的答案,在陪我妈看胃病的过程中,我悟了。可能是遗传,我妈是那种“明天要去旅游,今天晚上会兴奋到睡不着”的人。而且,据她说,在等待医生叫号的过程中,她也会感到莫名紧张。只记得医生说,她可能有神经衰弱的毛病,或者胃神经过度敏感。

道理知道,但这个问题依然是持续困扰着我。

这种紧张,在我这里,就有点类似这样:白天你喝了一杯咖啡,晚上身体想睡觉,但头脑却很清醒。有时候,你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于是,像这些事情,对我的心理无疑是“折磨”:

1. 下午800米体测

2. 明天参加高考

3. 下星期公开课

4. 轮到我做汇报演讲

5. 给长辈发红包

6. 等一下要招待我不认识的人

7. 面试

......

按照紧张程度的不同,身体会呈现不一样的反应。

有时候心跳加速(躺着就失眠了),

有时候腹部抽痛(严重时候会腹泻),

有时候身体紧绷、讲话发颤,

有时候大脑回放知识点,

有时候吃不下东西,

有时候因为紧张而呈现头脑空白,写字发抖等......

用现在很流行的话,可能已经达到了“焦虑躯体化”的症状了。

看似痛苦,我也找不到什么解决方法。我只是知道,当这些引发焦虑的事情过去的时候,我的生活又会恢复正常。所以我安慰自己:这些“应激”反应,是祖先的基因留下来保护我的。因为人遇到危险,就会激发所谓的“战逃反应”。我的身体,可能正在很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我吧。

只是就像容易过敏的人一样,有时候难免出现反应过激,保护机制过猛的情况。这时候就对我造成了某种困扰。但好在:多年应试习惯的我,在那种看似“严肃而正经”的场合,也多少锻炼出来了这样的技能:有时候把知识点练到熟练,紧张但不影响自己的表现,只是过程略微难受。

当然了,有时候也是会影响发挥的,得看状态。

再说说“急躁”这道题。

我一直觉得我的急躁易怒,是个人性格原因。我一直把它当作是自身的问题,但昨天我躺在床上,忽然想到另一个角度:

我爸这边的家人们,好像就是这种“急躁”体质的人。

干什么都火急火燎的。

我爷爷是这样。

我伯伯是这样。

我爸曾经也是这样,现在稍微好一点了。

比如他让你五点半出去吃饭,五点二十就开始在楼下打电话催你:“快点快点,说了五点半出去,怎么还没好呀......”

等不了的时候,就会冲上来继续催你。盯着你,赶紧收拾好出门。时不时还会吼几句:“快点咯,等下堵车,要早点出门。”

我又想起我爸曾经告诉我,他发现我们有家族性高血压的倾向,提醒我们老了也要注意这个。

我昨晚躺在床上想:高血压可能就是因为性格太急躁了吧。整天那么急躁易怒的,血压不往上飙升才怪。

有人说,“基因决定个人命运”,其实归根到底,还是“环境影响着命运”。因为住在一起的人,饮食、作息都太相似,性格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就容易得差不多的毛病。

我忽然就对自己“急躁易怒”这件事,有了某种更深的内在的连结。可能这也是跟我“紧张”的一样,是从我父母那里受到影响的。

用一种更灵性的观点去看:你容易共情谁,你就容易背负谁的命运。

长久以来,我爸都是一个我比较敬佩和容易共情的人。因为我会下意识觉得他赚钱养家很不容易,因而想要替他分担这也是再正常不过了。所以,受他影响也比较大。也就是说,“急躁易怒”的我,其实正在慢慢地活出了我爸的人生故事。更准确地说,是我爸整个家族的故事。

这不是我,这是我爸他们的故事。我对自己说。

无名老师说过,当你和父母保持距离,就不容易背负他们的命运。不能对抗,要接受和尊重,否则你会活出来一个和他们一模一样的故事。

是的,也许“紧张”的我,是在共情着我妈;而“暴躁易怒”的我,则是在共情我爸,这些都不是我,它只是我们家族命运的其中一部分。

这些部分很重要,因为没有父母,也就没有我。所以,我要接受这两个面相,因为“紧张”的妈妈,和“急躁”的爸爸,养育了我这个人。所以这两部分,一定是有它存在的理由的。也许紧张的妈妈,是为了每天按时送我们去上学,害怕迟到;也许急躁的爸爸,是为了好好工作赚钱,让我们可以有好的生活......

