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00万单亲妈妈决定找“育儿搭子”:父亲在家庭中,到底有什么用?

 金苹果6 2024-05-25 发布于北京
2021年民政部统计数据,中国的单亲妈妈人数已超过了3000万。

而在离异家庭中,平均6个父亲只有1个选择抚养孩子,即83%的离异家庭由妈妈来抚养孩子。

单亲妈妈,成了一种社会现象。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想到单亲妈妈,第一反应可能都是可怜,辛苦,孤儿寡母生存艰难。

但其实后来也有一部分人会觉得,很多家庭里的男人根本没有好好承担婚姻,育儿的责任,什么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一般都是说男人的。

那既然这样,去父留子,当单亲妈妈,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比如搜狐新闻报道过,两个离婚后带孩子的女性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共同养两个小孩。

她们说,同样作为母亲,她们更能够互相理解,分担育儿和家务,也更能体谅对方的辛苦。

大家分工明确,同心协力,很多网友看了都很受鼓舞,觉得这种新式的“搭子”非常酷,甚至表示,一个靠谱的同性搭子,比男人强多了。

这种心态我很理解。

作为女性,本身在婚姻和育儿中就付出得更多,也承担更多的风险,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一个结婚对象,就是希望这个过程中有人搭把手。

要是老公,或者说“孩子爹”真的这么没用,那索性不要了,找个更合得来的同性搭子合作育儿,也不是不可以。

但问题是,父亲这个角色,在一个家庭里,对孩子,包括对孩子的母亲,就这么一无是处吗?

我仔细想了想我自己的家庭,我的成长过程,也问了问我身边的人,至少我们都觉得,父亲的存在,还是有这么几个重要的意义——

图片

安全感

家里有个壮年男人,安全感总是会多一些。

其实这点很多女生独居的时候都是明白的,每次提到独居女生的自我保护小技能,都有人说,门口放一双男士的鞋,阳台上挂两件男装,外卖快递的收件人都写某某先生等等。

本质上就是要营造出一个,家里有男人的感觉。

而到婚后,有了孩子,父亲就更是一个保护者,要保护,捍卫这个家的利益。

往小了说,小孩子吵架,闹矛盾,经常就互相说狠话,我让我爸揍你!

如果要是哪个小孩子没有爸爸,或者爸爸长期不在身边,他往往更容易成为被欺负,被歧视的对象,因为其他人会默认,他家里没有一个能保护他的成年人。

往大了说,各种涉及实际利益的分配,比如租个房子,房东会不会无缘无故给你涨租甚至让你走人,很大程度也会取决于,你这个家里的“男人”是不是好惹。

家里有个男人,通常就会让人感觉到某种震慑力。

那这个功能,恐怕找个同性搭子,就不太能满足了。

当然,两个成年女性带两个孩子,还是比“孤儿寡母”要安全一点,但从体能上说,依然算是一个“弱势群体”的组合。

真要遇到安全问题,难免还是会觉得恐慌。

图片

性别认知

这点我们也都是知道的,大部分人生命中接触到的第一个男人,就是自己的父亲。

我们通常都是先通过观察父亲,大概判断出男人是什么样的——当然反过来,也是通过观察母亲来了解女人。

那么,如果一个家里没有父亲,没有一个成年男性角色,作为年幼的小孩,尤其是儿子,他就失去了一个最初的“参照”和“榜样”。

他人生的初始印象中,只有女性,没有男性。

他的性别认知难免就会出现偏差,可能他只能学习母亲的行为举止,把女性当作学习的范本,甚至有可能,他会拒绝承认自己是男性,是和母亲不一样的。

我们也看到很多例子,有些从小只跟着母亲长大的男生,他的性格可能会更阴柔,更缺乏传统意义上的“男子气概”。

更严重一点的,有更大概率出现性别认知上的障碍,不接受自己的男性身份等等。

我们可以说男人也有权利不那么“阳刚”,有权利去做传统定义中女性做的事,这不是错。

但如果是因为缺失了男性榜样,而在不自知的时候变成这样,总归是有点遗憾的。

如果可以选择,谁不希望自己能有个好的父亲,成为学习的榜样和标杆呢?

图片

向外探索具体的世界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注意到,通常父亲带孩子和母亲带孩子,是有一些微妙区别的。

母亲带孩子,更多的是情感交流,哪怕只有母子/母女两个人,在一个封闭空间里,母亲单纯地陪伴着孩子,都是有情感流动的。

但父亲带孩子,一般都会伴随着“去做某一件事”。

最典型的,大部分父亲其实不太愿意仅仅“陪着”孩子,什么都不做,他们更愿意把小孩带出门,散步,爬山,做各种户外互动。

哪怕是在家里,父亲也更愿意设置一些具体的“事件”和孩子一起做,拼乐高,搭积木,下棋,哪怕是打游戏。

这本质上和男女思维差异是有一定关系的。

多数情况下,女性的思维方式相对偏“内在”,注重情感交流,探索内心世界,所以母亲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一般是情感上的关心,关注。

