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敏感人群最棘手于、最讨厌于……

 永熙随笔 2024-05-25 发布于广东

  (本期是“永熙随笔第2772期原创作品”)

高敏感的人最讨厌逛商场(市集)、去酒吧蹦迪(或去喝酒吃宵夜),因为他们拥有“火眼金睛”(看透这些灯红酒绿般世间繁华的背后都是“一个又一个内心匮乏的灵魂在强行给自己充电、而且还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他们难以忍受“自己的独处空间、个人隐私不被人尊重”(而相反他们很喜欢自己一个人去海边或公园骑行及思考一些自认为有意义的话题)、他们更不想昧着良心去拓展并经营那些自己不保证能完全负责的人际关系(他们即不想伤害别人、更不想让自己再次经历“因为过于无条件的换位思考从而最终伤到自身利益及险些扑灭内心曾经对这个人世间的所有期待与热情”等类似糟糕透顶的生命体验)、他们从不吃“糖衣炮弹”那一套且还轻易看穿“本质上是海市蜃楼”的所有关系骗局(在他们眼里“贪图人生捷径、为了谋权夺利从而不惜对他人违背初心及虚情假意、不主动或不能够真挚地欣赏与祝福他人、麻痹且否定自己及他人自身自我意识与内心感受、不捍卫自己及他人自身的天性与灵性”即是一种耻辱般的错误、更是一种不被允许存在的价值观)。

其实,在骑行期间,特地停留在人多的地方(或者特地不戴耳机、停留在马路边),对于我自身个人成长而言,也是有好处的,一是锻炼“在做事情的时候,我的情绪及信念尽可能不受他人的影响”(虽然我知道,这对于“高敏感的人群”而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我也没有逼迫自己要做到完美以及没有任何苛责自己的意思,但是明知道很难,我越是要去尝试,尝试即是一种勇气,是对生活、成长及人生的态度,与此同时尝试也是一种创新及人格方面的走向灵活),二是“增加对自身的了解程度”(为何我要这么认为呢?因为我向来认为,停留在马路边的时候,不仅那些车水马龙经过我的身边,而且鸣笛声也会循序渐进地拜访我的内心,我曾经不少次在文章说过“人生的所有过客,都是我自身人格面向的外在形式,那一副又一副的面孔以及那数不清的行为动机循序渐进地构成了我自身人格方面的真实、独立、完整与灵活”,如果我在逃避直面人群,那我也是在逃避直面我自身,虽然独处很重要,但是直接或间接形式的社交,也一样得重要)。

好啦,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