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解读《酱园弄》:闪耀国际的中国女性力量

 耐观影 2024-05-25 发布于泰国

在没有闭幕片的这一届戛纳,入围非竞赛单元的陈可辛导演的新作《酱园弄》在法国时间5月24日晚十点一十五分举行了首映。晚间喧哗戛纳的黄金时段,照亮红毯的大灯与两旁记者的相继闪烁的闪光灯,都让当晚的氛围称得上沸腾。陈可辛导演携演员章子怡、王传君、雷佳音、杨幂、大鹏、李现和此沙,以及制作合伙人吴君如以及联合导演韩帅共走红毯。红毯时长与关注度都不输给主竞赛的电影首映场。

影片《酱园弄》在立项之时就有着很高的讨论度,不仅因为有巨星章子怡的加入,以及一众炙手可热的演员的持续加盟,抑或是围绕陈可辛泛亚洲制片公司的相关讨论,更因为它改编的原著小说,即蒋峰的《翻案》,涉及的“民国四大奇案之一”“杀夫”“大女主戏”等吸睛关键词。

首映过后,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涉及的女性主义或跨越七十年的中国国家命运等话题,《酱园弄》都在呈现视觉美感与情绪力量共存的影像的同时,以演员出色并常带有颠覆性或惊喜的表演为基础,共筑了一场奇观与现实意义共存的时代群像画卷。而其中为女性命运发出声声呐喊也无疑适用面对当下的社会新闻与舆论焦点。

导演:陈可辛

主演:  章子怡 / 雷佳音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语言:汉语普通话

《酱园弄》戛纳放映的版本带有龙标(中国电影公映许可证),全片一百五十分钟的每一幕都是女性苦难与争斗的注脚。英语译名SHE IS GOT NO NAME让观众在接触影片的第一秒开始就能感受到由章子怡饰演的“詹周氏”绝望的生活,她的名字由丈夫与前收养者的姓组成。詹周氏饱受丈夫大块头(由王传君饰演)的家暴与他烂赌欠下的赌债的折磨,无望的生活只剩下要么被打死,要么杀死丈夫并肢解他的选择。

从被日军占领的上海到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甚至影片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导演陈可辛试图将詹周氏震撼人心的悲剧命运与人情汹汹的动荡时代命运紧紧相连。正如他在采访中所提到的:“当你周围的世界如此复杂时,生活就没那么简单了。”

影片并未一味沉溺于几近噱头式的“奇观凶案”的呈现中,而是将极致且风格化的镜头语言深入到调查整个谋杀事件始末的细微之处,让多位人物(特别是多位女性角色)之间形成勾连式的串联对比,也从全局讨论着女性从上世纪到如今在婚姻中每每落入的无应之地,那便是早已作为物料宣传开的詹周氏苍白面庞上眼中死寂般的绝境之处。

《酱园弄》剧照

反类型的商业片,蒙太奇的出其不意

冷空气漫过描有“酱园”二字石门的细窄弄堂,深夜月光透露着寂静中最扰人的不安。大提琴演奏的悬疑音乐如空气密布在几乎如同死尸惨白皮肤的夜色中,直到被某位女子用以遮盖肿胀与淤青面庞的红色头巾划破。她提着渗血的提包,去渡头抛下丈夫的头颅,只为斩断与他前世来生几世的孽缘,逃离那轮回的受苦地狱。画面落入水底,逐渐模糊视线而不可得知神秘女子的神情。紧接着便是观众的视线初次与带有冲击的詹周氏的眼神对视。

如此视觉情绪与影像美感的精准表达在《酱园弄》中比比皆是,更是影片影像质感最突出的特色,且时常呈现胶片质感,实现技术与美学的共同突破。正如与陈可辛合作了三次的本片的摄影师Jake Pollock在采访中所提到的:“陈可辛总是突破自己的舒适圈,西方观众不太熟悉1940年代的上海,而陈可辛十分希望可以从影像风格上弥补这份感知上的缺失。他想凭借现代性的敏感度,去创造对于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视角。”