我需要在意“你现在是怎样的”。

男性的思维方式更容易“向外探索”,关注外面的世界,通过和外界碰撞,一起做具体的事情来培养感情。

父亲想要对孩子表达爱,也更喜欢带着他们去做具体的事,一起“玩”。

这两者没有高下之分,但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最好缺一不可。

既有母亲的情感关怀,也有父亲陪着他探索外面的世界。

如果是单亲妈妈带孩子,或者找同性搭子,也许在“向外探索”的这一块,就需要额外给出一定的关注了。

图片

亲密关系的范本

我们刚才提到,父亲和母亲对子女来说,分别是最初的,“男人”和“女人”的榜样。

同时,父母的关系,其实对子女也是最初的,亲密关系,家庭关系的榜样。

小孩看父母怎么相处,就会初步学习到,一家人怎么相处。

那么,当父亲缺位的时候,小孩在这一块可能就更容易迷茫,走弯路。

80后女作家木子美就提到过,她的童年基本上没有父亲的存在,父亲热衷搞婚外情,通常不着家,对她和母亲的感情都很淡薄。

所以她心里就有个潜意识,父亲和母亲,也就是正常的“夫妻”之间,是没什么感情的,父亲爱的,都是婚外的女人。

直到她长大,她发现自己不愿意进入婚姻,而是更想要成为“婚外女人”的角色,因为她打从心里相信,做第三者,才会被爱。

还有一些不幸福的家庭,父亲对母亲冷漠,背叛,甚至动用言语和肢体暴力,也很容易给小孩造成一种印象,夫妻关系就是不幸的,就是紧张的,暴力的。

他们也更容易把这种感受,带到自己未来的情感关系中。

这就是父亲做了错误的亲密关系范本,导致小孩对情感的认知都出现了错位。

也是我们会看到的一种观点,说很多时候,不幸的家庭会“代代相传”。

而单亲妈妈,或者两个女性组“搭子”的家庭方式,其实也是缺少了这部分“亲密关系的范本”。

小孩会相对更难找到一个耳濡目染的范本,去学习男女之间如何相爱,相处。


图片

经济和生活支持

这部分其实我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提,有些同学会觉得这有点刻板印象了,难道找男人结婚生子,就是为了让男人赚钱吗?

当然不是。

但多一个男性提供经济帮助,总比一个女性单身带孩子要好一些吧。

而且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问题,多数时候,单身妈妈都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

我看过一个随机抽取了830位单亲妈妈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包括除抚养费以外的工资收入、奖金、福利、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等所有收入在内,单亲妈妈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的占34.3%

月收入在2001-4000元的占29.2%

月收入在4001-10000元的占30.2%,其中多为月收入4001-6000元。

而月收入超过10000元的单亲妈妈,仅占6.2%

大家可以想一下,单亲妈妈还带个孩子,一个月只有几千块的收入,生活肯定是捉襟见肘的。

而男人那边给的抚养费,往往是杯水车薪,甚至更大的可能是,离婚后,尤其是男人组建新家庭之后,普遍会降低,乃至拖欠给女方的抚养费。

单亲妈妈更容易没钱,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除了钱,还有生活上的麻烦,家里的重活,粗活,总归最好要有个男人来做,如果一个单身妈妈,又要赚钱,又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连煤气罐都得自己扛,电路也得自己修。

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那找个同性搭子,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恐怕作用也有限。

最多也就是两个在经济和生活上都处于弱势的女性抱团取暖——事实上,网上不少征集“同性育儿搭子”的女生,最终没有找到合适伙伴,也多数是出于这些现实的因素。

一个女人带一个孩子很累,两个女人带两个孩子,也轻松不到哪里去。

——

当然,我说这些绝不是说,所以女人必须有老公,哪怕婚姻不幸福,为了孩子也不能离婚。

相反,我一直在强调的是,上面讲到的一切,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说,我真正想表达的,是当女生想要选择老公,为自己孩子选择父亲的时候,应该着重考量的因素。

反过来,要是一个男人起不到这些作用,他做老公,做父亲就不合格。

如果他提供不了安全感,甚至他家暴,自己就是这个家的危险因素。

他丧偶式育儿,做不了孩子的榜样,也不能带孩子去探索世界。

他没有责任感,不爱老婆不爱孩子,无法教会孩子什么是正常健康的爱情。

他不赚钱,在家也不干活,有他没他一个样。

那确实是真不如单亲妈妈,或者找个靠谱的同性搭子。

说得再简单一点,我认同的,一个家庭的排序应该是:

有合格的父母>单身带孩子(或者找搭子一起带孩子)>有不合格的父母。

毕竟生育,把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再抚养ta长大,是个漫长又辛苦的过程。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也希望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幸福和轻松。

所以,那个和我们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人,才需要格外谨慎地去选择。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