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班的时候,为什么你总是看不惯别人?(答案详解)

 茶境 2024-05-25 发布于浙江
图片

文/焕燃

“淡人”,一群生活态度超然的年轻人。遇事,其他人焦头烂额,“淡人”在一旁表示“不急,办法总会有的”。“淡人”拥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智慧,是一种不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内耗的能力

                                                      ——言论,《读者》2024年第8

人生在世,难免遇上让你“看不惯”的人。

尤其是上班的时候。

别慌,不要自我怀疑!首选绝对不是你的问题。人跟人的差别比人跟石头的差别都大,看不惯是很正常的事,也不是什么大事。

但问题出在这个“总是”,总是只能说明一件事,你内耗了,你因为别人的行为、语言而产生了不良情绪,与人纠缠太多。

该让我们认真投入的只有工作本身,剩下的部分,我们必须咬牙学会适当抽离、无视,不把自己放置在别人的游戏里,不猜测、不评价、不自证。

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的工作越干越好,同事对你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主打一个高深莫测。

莫言就曾说过:“很多人和事,就像一阵风刮过,该做的是拍掉身上的灰尘,转身沉静走开。”

当下流行的说法就是“做个淡人”。

《读者》杂志上有段话对此概括得很精辟:

“淡人”,一群生活态度超然的年轻人。遇事,其他人焦头烂额,“淡人”在一旁表示“不急,办法总会有的”。“淡人”拥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智慧,是一种不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内耗的能力。

图片《读者》杂志封面 摄影:北音

试试下面这3种方式,做个职场“淡人”。

图片不争,举重若轻喂大格局

杨绛曾说:“我甘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也正好可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

电视剧《欢乐颂3》里有这样一段镜头。

演员杨采钰饰演的方芷入职新公司财务部,第一次开会就被忽视。

公司开月度数据分析会,业务部门没有邀请她参加。

当她推门进入会议室,得到的回复是——

“公司开数据分析会,一向是不通知财务的。”

“十月份的大数据你看懂了吗?”

言语之间,透露着满满的不屑和蔑视。

对此,方芷也只是半开玩笑地说了句:

“瞧你们,这赤裸裸的智商歧视。”

“你们尽管开会不用管我,我就在旁边听着,顺便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然后让同事们继续开会。

会上,当她提出自己的想法:“在现有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人工智能平台。”

新颖的观点得到其他人一致好评。

方芷没有因为他人的忽视而心存不满,乱了阵脚,而是镇定自若,放低姿态,适时而动,扭转局面。

相反,不少人在面对质疑和冤枉时,习惯性全力与人争论。

只想分出对错,结果却让自己陷入“自证”的怪圈。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博主发的帖子。

这位博主上了某综艺节目,出名后被网友质疑学历造假。

为了证明自己,她私信给那位网友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学生卡等。

一通操作下来,得到的却是轻飘飘的一句:“哦,我就是看你想红,特意帮帮你而已。”

很喜欢《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的一句话。

“那些不讲道理的人,大可以继续刁难我。十年后,我改变的是自己的人生,而他们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刁难对象。”

遇到看不惯的人和事,退后一步,不予争论,有时就是最有力量的回击。

图片不理,大智若愚养大智慧
在《读者》上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头毛驴正在拉磨,门外的流浪狗嘲笑它:“你这头傻驴,只配在院子里拉磨,你活一辈子还不如我活一天快活!”
毛驴瞬间被激怒,飞快地跑出去。
可狗跑得太快,它没追上,回来后越想越生气,完全没心思干活。
这时主人家的小孩突然跑过来,驴子正愁没地方发泄,于是一脚踢向孩子。
孩子顿时头破血流。
主人知道后认为这头驴疯了,立即把它卖到屠宰场。
爱因斯坦曾说:“软弱的人报复,强壮的人原谅,聪明的人不理不睬。”
最近,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

“职场中,怎么与不喜欢的人和平相处?”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答案是5个字:“出离式参与”

出离式参与也可以称为“不附和式参与”或“旁观参与”,需要参与,但不能入戏太深。
职场中,不乏画大饼和爱PUA的领导,也不缺各种甩锅、八卦的同事。
如果因看不惯就愤然辞职,并不是上策。
很多时候选择置之不理或暂时抽离,不失为明智之举。
正如那句话所说:“别让那些不值得的人和事情把你拉向他们的深渊。”
不回应,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
如果你陷入其中,会拎不清也难拿捏其轻重。
但如果你不搭理,不计较,不纠缠,则有可能以无招胜有招,以“无知”胜“有知”。
一个聪明且智慧的人,会选择放过自己,享受更加从容而惬意的人生。
图片不解释,虚怀若谷放大胸怀
曾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的帖子:
同事被老板批评了,却污蔑是他告的状。
缘由是这位同事说事情只告诉了他一人。
当时他反复说明事实,极力向同事解释,自证清白。
但即便他这么做了,也没能让同事相信自己,反而越描越黑。
现在两个人关系逐渐疏离。
很多时候,解释未必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相反,内心坦荡,时间自会证明一切。
有时候,与其浪费时间去解释,不如坦坦荡荡做自己。
74岁的姜成国是哈工大的一名退休教师。
为完成爱人罗帼瑞的遗愿,老人将省吃俭用攒下的150万元一次性捐给学校,设立“罗帼瑞奖学金”,用于奖励投身航天国防事业的优秀学子。
捐款后,姜老师谢绝了捐赠仪式,婉拒了同事和记者要送他回去的请求。
面对别人的疑问,他啥也不解释,只是淡淡地说出一句令人动容的话:“了了她的心愿,我也心安了。”
真正有智慧的人,总是低头行路,笑对荣辱,如无必要,无需解释。
懂你的人,无需多言,也知你的心事;不懂你的人,费尽口舌,也照样心生嫌隙。
正如李敖所说:“有时解释是不必要的:敌人不信你的解释,朋友无须你的解释。懂你的人,无需解释心自明,不懂你的人,说破嘴皮仍苍白无力。”
工作生活其实都一样,遇事不必急于解释,放一放、凉一凉,真相有时候就自己浮出来了。
图片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道: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人生几十载,难免会遇到你看不惯的人和事。
面对它们,与其争论、纠缠和自证,不如不争、不理和不解释。
听到不中听的话,听听就行,不必与其争论;
碰到不顺心的事,看看就行,不必非要搭理。
遇到不理解的人,笑笑就行,不必强求解释。
在人与事的磨砺中,喂大格局,养大智慧,放大胸怀,收获内心的豁达与坦荡。
余生很贵,愿你我开心一点,淡然一点,豁达一点,享受人生。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知道你已经思维升级,能量升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