《酱园弄》剧照

此外,影片在蒙太奇与色彩也不只停留在仅为奇观,而为缺乏深度的破案追踪情节增添批判的力度。例如,与警探薛至武(雷佳音饰演)相关的两次场景的切换。快门切换着警探身处或眼前的场景,前一秒被报讯记者挤满的大厅,后一秒就因质疑而仅剩薛至武一人,颇显其心虚之态。而第二次用到类似效果是薛至武得知日军溃败后冲进女囚室随机开枪的场景,他极度想要枪杀詹周氏的慌张与疯狂,在囚室内仅剩詹周氏的下一秒中化为面对她眼神的崩溃与懦弱。此处有效揭示薛至武复杂的心情之外,更为影片增加一份恍惚的非现实感。

然而第三次类似的跳闪,就与影片另一处特点息息相关,那就是现实法庭与戏剧舞台的对比。当因破防而冲上法庭大放厥词的薛至武,在一转眼一亮灯后成为舞台上被观众嘲笑的小丑时,他窘态百出,并明确表现了导演对其残旧父权思维荼毒的厌女和禁锢女性言论的反对与讽刺。

女性命运的共同体:生的可能,活的希望

《酱园弄》的叙事中心落在1937年上海沦陷至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从詹周氏与丈夫大块头从相遇相爱到相杀的过程、詹周氏的抛尸、被捕、连续三次的审判(从最初的死刑推翻至有期徒刑25年)一直到她晚年终了的结局。

于个人,奇案的三次审判逐渐揭示案件实情(诬陷偷汉帮凶、无罪主张与重审)与詹周氏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西林(赵丽颖饰演)和王许梅(杨幂饰演)三位女性的命运共同体,前者如何护住詹周氏生的可能,后者以文字与行动唤醒詹周氏活的希望。于时代,由易烊千玺饰演的盲人算命小师傅对每人命运的卜卦为串联点,预示着不可阻挡时代变迁下个人的多舛命运。

章子怡在《酱园弄》中的演技多次令人瞠目而视,精彩至极。最初她瘦弱的身形,微微佝偻的腰和几乎凸出来的充血眼球,甚至仿佛渗进皮肤里的血迹都从视觉上创造冲击力。当她遭受探长薛至武的拷打后,她紧抓着探长施暴的手掌,镜头的衔接在此处加快,更靠近角色面庞的颤抖画面与令人不安的音乐,都衬托着章子怡饰演的詹周氏的眼神拥有紧紧勒住探长和观众的口鼻的能力。在极短的时长里,章子怡饰演的詹周氏制造并传达的窒息感让她成为地狱的化身,哪怕只是对视,也会一不小心就会坠入其中,继而成为影片中极为出色的表演片段之一。

《酱园弄》剧照

此外,随着审判的进行,酱园杀夫案吸引着监狱外名流与知识分子的注意,作为记者与剧作家的西林,当她讲述名为“诺娜出走后”的带有强烈女性意识觉醒的话剧被忽然取消时,詹周氏的形象被她视为重振自己戏剧事业的有趣题材,以及她报道文字捍卫的对象。赵丽颖所饰演的这位在华丽蓬松的卷发假发与干净利索短发间切换的知识女性,不只完成在那个时代几乎不可能的“离婚”,并以笔杆与智慧讨生活。

她的卷发假发更是她在父权社会周旋与战斗的战甲,她十分清楚地知道父权社会中女性的可以作为武器的长处是什么,她懂得十分伶俐地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也会呐喊出掷地有声的宣言——“愿今天的女性不要屈服,不要让他们得逞。”然而,哪怕是象征着新时代觉醒女性的西林,也无法避免受到对女性成功的污名化打压。正如,薛至武在第一次审判开庭前急于“找到”(强加)詹周氏的奸夫,而让杀夫案落入桃色仇杀的世俗叙事中。

《酱园弄》剧组在戛纳红毯

西林与詹周氏最令人触动的是西林与詹周氏一起,为詹周氏起名“周慧珍”的情节。西林为詹周氏写的辩护文章,大字不识的詹周氏仍将其视作护身符贴身保存。因为詹周氏感受到了认可与支持的力量,也是希望的同义词。而当西林看到詹周氏在豆腐块大小的新闻报道上一次又一次圈出“詹周氏”,这个可以代表她的代号时,与她分享了自己舍弃与前夫相关的原名,而自我取名的经历。

