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读懂因果,方能看清命运!!

 山泉51 2024-05-25 发布于广东

诗词

云间寄意·笺上留痕


云书与你:共赏诗词

图片

1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释义:万法皆空,但唯有因果不空,因果是世上谁也逃不掉的法。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万事万物似乎都在不断地变化与消逝,唯有因果的律则,如同一条不变的线,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始终。

因果,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规律。每当我们做出一个选择,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后果,这些后果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一块接一块地倒下,最终形成我们无法忽视的结果。

“种其因者,须食其果。”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在未来以某种形式回馈到我们自身。这种回馈,或许是甜美的果实,或许是苦涩的后果,皆看我们种的前因。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面对因果这一每个人必须遵循的规律,我们应该更加审慎地做出每一个决定。

一入红尘,便生因果

知因果,才能敬因果。

图片

2

顺受其果,不种其因。

释义:看透这突如其来的果,内心方能从容,以果看因,下次才能改正。

面对不期而至的恶果,我们应该学会从容面对,并从中洞察出背后的原因。

“吃一堑,长一智”,只有通过深刻反思,思前想好,才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含义,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及时改正。看透恶果,不是为了沉溺于过去的失败,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内心生出“知止”的力量。

知止而后能定,敬畏因果,才懂的把握当下。

图片

3

凡人畏果,菩萨畏因

释义:凡人敬畏害怕结果,菩萨敬畏害怕因。层次不同,凡人看不透当下的因,才害怕果,菩萨透了因,能以因见果,才更加敬畏因。

每个人在对待因果关系上,都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凡人往往只看到眼前的结果,而忽略了背后的原因,因此他们害怕的是不可预知的结果。

菩萨却能够洞察因果的奥秘,知道当下的因,会引发什么样的果,才会更加敬畏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因。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如果能够像菩萨一样,拥有长远的目光,以因看果,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好地预判人生,规划未来。这就像是在下棋,如果我们能够提前看到几步甚至几十步之后的局势,那么我们就能够制定出更加明智的策略。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要知道我们当下的每个选择,都是自己种下的因,今日的拖拉,今日的贪欲,今日的放纵……会造成什么后果,不言而喻。

人生在世,因果逃不掉,以因看果,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天下之事,概莫如此!

云书与您共勉!

插图|云书制作

E

D

文|云书整编,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