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三次大规模技术引进的演化逻辑

 昵称21405352 2024-05-25 发布于湖南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次大规模技术引进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

三次大规模技术引进有何异同?

引进的项目内容的演化逻辑是什么?

三次大规模技术引进的对比

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

156项工程”:实际建设150个项目,投资规模200亿元左右。

“四三计划”:26个项目,投资规模214亿元,其中外汇43亿美元。

“七八计划”:22个项目,总投资600亿元左右,其中外汇130亿美元。

图片

1、全面性对比

156项工程”最全面,涵盖了主要的工业部门。

156项工程”帮助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这是人类历史上都绝无仅有的!

156项工程”中另一项极具价值的产业是机械工业,帮助中国建立了装备制造业(制造工业母机),使得中国的工业化具备了持续性。

中国通过“156项工程”建设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这种说法并不为过!

图片

“四三计划”的引进重点是13个大化肥项目,4个化纤项目和3个乙烯项目。

“四三计划”引进项目内容重点十分突出,目标十分明确——解决穿衣吃饭问题。缺点就是产业项目单一,多样性不足。

“七八计划”建设项目的多样性优于“四三计划”,但是远不及“156项工程”。

石化和化工行业项目仍然是主体,但包括了钢铁、有色、煤炭和显像管等项目。

2、技术引进的深度对比

156项工程”引进技术最彻底,既有设备也有设备的图纸等技术资料。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基本上都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设起来的。

“四三计划”基本都是直接购买国外成套设备,技术引进的内容较少。

“七八计划”以引进成套设备为主,包括了部分技术引进的内容。

宝钢在建设过程中设备供应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从一期的全部引进在二期变为“联合设计、合作制造”,技术引进方式从硬件为主变为软件为主。

技术引进方式的改变提升了国内机械工业(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使得引进技术能够扩散,提高了技术引进的效果!

中国通过宝钢二期成套设备的制造,掌握了连铸机、热连轧机、冷连扎机等钢铁工业主要核心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图片

总结来说:

1156项工程最全面,是打基础。

2、四三计划是重要补充,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补足中国工业体系的短板。

主要建设项目是13个大化肥项目和7个石化项目,目的是解决吃饭和穿衣问题。

钢铁工业的武钢“一米七轧机”也属于对钢材产品结构进行补充的项目。

3、七八计划是补充和升级。

七八计划中钢铁工业和有色工业项目的技术水平都是对中国原有技术水平的提升。

同样是引进技术,“156工程”和“七八计划”有什么区别?

1、技术基础不同

在“156项工程”时期,中国完全没有技术基础。

当时的中国没有能够制造这些装备的重型机械企业,没有研发机构,也没有研究人员。

所有这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建设,苏联也帮助我们建设了重型机械企业,帮助我们培养了第一批的技术人才。

在“七八计划”时期,中国基本建成了一套完成的产业体系。

中国不仅拥有一重、二重、太重、沈重、大重等重型装备制造企业,而且建成了重型机械研究院等专门的研究机构,并且拥有大量专门从事研究的研究人员。

图片

2、合作方式不同

156时期,由于没有基础,中国技术人员完全是学生向老师学习。

苏联提供了技术图纸,我们派技术人员(往往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去翻译图纸,去苏联的工厂实习,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苏联教给的技术,根本谈不上参与设计。

“七八计划”时期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和西马克、日立造船等国外企业合作的方式是联合设计、合作制造。

双方的地位虽然不是完全平等,但我们已经有能力上台和对方平等对话了。

这是因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们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因此在向国外学习时方式就完全不同了。

图片

新中国三次大规模技术引进的演化逻辑

1、“156项工程”是打基础,覆盖产业最全面,引进技术程度最深。

2、“四三计划”是重要补充。

引进项目以解决吃饭穿衣问题的大化肥和石化工业为主,钢铁工业项目也是补充生产薄钢板的成套设备。

3、“七八计划”也是补充,除了产能以外部分项目还在技术上进行了升级。

七八计划中的宝钢、贵铝和德兴铜矿项目在技术水平上相比中国原有的技术都有显著升级,都属于70年代末的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就是发展一个又一个产业,建成完整工业体系的过程。

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就是研发一项又一项技术,使得每个产业的技术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

工业化过程需要长期坚定的目标,需要持续不断努力,需要巨大的投入,需要直面全球市场竞争的决心,需要协调好国内的利益分配等等诸多艰巨的任务!

这些中国做到了,所以最终才实现了工业化!

中国的工业化不是一蹴而就完成的。

不同时代的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牺牲!

不同时代的人也都完成了各自的任务!

这才有我们今天的成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