但很重要的是,它们都不是我,我对自己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如果你是一个同理心很强的人,可能你会容易为别人难过。当你身边的人,跟你说了他的伤心事,你就会不自觉也变得低气压。也就是说,你被他人的能量场影响了。

我感觉我就是这样的人,毕竟我看电影是容易被感动的人。

容易同理父母,同理他人,所以很容易莫名担心,莫名紧张,莫名急躁,也许这都是因为我太过于“代入”他们了。尤其是父母,这些离自己很近的人,很难说完全不在乎。但太在乎,就会容易活出来他们的影子。

我还意识到了什么事情呢?

昨天我躺在床上,发现我经常做事有点不知节制。有时候蛮疲惫的,但是又会继续做,好像停不下来,非要把全部做完才安心。如果我写文章写到一半,被我妈叫去吃饭,我就会很愤怒。

但当我结束了一天的事情,躺在床上用经络棒子按摩的时候,我才发现怎么这里酸,那里痛的。昨天我在想:为什么白天我感受不到这些东西?也许这些提醒休息的讯号,一直存在,只是我意识上没有察觉。可能我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做的事情上了,所以忽略了我的身体层面。

这说明,我也是一个容易一下子给东西给太多的人,有时候会忽略了自己的需求。这个人像谁呢?好像是我爸,又好像是我妈,我经常觉得他们对我们付出很多,把自己搞得累累的。

原来我已经不自觉背负了他们的命运。

也许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背负祖辈的命运。如果不觉醒,他们会容易掉进差不多的坑里,这就变成了一种类似“遗传”的现象。其实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这是孩子对父母的爱,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我的父母。但很好笑的是,我又变成了另一个他们。经常给别人做辅导,聊了很多,但没有留意到其实我也需要停下来,喝一杯水。

其实我需要的是,多照顾自己一点,少管别人。我经常给别人付出太多了,忽略了自己,把自己搞得累兮兮的。也许潜意识的我觉得:只有一直一直对别人好,我才能被很好地对待吧。

其实我可以说:我不需要做什么,就可以得到别人的爱。因为我是值得被爱的,不是因为我非要达到什么条件。

只要我相信这个故事,我就会成为这个故事。

我用我的意识扫描了一下我的身体,感受有哪里还是紧绷的,告诉他们: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

忽然我感觉身体好多地方都松开了,有更多的呼吸能到达,也似乎变得更加宽敞。我懂了!每当我感到紧张的时候,或是感到暴躁的时候,就是我的祖先,正在和我融为一体的时候。

听过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个体,而是承袭着祖脉而来的。简单来说,你的基因背后,是由祖先的基因一代代传下来的。这些东西,都是有关联的。你流淌的血脉,既有祖先的加持,也有家族的业力影响。

我好像忽然知道如何改变命运了......

知道紧张在保护着我,知道暴躁在保护着我,但不要认同,也不要对抗。因为认同会让我们不自觉背负,越对抗,越成为。我学吸引力法则的时候,老师说“能量是喜欢被关注的”。你越关注它,那个能量就会更加放大。

就像小朋友闹脾气,你越理他,他越来劲。你哪怕是假装不理他,他后面自己就会消停了。

不用做什么,只是关照我的紧张和暴躁,陪伴他们,安静地自己呆一会,体会这些感觉从身上穿过。就好像当年一无所知的父母,一样用自己看似笨拙的方式,始终陪伴着我们一样。

保持这一份觉知,带有更多的爱,其实我们就不自觉活出了另一个自己的人生。意识,看见,超越。意识是一份尊重。看见是一份爱。超越是一份智慧。

我已经走了第一步了,意识到。我是我,父母是父母,情绪是情绪。他们有关联,但又可以彼此分离。

想起那首《致橡树》: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但为什么很多人走不出第一步呢?因为他们对父母的爱太深了。或者说,无法下狠心,在精神上和父母断奶。没有意识到,爱是需要分离的。小鸡不离开母鸡,它永远无法长大。也许意识到,却又难以做到。因为改变是痛苦的。

一个长期被暴力对待的孩子,哪怕他知道暴力不好,还是会继续走进那个“被暴力一点对待”的场景,因为这是他的舒适区。他觉得这样很安全。因为我们小时候,能够依赖的人只有父母。所以无论他们如何做,我们都会依赖他们,包括,不自觉“接受”他们身上的特质。

你不接受又能怎样,你就会饿死啊。所以,你其实当时是没有选择权的。你是如何被养育长大的,你就很容易变成那个样子,活出那个样子。

但好在,一切都不晚。

每一刻,我们都可以选择,选择权在你手上。

“看见即疗愈”

共勉!

PS:所以我决定停更几天,光明正大让自己休息一下。也许这是给我最大的爱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