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坛快讯】原创//许发宏姜明吾新作《无形军队》创作出版暨摄制筹备座谈会在西安隆重举行

 汗滴化雨伴笔耕 2024-05-25 发布于陕西

   2024第145期总第2584期  





让隐蔽战线英雄青史永垂   做讲活党史军史有益探索

许发宏姜明吾新作《无形军队》创作出版暨摄制筹备座谈会在西安隆重举行

(本报讯)5月25日上午,在关中大地即将进入夏忙收获的时节,在这曾经经历过烽火连天的红色5月,40集电视文学剧本《无形军队》创作出版暨摄制筹备座谈会在雍村饭店举行。应邀参加这次活动的专家、学者、教授、同事、战友、亲属共150多人。此次活动由陕西省红色文化研究院、陕西省十七路军研究会、陕西省杜斌丞教育思想研究会、北京康地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及北京方建文电影制片厂联合主办,国际文化发展基金工作委员会、陕西星链文化艺术团有限公司承办。
《无形军队》是反映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线和军事情报工作的作品,她比较详细的记叙反映了解放战争期间,中国陕西省工作委员会(简称陕工委》,通过建立“西安军事情报组”,派员打入国民党联勤总部驻西安第七补给区,潜伏在补给区司令部邹仕敏(化名)身边,通过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用兵之道,直接掌握了胡宗南进犯延安的作战计划、兵力部署、行动方案、后勤补给等大量高级军事机密,传递给省工委和中央军委、西北野战军前线指挥部,为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转战陕北、取得三战三捷、沙家店战役、陈谢兵团渡河南下、宜瓦战役、茘北战役胜利,以及解放关中和西安,进军西北做出了特殊贡献。西北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曾感慨到:“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个娃娃,顶得上我们一个师、一个军喽!”“我们的部队虽然比胡宗南少得多,但我们𠕇一支无形的军队比胡宗南强得多。”鉴于这个军事情报组的突出贡献,中央军委曾拨发40两黄金给予嘉奖,这是中央军委西北战场绝无仅有的一次重奖。


《无形军队》与其说是一部文艺影视作品,不如说是一部文学纪实著作,是运用影视文学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以求将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党的秘密统战工作和军事情报工作斗争实践翔实史料,更加故事化、情节话和形象化地反映给读者,使得情节更加曲折、生动、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让英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典型和可信、令人敬仰。也是对如何写好讲好党史、军史和革命史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无形军队》是由我省著名党史专家许发宏执笔撰写,从事戏曲、影视编导工作的姜明吾为艺术指导、经多年合作努力完成。为挖掘整理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尽了绵薄之力。
座谈会由中共陕西省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辛拴明主持。著作者许发宏重点介绍了《无形军队》的创作出版初衷、思路与经历。接着,省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院长、杨虎城17路军研究会会长雷学军、省作协作家姜启德、陕师大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刘明、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张憬、原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西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姚文琦、省委宣传部正厅级巡视员李敬寅、《无形军队》另一名著作者姜明吾先后发言,大家均认为首先是著作者干了一件大好事,把这段几乎少有人知、几乎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这段历史生动传神的挖掘了出来,居功至伟!再之对作者以电视文学的写作特点和表现手法,来撰写党史、革命斗争史题材,均持以肯定态度,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下去,并希望从事党史,军史和革命史研究、宣传、教学、写作的同志们,采用不同体裁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撰写出更加真实、生动的作品,为弘扬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三是对作者许发宏在退休之后,仍不顾年高体弱的实际情况,老而弥坚、疾书不止的精神深感敬佩,希望许老注意劳逸结合,多多保重身体。同时,寄期望于40集电视文学剧本《无形军队》这部宏篇巨制能够尽早的摄制完成,搬上荧屏,与观众见面。
许发宏,笔名英夫,原籍陕西蒲城。1942年7月出生,1962年入伍,从事部队新闻、宣传、文化工作多年,1983年转业地方,供职于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2003年9月退休。党史作家、陕西省作协会员、编写出版中共陕西党史资料、党史人物、革命英烈系列丛书18卷(本),340余万字,撰写出版《照金革命史》、《西安军事情报组纪事》、《汪峰传》、《民主革命时期》、《秦岭之子一汪锋革命传奇》、《西北民盟领袖杜斌丞》专著及文章230余万字,编辑、撰写出版丛书、专著和文章,曾分别获得全国、西北地区、陕西省及北方十五省(市区)党史成果、新闻采写、图书出版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另有4部170余万字的中共隐蔽战线斗争、党史人物生平纪实专著,已由相关出版社安排出版,或已通过省版权眉,著作权登记。酷爱书法艺术,西安市书协、省于右任书法协会会员,书体以楷、行、草见长,笔力遒劲洒脱,书风藴籍北遗韵。
姜明吾,1961年11月出生于古都长安,1975年12月参加工作,先后从事过演员、编剧、导游、编辑、理论研究等工作。出版过300多万字的文艺作品和理论著作,拍摄过100多部(集)影视剧,多次获文艺作品奖。1983年发表论文,在中国最早提出创建观众学。198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理论班,师从余秋雨。策划和筹办过30多项大型博览会和社会活动,2001年以杰出人才资格移民定居加拿大。同年担任加拿大中国人协会会长,创办卡嘎拉国际集团、加国旅行社和皇家电影公司,兼任世界文化保护与发展基金会中华区总监、青岛海上嘉年华艺术顾问,热衷于从事加中文化经济交流活动。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曹改良,1953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上过学,当过兵,从过政,但喜欢的还是读书、思考与写作。有数百万字作品见诸报刊、杂志与新媒体平台。《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告作者书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

       谢谢合作!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汗滴化雨伴笔耕】关于开展“龙年送福利”活动的通知

【征文活动】关于开展“我和兔博士的故事”征文活动的通知

主编:康国光  

首席评论员:宗公平  祝红利

欢迎关注我们

有您参与更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