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的《庖丁解牛》(含拼音、配音、译文、注释、古籍)

 新用户38922816 2024-05-25 发布于海南

图片

(。・∀・)ノ゙嗨~大家好,今天给各位爱学习的朋友们准备了一份大礼——庄子的《庖丁解牛》拼音、配音、译文、注释以及古籍宋刊《南华真经注疏》中的原文。


文章速览


  • 文中第部分:简单了解作者;

  • 文中第部分:古籍宋刊《南华真经注疏》中的全文;

  • 文中第部分:庄子的《庖丁解牛》拼音、配音、译文和注释;

  • 文中第部分:“阅读原文”处《庖丁解牛》拼音打印稿。(密码:1314)


简单了解下作者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也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的祖先是出自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导致楚国内乱,他的先辈为避免牵连之罪而迁往宋国蒙地。庄子一生中只从事过地方漆园吏的官职,因为崇尚自由而拒绝了同宗楚威王的招聘。他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被后人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宋刊《南华真经注疏》中的全文


选自《南华真经注疏·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节

*竖图上传会降低失真率,手机、平板可点击图片横屏放大查看。PC端可“另存为”后旋转查看。

图片


《庖丁解牛》的拼音、配音、译文、注释


牛的复杂性不言而喻,庖丁解牛之所以能够轻松简单地一刀下去,刀刀到位,是因为他掌握了牛的肌理。虽然每头牛各有不同,但它们的肌理却是相似的;同样,每个人的生活虽然各有不同,但基本原理是近似的。庖丁由于熟悉牛的肌理,自然明白何处下刀。生活亦如此,如果能深刻理解生活的道理,把握其中的规律,就能像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从而化繁为简,真正实现轻松自在。

图片

图片

图片

谢谢您的“赞”、“在看”和“分享”,

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