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为肿瘤患者开启一扇窗(六)

 昵称51657969 2024-05-25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食管癌,中国是食管癌的发病大国,食管癌患病率及病死率均排在全球第5位。至目前为止,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者认为可能与亚硝胺类化合物、慢性刺激、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过食热烫等)、微量元素缺乏、微生物作用、基因遗传因素等有一定的关联。进行性吞咽困难、饮食不下是食管癌的典型临床表现,长此以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虽然目前手术、放化疗、靶向及免疫等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但治疗后诸多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在某种程度上仍困扰患者身心,甚至恶化病情。

2024年3月,我们中医护理门诊接诊了一位寻求虎符铜砭刮痧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现分享如下,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求医无门的人。

基本信息:男,72岁,2024年3月5日第一次就诊。

主诉:进食困难5月余,现症状加重,吞咽困难,进食有呛咳,流口水,有痰。

基本病情:患者于1998年发现大腿根部长了两个淋巴瘤,确诊淋巴癌,给予放疗、化疗10个月,治疗后未再复发。

于2023年10月发现吞咽进食困难,有挡感,去医院做检查确诊食管癌,期间放疗30次,口服化疗药,每21天打一次单抗。


患者是我的亲戚,我强烈推荐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护理门诊寻求刮痧治疗。

既往史:淋巴癌26年。

用药史:每21天打一次单抗,口服安替可胶囊。

望诊:面色晦暗无华,双目无神,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舌尖红,舌质暗,舌下金津玉液粗黑粗怒张;颈前部有放疗后结痂创面2处,颜色黑暗,肌肉纤维挛缩;头部及身体散在大量红点。

闻诊:语声低微,少气懒言懒动。

切诊:脉细数。

中医诊断:噎膈病(痰气交阻证)。

西医诊断:食管癌。

治疗方案:



1、肺经、心包经、心经、大肠经、三焦经,重点处理合穴:尺泽、少海、曲泽引气血下行,强心肺功能;曲池清内热、天井疏通气道。原穴:太渊补肺气、神门安神定志、大陵调气止痛、合谷祛邪清热止痛。外关穴、支沟,调阳维脉,疏通气水道。

2、头部刮拭:双侧胆经,下丘脑投影区,从头顶到后脑勺之间全覆盖,椎动脉、双侧颈动脉刮透;风池、风府、天柱、安眠、翳风,防外邪袭肺(指导患者每天刮头2~3次,磨黑痧,下丘脑、脑垂体重点)。

3、大椎、大杼、神堂、膏肓四穴重点,膀胱经内外侧切进去寸刮,T1外侧、T11-12、尾骶骨;肝区、脾区,心肺投影区刮透,侧线刮过腋前线,腰骶部刮透,气冲病灶;渊腋、大包、章门、带脉穴,以清肝利胆。

4、胃经、胆经、胫骨中段,足三里、下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以助胃气通降;阳陵泉、胆囊穴、绝骨、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以清利肝胆;公孙、太白补脾气;癌三根排毒;申脉、照海补一身之气。

5、刮胸腺,纵横刮,刮至中府、云门;膻中穴重点,以加强行气活瘀;胆囊窝、日月、期门穴重点,疏肝理气;刮锁骨。

6、刮颈部,360度刮拭,以促进新陈代谢,修复创面;使放疗后挛缩的肌肉纤维变软,皮肤颜色变浅。

7、开四关:双合谷、双太冲(刮痧后针刺效果更好),行气解郁。

8、四井排毒(患者居家配合磨黑痧)。

9、刺络放血:T1偏左侧放血(每次刮痧后放出大量淤血)。



效果评估:在中医护理门诊刮痧10次,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如下。

1、患者原来一边说话一边流口水,情绪消极,不愿与外人沟通,现在口腔分泌物减少,不流口水,痰液减少。愿意与人交流沟通了。

2、原来需要一边喝水一边吃饭,咽得稍快会出现呛咳,现在吃饭不需要喝水,吞咽改善,无呛咳,睡眠可,二便正常,日行万步,身体没有不适。

3、原来头部及身体散在红点,现在皮肤完整,红点消退。

4、面色泛红有光泽,舌体正常,舌尖红,苔白,舌下金津玉液变细变短,颈部创面愈合,皮肤颜色变浅,挛缩肌肉变软。

5、3月21日影像学报告显示食管肿瘤部位和1月18日片比较没有明显变化。

图片

案例体悟: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饮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则呕”及《诸病源候论》所言“噎膈者,饥欲得食,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带痰涎而出”与食管癌的临床症状相类似,故一般将食管癌归属于中医“噎膈”范畴。吞食不畅有梗阻是为“噎”,食入即吐乃为“膈”。病因病机方面,历代医家及其论著中均有所阐述,总结归类为病因以情志不畅、酒食所伤、年老体衰、正气虚损等为主,病机涉及“痰凝、气郁、热结、血瘀、正虚”等多方面,终致食管狭窄、滞涩,食不得下而噎膈乃成。

李道政先生启迪于华夏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北斗星象天人合一、调兵遣将虎符之威力,设计铸造了“奈何以病惧之”的虎符铜砭刮痧工具,与点穴、按摩、刮痧手法相融合,调理后辟谷、禁艾灸热疗、避免进食补益类食品及药品,形成独具特色的李氏砭法虎符铜砭绿色外治方法,突破了现代医学许多疾病的治疗瓶颈,为临床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伤寒论》:“难治危症,久病痼疾,必先救胃气,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黄元御《四圣心源》:“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顾护胃气贯彻于疑难重症病人的救治始终。

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的“通论”是调理肿瘤之大法,可达到“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之功;“徐而和”手法所造谷气,可透皮入骨,直达病灶,“气聚成形、结散成气”;刮胃经、胆经,利胃气、胆气,右降以通六腑,助肝脾左升,达阴阳平衡。刮拭胸腺,激活人体T细胞,使其输出增加,增进人体免疫功能,提升抗病能力。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