“你来自惠山,珍有珍贵珍惜的意思。”拥有名字的周慧珍,在第三次审判式完成外形(剪成短发与穿上由布条拼凑的新旗袍)到思想的重生。西林的报道、呐喊的宣言或自我取名的经历都成为“詹周氏”周慧珍自我意识与抗争决心一步步强化的有力推动。(本文之后将统一以“周慧珍”代替“詹周氏”的称呼)

相比之下,在监狱当大姐头的王许梅则是在实际层面给予周慧珍帮助,观众从周慧珍入狱后身形的变化即可看出。若不说饼干蛋糕等物质帮助,或一首《十八相送》的情谊,当王许梅因突发的立即除以死刑命令而倒在血泊中后,她原本谋算好的出狱打算反向帮到周慧珍。王许梅曾坚信自己可以出狱,她将女性的武器总结为“脑子”、“奶子”、“肚子”,她说周慧珍还多一样那就是“刀子”,并误以为只要能拥有就能掌控命运。但即使她盘算着出狱,利用身体换取在狱中更好的生存环境,并打算用肚子里的孩子在最后换一条活路。

但面临强权者的命令与不公时,这被世俗创造出的女性征服之法则顷刻破碎地满目疮痍。她更像是直到生命最后还深陷这套骗术逻辑中的被蒙着眼的驴,捶打着自己的肚子,像是在怪罪它“不争气”,无法为自己争得一条出路,殊不知,对父权社会的女性来说前路满是悬崖,从未有过出路。

《酱园弄》剧组在戛纳红毯

在地狱深渊中争得生与活机会的周慧珍、以知识与韧性为武器的西林、沦为虚假男权社会谎言受害者的王许梅,还有仍处于家暴婚姻危机中的叶念芝,以及连同第三次审判开始前走上上海街头游行的舞女们,共同构成的是分享着同样伤口抗争之路。当周慧珍、西林与王许梅的面庞在片中相继交替出现时,周慧珍最终实现逃过死刑的生与活的道路,是由西林的存在与话语作为精神支撑更唤醒更坚忍的自我,是由王许梅给予与留下的实际帮助,以及动荡时代的崩溃与建立新秩序而衍生的无限可能性的“典型案例”。

影片最后,“詹周氏”周慧珍成为那个时代女性的代表性,时代在她苍老的脸上沉淀,曾经在照结婚照时,周慧珍被丈夫抚摸的温热手背,如今变成她收养的女性后代的手。她既是受害者,也是除去以暴制暴外别无他路的施暴者;她既是女性意识觉醒力量的接收者更是传递者。但她始终是复杂的。我们很难想象当她再次回到离开了50年的上海,回到她扔下丈夫头颅的渡头时,她会想些什么?

陈可辛导演在戛纳红毯

正如影片中所有角色一样,人性的复杂连同交错时代道路的复杂性一并呈现。正义律师叶伯休(范伟饰演)也有逼迫女儿结婚的灰色一面,善良的锁匠何惠贤却难摆脱懦弱,家暴赌博的丈夫大块头也间歇性地向周慧珍表现体贴的一面。而这些复杂的人性正如被诬陷詹周氏姘头的张保福(李现饰演)在囚车中流下的那一滴泪水一样,无力反抗的冤屈与下一秒就转向压迫结构下位者的暴力。

而有关女性意识觉醒与女性所面临的婚姻危机问题,影片讨论段落的落点有着口号化或缺乏实际解决的嫌疑(既无法鼓励犯罪,又无法给出一味忍受与痛下杀手两种极端的注定悲剧结局之外的可能),而被称为是带有贬义的“理想主义”,甚至影片最后叶伯休落得的“投机”正确。但乐于将所有关怀与善意都归为局势游戏的急功近利之徒,在面对周慧珍眼神地狱中的痛苦是否也会迟疑?《酱园弄》在叙说历史,更是一遍一遍在探讨当下女性仍在面对的常态生活与婚姻家庭中的抉择。

— F I N —

文字:王静怡

排版:虞雪

编辑:留白

责任编辑:Xavie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